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去普遍的茶油,现在为何很少人吃?

飛誮絕戀


告诉你吧,就一个字“贵”,一般人吃不起。小时候家里山上种的都是油茶树,那时候最讨厌的时候就是上山摘茶籽和每年收割稻子的时候了,因为特别累。那时家里吃的油基本上就是自己家种的茶籽、花生、菜籽榨的油,很少买油吃也没油卖。大概01年左右,我们那几乎所有的山全都把茶籽树砍了种了杉树,然后就几乎没茶油吃了,然后越长大就越知道茶油是个宝,想吃吃不起,金贵啊。这说的是我那小地方的情况,整个来说的话应该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油的需求量飞速提升茶籽油供不应求,就像以前乡下很多不吃的野菜野味,土菜啥的价格不都水涨船高,都珍贵了。就像我们这的香椿树,现在香椿芽贵的时候都卖七八十一斤,小的时候到处都是。所以我经常说我老爸,没有长远的眼光,永远赶不上时代变化,山上种的杉树值不了几个钱。虽然我们都搬到城里住了,现在要吃点正宗的茶籽油好的估计上百一斤了,也就偶尔奢侈一下能吃咯


虎兔兔虎


茶籽油,在我们这边是主产,从我记事开始就有茶籽油,吃茶籽油!这些年,随着对人身体健康的注重,这个油的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就拿我家来说吧,在2000年的时候,茶籽油才卖十块钱一斤,我家里也就炸个一百多斤油,自己家刚好够吃,也没有卖的!在10年的时候就三十一斤,那个时候可以炸个两百斤左右,一年卖个百来斤,再去种点油菜,自己家就够了!到了15年往后,价格一路走高,四十,五十,六十,最高的时候卖过七十!

这几年,我家就留个三四十斤,其它的全部都卖了,就拿钱去换菜籽油吃(自己家也没有种油菜了),一年卖茶籽油都有上万块钱的收入!价格那么贵,自己也舍不得留多了,一斤茶油可以换五六斤菜籽油!

我家的每年都是我那几个朋友订走了,我榨油的时候就通知他们,直接去榨油坊里去接!(因为都是老客户,我要保证给他们的是百分之百真的,让他们放心)!

这几年,茶籽油我家是吃得少了,没有留多少,过节做好吃的就用茶籽油去做菜!平时就是用的菜籽油,也还行!(图片有用过,望谅解!)





常德农村小赵


我现在只吃鲁花花生油。因为,第一,我老家是种茶油树的,小时候,每到冬天放假时,我们都去茶籽山上捡茶籽,茶籽果都是在树上成熟晒开裂后茶籽掉地上,捡地上的茶籽,捡回家后在太阳下晒干,再重新分检,把发霉了的,空壳的除去,再去炸油枋炸油,那可是真正的纯茶油。现在不同了,茶籽是从树上直接摘回家的,靠晒开来的,也没有再分捡,发霉的烂的一起榨,反正是卖的不是自己吃的,讲真话,许多油是不合格的。也没有人把关。再加上现在的不法商家为了钱,掺假使假是常事,使人防不胜防。所以不买茶油吃,除非回老家带。第二,正规的花生油,从出厂最少有人检验,为了一个品牌,肯定不会做假太多!!


李伟超


茶树油,俗称茶油,在南方丘陵山区种植,所贯木林,先年十月下旬至十一开花,白色的花朵,有蜜糖汁,引蜂招蜂,来年春季挂果,发新芽,绿叶,结茶片可食用,且树大的结茶泡,体型白色,脱皮后,为成熟可采摘吃。

不过,现在的油茶树,都是改良品种了,不知是否还结茶片,茶泡,小时候在老家衡阳市常宁见过。爷爷辈分的,在五十年代初期,裁种满山遍野的,那高大的油茶树,在六十年代,70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还在结果,发挥经济价值。我十二岁到十六前都参加过集体生产队,一年一年的收摘油茶果的热闹场合。那油茶树如高大一棵的,摘不到的用钩子钩下来,或爬到树枝上去摘果实。

油茶果实成熟是有规率的,要过了寒露才能进山开摘茶果,还说霸降后摘的果子出油率更高些。

摘茶果,满山遍岭人多,场景真好不热闹,有唱歌的,有讲笑话故事的,那个岁月,要注意分寸,不能乱说乱讲,否则后果自负,搞不好就要开群众大会点名批评,挨斗了。

在全村的同龄伙伴中,我是最积极,最有活力,也有组织能力的一个,在这时候,队长,村指导员会找上我,给我的任务,组织人员去看山,守山,防止人员私自偷摘茶果。

领到任务后,一直到茶果晒干,分选茶壳,入库,到榨油房,代遇是,由我选人,生产队补工分。

话说茶油压榨工序:一是晒干果实开裂后选子脱壳,把黑色的子粒晒干,二是被干,用炭火烘培,蒸发子粒水汽,三是碾碎磨成粉状结块为佳,四用木桶装好粉块,在密封的大锅上蒸熟,垫上选好干禾草,采饼,装榨,出油。

过去是原始的木榨工具,打尖,有神尖,副尖,必须要壮汉操作,而且为量超一般人的才能吃下这碗饭。

油,榨出来香气扑鼻,四溢芳香,成金黄色,贼亮贼亮的,茶油是煮鱼,暴炒牛肉,狗肉,带腥的羊鸡肉是首选最佳食用油料。

这些美好的场合,到如今只是回味!


风雨雷霆67705


我家有五亩油茶地,二十年前每年可出油二百来斤,自从我出门工作后,随着父母年纪渐长,后来产量逐年下降,现在油价高企,近两年重阳后我都带内子邀三五好友回家采果三五天,父母在家晒捡,干后又回家去村榨油坊采用纯手工压榨,出的油那一个清亮,搓根棉条用此油点灯都不带爆芯的,去年出油一百八十多斤,家里留了六十多斤,与我一同回来采果的两好友(两个两口子)每家提了三十斤,我自带了六十斤回城,今年他们又提前预约了,又要一起下来体验生活,对我家茶油那是一个赞口不绝


挥剑满江红248


记得七八十年代,也是我小时候,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茶油树,树干都有碗口那么大,有部分山是国营林场种的,有部分山是我们生产队集体种的,一到秋收的季节,茶油树上的果实一串串。收获的那段时间,晒场上收回来的茶油果堆如一座山,经过一段时间的晒干,然后脱粒,分捡,茶油籽统统卖给了收购站。等生产队和林场收完茶油果,一般我们小孩和部分大人都上山摘捡树上遗漏采摘的剩果,也是拿回来晒干、分拣。一部分拿去收购站卖了,留一部分榨油自己吃,刚榨回来的茶油不能直接吃的,很苦,必须回锅高温煮到沸腾,煮到油锅里面的泡泡全部消失为止,这个时候的茶油才是十里飘香啊!自从山林全部承包出去以后,茶油树已经全部被砍光光了,已经都种上了速生桉。从此再也没有吃过茶油,二十多年了,唉~~~~


一头鸡窝


不是很少人吃,是没得吃,野生茶籽油过去我家能打一百多斤,现在打十斤左右,…有山没人管也管不过来全塃废了,以前山上到处都能走,现在进不了山,一人多高的柴荆棘……

再加上有个未知原因,有树也不结什么果,(有人说是气候影响,也有人说是外国松种植的影响…)

现在吃到的茶籽油基本上都是杂交茶籽油,野生的很难买到了……


圣山猎人


记得小时候10/1放假就到了采茶果的时候,早上起床吃完饭就去采茶果,中午基本上是不回家吃饭的,带点饼干对付下就得了,要采到天黑了才回家,采好的茶果放在一起经过好几天就会开,这时候就得把茶果挑出来外壳丢掉,挑好的茶果经过几天太阳晒就可以收好去榨油了,那会去榨油要走好远的山路,还得自家背上柴,我也只去过一次。看着老师傅先把茶果碾碎在上蒸笼蒸好,蒸好后倒出来做成一个个的圆(我们老家叫它油铺)好了这就可以榨油了,师傅得使上好大的劲才能把后面那阀门按下去(那会都是由人工榨油)经过反复的很多次后终于把油算都榨出来了,榨好的油一般我们是给来炸油豆腐的,茶油炸的油豆腐特别香,至今还记得那种味道。长大后农村条件也好多了,也没人想去上山摘茶果,慢慢的山上杂草长满,茶园也就荒废了。


用户8857592910740


我是搞农业的,你的问题不太准确!茶油是我国南方独有品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被称为油中之王!其营养价值远高于目前西方推崇的第一食用油——橄榄油,也是联合国粮油组织推荐的第一食用油。现在的油茶主要产于湖南、江西、浙江,贵州、广西、四川等地有少部分种植。只能生长在北纬25到30度,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非常金贵。由于种植丰果期太长(一般从幼苗开始需要近10年),产量太少(老油茶亩产只有十几斤,湖南省全省去年产量只有40万吨),一般老百姓自己种植就自己消费了,有的拿出来出售价格也很贵(土茶油已经卖到60元一斤,精炼茶油一百多到三百多一斤不等),一般人消费不起,所以感觉很少看到有人食用!但在南方的超市里面有不少卖,不过低于100元一斤的所谓山茶油都是假的!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农业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已经研究出高产优质油茶苗,丰果期亩产油茶可以达到80公斤以上。并且湖南省已经把油茶产业作为农业重点优势产业来发展,相信五年以后最多十年,优质茶油可以进入广大平常百姓家庭!


大千世界215950901


我们大别山区人有吃到茶油的便利条件。

信阳光山县位处大别山脉,浅山区里野茶树非常多,每年很多茶油果都没人采摘,任其落地烂掉。只有为数不多的家庭油坊,收得些茶籽榨油。只是都比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贵。从来都贵,因为产量不高,费时费力,所以吃茶油的人不多,生意做不大。直到后来兴起养生风潮,说是茶油防治“三高”,吃的人才多了起来,价格也稳步上涨,如今早过百元大限,即便去到山里油坊买,也要到好几十了。

可是人们还是不大热它。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吃不惯那个味道。绝大多数人习惯了花生芝麻油的香味,哪怕没有特别香味的大豆油、调和油,也都没有怪味。可是茶油却不一样,有着比较浓的青树叶的汁水味道。按说这清秀赏心感觉比起油腻好了许多,可就是不习惯,还说不出所以然。

二是有点贵,都在一百以上每斤,最便宜的也要大几十,和进口橄榄油一个价位,超过很多家庭食用油价位预期。

三是假冒伪劣。不是怕,是认不出来。花了买土鸡的价钱,买回一只肉鸡,这还在其次。如今食品安全这状况,说不准里面添加什么化学品,买回来假茶油,那就到了血霉,所以不如不买,落个清静。

茶油真的是好油,比橄榄油还要优秀,吃着安全放心,还能入药。在家里蚊叮虫咬,小磕小碰的外伤,抹点茶油就好,不用跑去医院多花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