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的根----寧山

寧陽縣的根----寧山

在寧陽縣的縣名來自境內一座很小的山,海拔不到百米,叫寧山。據清咸豐元年(1851)重修《寧陽縣誌·山川》記載:“(此山)不甚高大,而為邑主山。邑在山南。故曰寧陽。”另據《寧陽縣誌》(1994年版)記載:“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劉邦於寧山南置侯國,名寧陽,後稱寧陽縣。” 寧陽一帶屬於魯國的治下,經濟文化發展較快,漢初,寧陽經濟發達,名人輩出,文化昌盛,在此置縣寓意“國泰民安,和順安寧”。

寧陽縣的根----寧山

寧山也叫至京山,位於南北古驛道旁,南來北往的商旅行人和官員信使走到寧山之下,都要在此休息或打尖。這些天南地北的客人,發現這裡南京到北京的中點,於是,給寧山另取了一個“至京山”名字,“南京到北京,至京在當中”的說法逐漸流傳。“至京山”命名的確切時間已不可考,估計應該是明朝初期,因為明朝之前沒有南北二京並存的歷史。

寧陽縣的根----寧山

至京山附近村落稠密、人口眾多,大約從民國時期開始,至京山成了挖土採石的場所。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本來就不高大的至京山被採挖殆盡,只剩下一點兒“山根”了。

寧陽縣的根----寧山

後來,籌建寧陽十五中,將至京山殘留的一個小丘包圍在校園中。2003年在山上建一亭,名“至京亭”。南、西、北三面各有石階上下,以循環水做成瀑布流泉,東面留一絕壁,上書"至京山遺址"--與"至京亭"三字,皆當代著名書法家魏啟後先生墨寶。山四面間植花草,中有蘑菇亭數座,成為寧陽一景。如今已成為伏山鎮中心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