一个小微企业发展过程,值得一看,看了不会后悔的。

一个所谓的小企业主的历程

(该故事如果涉及到的具体事和人,如有雷同,绝非真实,纯属艺术)

2017年,我所在的企业彻底放弃无利润的客户和产品,走上了所谓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无路可走而去找其他生计了,转型升级是给自己找个好台阶下。企业从最多100多号人,到现在的10人,即使这样,生产还是干干停停,活接不上。

这样的企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而是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中心、省级软件企业等称号,各项专利有30多项,每年有5-6项新专利申请。恰恰是这样的企业,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一步步走向它的生命终点,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

该企业成立于2004年,已经走过13个年头了,从成立时候的3个人,到高峰时期的100多人,到今天的不到10人,几乎是一个轮回。该企业的今天就是类似好多初创企业的明天,路不可能一样,但是大多数企业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希望初创企业有所感悟。我把该企业一路走过来的时候碰到的挫折和交的学费,一一回顾一下,务请各位不要对号入座,能哈哈一笑就对了。

首先,初创企业主最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定的成绩,这样出来创业具备了必须的基础。新毕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出来创业的成功率基本是上与摸彩票头奖的概率差不多,一开始中央出来这个口号的时候我就不认可的。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一下子把他(她)丢到河里,十有八九是要呛水淹死的。那为什么要号召大学生创业的,应该是大学生就业难,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还有喊口号的人他不需要创业,他也不懂什么是创业,因为创业就是做生意,喊口号的人真让他做生意,十个九个做不成功的,这里不包括非正常的生意。

其次,创业者有一定的自有钱,小钱做小生意、大钱做大生意。最好不要向父母要,向亲戚朋友借,或者一开始就拿个所谓项目去忽悠骗钱。大家应该都明白,不是你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花起来如流水,不会珍惜的。往往没多长时间钱就没了,花完了,大部分初创的企业就这么死掉了。部分这样当过老板的人,再也不会去打工了,因为心态变了,部分人只能就走上坑蒙拐骗的道路了。

创业者要有良好的心态,要脚踏实地,自己亲自做好或者把关好每件事情,特别是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自己不做,让手下的人做。为什么呢?我感悟如下。

我先把一个国家级科技创业园区的100多家企业,7年后发展的结果大致归纳如下。活下来所谓成功的是个位数,这几家成功企业多家我称之为强人型,就是技术和销售老板都是自己做。接下来是团队型的,是少数。而我述说的企业的成功既不是强人型又不是团队型,是少而又少的,从理论上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称之为摸彩票型。大部分活下来的企业我称之为作坊型的,俗称夫妻老婆店。其他的绝大部分企业就没有了。那么为什么呢?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活下来了呢?我从中总结如下。

企业要生存,关键是风险和成本的控制。风险大致为客户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你把客户和技术抓在你老板手里,你老板掌握技术,质量就会抓好,这样企业就没有大风险了,就不会对你企业造成致命伤害。这就说明以上成功企业多数是强人型。成本的控制,办法是能一个人做的事情绝对不要2个人做,能老板自己来得及做就不要多招一个人。能省下钱,为形势不好的时候贮备现金基础。不然形势不好时候就要去借钱度日了,这样的企业又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了。

既然是创业,就绝对不要摆谱,什么前台小姐,什么秘书,等等,烧钱的玩意儿,绝不能有,除非是为了某种生意。如果是这样的创业企业,一般是活不过2年的。往往许多老板风险把控很重视,因为发生客户挖掉、技术流失的案例多且造成影响大。而成本控制许多老板不重视,因为成本的东西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其实不少的企业死在平时的成本控制,或者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困难,由于资金而步步维艰。这就说明为什么大部分活下来的企业是作坊型的夫妻老婆店。其中一个典型的企业案例,董事长是老婆管财务等,总经理是老公管市场客户,组装负责是舅佬,还有2个是临时工。租了200平方厂房,平时主要支出是2个临时工的工资和房租。自己家人不用发工资,到年底了挣多少钱,再用就行。你看这样的企业任何风险也没有,成本也是最低的,活到现在,车子从开始的时候现代车,现在也是换了宝马,没有任何借款。

所以,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吃苦,能自己做的事情不要请人做。不懂要学,自己掌握客户、技术,把控好质量。这样既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也有效控制了成本的支出,为企业发展打下结实基础,有了好的基础才有发展。

企业如何应该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是这样……

一个小微企业发展过程,值得一看,看了不会后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