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文 \ 田丽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有着难舍的近半个世纪的警服情结,又因机缘巧合,梦想实现,走过二十余载平凡的警营岁月,一路走来,感受并传递着警服带来的温暖,幸运且幸福。

警服情结由来已久

// /// // //// // //// /// // /// ///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末,流行一种小军帽,军帽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可是军帽上的五角星却不是随处可得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外祖父送给我的那一枚五角星,当时是多么的令我自豪与骄傲,那是多少小孩都羡慕的一枚“真五星”啊!

我的外祖父是一名军人,战争年代里,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吕梁解放军公安部队工作,小的时候看着那压在玻璃像框里的黑白照片,分不清军服警服,相片里的外祖父英俊而帅气,而生活中的外祖父,也总是穿着部队的服装,虽然衣服有些褪色发白,有的裤子上还有补丁,但那种军人特有的气质,深深的影响了我。

1996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公安民警,我的外祖父却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由来已久的警服情结,让我常常会想象他老人家看着我穿警服的样子,操一口河北口音的普通话:“多么好呀!”

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警服的温暖缘自警察本身

// /// // //// // //// /// // /// ///

有人说,警服象征着威严,而对于我,更多的感受却是温暖,警服是有“温度”的。在我七岁那年的正月十五,妈妈带我到原顺城街上看红火,人山人海,我挤在人群中,马路中间站着一位警察在维持秩序。印象里,他身材高大,表情严肃,当时看起来甚至有些凶。由于人群拥挤,突然我就和妈妈挤散了,急得我大哭,“这是谁家的孩子”!很快,我就被那位警察抱到了马路中央,在人群中急着找我的妈妈看到了我,进去一把拉住我,赶紧回了家,之后的很多年里,回想起那位警察,心里总是觉得温暖。

参加公安工作后,我遇到了一位当时被返聘的老民警,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为老边大爷,他总是穿着旧式警服,脸上总是笑容,刚刚步入社会的我,能遇上这样的前辈,真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老边大爷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他的朴实、正直、能忍让以及工作和待人方式,让我学会了很多。1999年底,公安局新办公大楼建成,老边大爷正式休息了,虽然他的警服谈不上帅气,却足以温暖了我的整个警营岁月。

改革开放四十年,警服经历过八三式、八九式、九九式三次换装,每款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每一次换装,其布料、款式都让警察的形象与时俱进,穿着更温暖、舒适。种类的多样化,也更适合各警种的勤务和服务工作,民警着装的幸福感随之得到了提升。我珍藏配发的警服,更珍藏警服带来的感动,在我心里,无论警服款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警服的“温度”, 因为,警服带来的温暖更多的是缘自警察本身。

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坚守平凡 传递警服的温暖

// /// // //// // //// /// // /// ///

从警二十余年,一直在做一些基础而平凡的工作,波澜不惊,与我曾想象的公安工作也完全不同,然而就是这样,这是真实的公安工作;不是每次努力都会看到成果,也不是每次付出都能得到回报,默默无闻,坚守平凡,这也是真实的警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边很多老同志这几年陆陆续续退休了,他们中有的如老边大爷一样,几十年只做了后勤工作,有的到退休也只是一名普通民警,可是他们构筑了温暖的警营,在我刚入警的时候,给予了我帮助与爱护,把警服的温暖传递给了我。也因着这份感受,我对新入警的“八零后”“九零后”都喜爱有加,他们年轻,上进,灵活,可爱,动手能力强,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警服的“温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国家强盛,科技进一步发展,公安工作也有了新的定义,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创新警务机制,打造全新的、高效的,更具战斗力的温暖警营,我愿和年轻的同志一起奋斗,整装、重新、从心出发!

田丽,榆次公安分局警务保障室指导员。从警二十余年始终如一,在平凡的坚守中绽放光彩。

民警心声 ▏四十年警服情结 二十载警营筑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