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悠 国内众多独角兽估值水分太大

Zoom究竟何方神圣?在最近的这波“独角兽”IPO风潮中异军突起,受到投资者青睐,上市首日更大涨72%。

别忽悠  国内众多独角兽估值水分太大

Zoom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ToB业务,为客户提供企业云视频会议解决方案。Zoom云会议将移动协作系统、多方云视频交互系统、在线会议系统三者进行无缝融合,为用户打造出便捷易用的一站式音视频交互、数据共享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统一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作为一家视频会议厂商,为何Zoom能够博得投资者的青睐?

这个答案可以通过以下数据得到回答,“超千万的下载量”、“热门免费中排名第二”、“4.5星的好评率”,都已经表明用户对Zoom的喜爱。Zoom是一个聚焦远程会议的极简产品,简单易用近乎到了极致。普通用户打开zoom后,无需登录只需输入会议号便能加入视频会议,付费等相对复杂的操作,都集中于会议主持人一侧。可以说Zoom将视频会议的用户体验细节抽离到极致,化繁为简将用户的使用门槛最优化,这也是Zoom最核心的技术壁垒。

反观国内,新的“独角兽”公司已经出现得不那么频繁了。而许多现有的“独角兽”公司也将无法维持生存,2019年将会出现多家独角兽公司消亡的场景。

别忽悠  国内众多独角兽估值水分太大

通常来说,独角兽数量上的增长是城市或者国家的发展实力的映照。但在中国,打造一只独角兽成了“流水化作业”——只要找准平台,创造一个概念,就能吸引来投资,继而烧钱炒作,得到高估值,新的独角兽企业就此诞生。

有数据显示国内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8个领域,其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和物流为集中爆发领域,数量占比达到56%。这些类别里,大健康、互联网金融可以算是技术性较强的行业。但它们之中,不乏技术较弱的营销平台充数。

而真正技术驱动型的行业里,新能源汽车9家,云服务8家,人工智能6家,大数据、智能硬件各自只有4家。加起来占比不足20%。真正涉及前沿科技的领域,中国独角兽少之又少。

别忽悠  国内众多独角兽估值水分太大

从自身角度看,技术型独角兽要活下去,考虑的不光是融资能力和清晰的盈利模式。

最难、也最强调一点——在不断突破技术这条路上,要“耐得住寂寞”。

以Zoom的主业务为例,它从仅能支持15个参与者同时进行视频会议,到2013年初上线时,系统能力已经能够提供25人同时在线,到了2.5版本时,已经能够支持100人,直到目前能够支持最多500人,Zoom不断地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产品的服务能力,满足多种不同需求场景。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存亡,同时也决定产业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