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安“一名協警十六年的堅守”

新疆公安“一名協警十六年的堅守”

1999年2月,我走進了我夢寐以求的警營,成為若羌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的一名聯防隊員。這一干,就是十六年,生活是平淡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用自己的熱忱,實現著自己的警察夢!十六年來,我從一名聯防隊員,到現在成為一名協警,從剛開始參加工作每月工資100元,到現在的2200元,從25歲進入派出所,到現在已近不惑之年。時間在變,身份在變,不變的是我對這份職業的執著和熱愛。

自工作以來,我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十幾年來我的足跡踏遍了轄區的邊邊角角,走訪了每家每戶,做到了“地形熟、門戶熟、人口熟”。2014年全疆掀起嚴打暴力恐怖專項行動的高潮,我所在的城鎮派出所是若羌縣嚴打行動的主要戰場。就在專項行動緊張開展之際,我家中卻傳來了母親因腦瘤病發作而住院的消息。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心裡既惦念生病的母親又擱不下手頭的工作。我深知這場專項行動對維護穩定的重大意義,更知道自己人熟、地熟的優勢無人可以替代,面對艱難的選擇,我含著眼淚將母親委託給姐姐,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專項行動當中。母親在做手術前夕,我撥通了母親的電話,慈祥的母親強忍著虛弱,仍然囑咐我:不用牽掛,一定要注意安全。電話這頭的我早已是泣不成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由於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向領導、民警、同事們學習,刻苦鍛鍊自己的各項警務技能和業務水平,工作經驗也日漸豐富。2013年8月若羌縣城鎮派出所轄區發生了一起命案,丟失的被害人衣服成為破案關鍵。縣局專案組動員二百餘人,找遍了案發現場周邊五公里範圍,都沒有找到。天黑以後,專案組撤回人員,準備第二天繼續找。但我總感覺到有漏洞,而且也不死心,就自己帶領兩名協警,打著電筒一直找到晚上23時左右,終於在一個大家不注意的垃圾堆裡把被害人的衣服找到,為這起命案偵破提供了舉足輕重的物證作用。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還注意收集情報信息,積極提供社情、民情和破案線索。2013年7月14日下午若羌縣商業街發生了一起飛車搶奪案,當天我們就加大了巡邏力度。15日凌晨2時許,我從巡邏崗位上換班回家途中,在新苑市場門口發現了一個體貌特徵相似的嫌疑人。憑著多年工作經驗,我假裝喝了酒的樣子接近,向他借用打火機,他說沒有,我就順勢摸了一下他一隻有點鼓起的口袋,感覺他口袋裡面的東西就是通報中的贓物錢包,就在我準備繼續盤問時,嫌疑人察覺到了什麼,突然撒腿就跑,我來不及求援,緊追不放,勇敢地衝上去死死地抱住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暴力拒捕,強烈反抗,在打鬥中我身體多處軟組織受傷,右手腕被劃傷,我忍著疼痛,依然抓住嫌疑人不放,直至將其制服,押解嫌疑人到派出所,成功告破現行搶奪案。

新疆公安“一名協警十六年的堅守”

在基層派出所工作,除日常工作業務外,每天面對更多的是居民之間婆婆媽媽的糾紛矛盾調處。因為我漢語水平較高,又有著比較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所以派出所就委任我為民事糾紛調解員。2015年1月8日,城鎮派出所接到信訪辦報警:有農民工討薪圍堵信訪辦。接到報案後,所領導高度重視,安排民警帶領我安撫農民工兄弟,到了現場發現農民工的情緒異常激動,我耐心的傾聽雙方當事人想法、要求、意見並拿出記錄本認真的記下來。聽完後,我把雙方當事人分開,單獨進行談話,按照日常所學法律法規,結合糾紛性質義正言辭地指出當事人的不對之處,劃分明確的責任告之其該承擔的後果,當事人明白自己的行為過錯後,我再次讓他們坐在一起,共同商討解決辦法,最終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的達成一致意見,並簽字捺印兌現了承諾,為農民工討回60餘萬元的辛苦錢。回到所裡所長拍著我的肩膀高興的說:“行啊,小夥子,我都很棘手的事情,沒想到被你很輕鬆的擺平了”。每年我調解鄰里糾紛、個人糾紛70餘起170多人次,為個人挽回經濟損失100萬餘元.

新疆公安“一名協警十六年的堅守”

在新疆,民族團結就是我們長治久安的根。我深深明白,自己雖然只是一個協警,但因為穿著這身神聖的制服,時時刻刻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時時刻刻都要作民族團結的代表人。有一次在入戶訪查時,我發現轄區八十一多歲高齡的孤寡老人王阿姨因為行動不便一直未辦理二代身份證,王阿姨告訴我,因為沒有身份證縣裡的低保申請一直沒有批,真不知道怎麼辦好。我當即騎車把王阿姨帶到派出所辦理了身份證,拿到身份證,王阿姨高興的說:“小夥子,你可是幫了阿姨的大忙了”。自此以後我就與王阿姨結下了不解之緣,只要一有空就去探望老人和她攀談嘮嗑,每次去的時候都不空著手,家裡有什麼新鮮東西都忘不了老人。像這樣的事,我遇到過不少回,每次我都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幫助解決。

做好流浪乞討人員、醉酒人員等救助工作,不論是從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還是從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方面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治安意義。2013年1月29日晚,派出所接到報警稱,一位老人躺在了商業街芳芳理髮店門前,不知道死活。值班民警立即帶領我趕到現場,發現一位大概70歲左右的老人躺在路邊,滿嘴酒氣,而我將老人叫醒後,老人行為怪異,經過周邊走訪瞭解,該人並無住處,平時在橋洞內過夜,靠撿破爛和討要來維持生計,而且精神異常。民警和我將老人接回所裡,由於老人又冷又餓,半天說不出話來,我為老人倒上熱水,並買來麵包,耐心地詢問老人的家庭住址,老人稱自己沒有子女,沒有住處。第二天我多方聯繫,從鎮政府到民政部門再到敬老院,通過一番周折,終於將老人妥善安置到了縣敬老院,敬老院工作人員說,幸好我們及時救助,否則,在這麼冷的天氣下過夜,老人很可能就醒不過來了。

作為一名戰鬥在基層一線的老協警,我雖然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工作成績,但十六年來,我以派出所為家,憑藉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心,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崗,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地工作著。

付出終有回報,從2007年到現在,我連續8年被若羌縣公安局評選為優秀協警。

2014年巴州公安局招聘事業崗人員,我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筆試、面試,但是因為身體原因,體檢沒有通過,最終沒能考上。雖然沒有考上,但我沒有氣餒,我繼續堅守崗位,一如繼往地深愛著我的協警工作。是的,這就是我,一個老協警、一個為了圓自己警察之夢的協警人員的堅守!

蔣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