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拔尖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执着栽培的家长吗?

宁静致远—家有萌宝


我家老大就读小学三年级,对这点我深有体会,现在孩子学习的竞争,也是家长的竞争,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我家孩子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我知道这成绩取得背后的艰辛。作为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作业的辅导。尽管实行小班额,一个班还有50多个学生,老师根本顾不过来,课后作业家长要全程负责,读到写好字,做好题,背熟课本,然后检查签字。现在孩子们的自律意识普遍很差,家长稍微一松劲,孩子的成绩立刻能显现出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也是铆足了劲,在家里为孩子开小差。

二是各类辅导班的学习。除了正常的上课,还会给孩子报英语、书法、奥数、写作等专业课程以及乐器、舞蹈等特长课,整个周末家长没有自由的时间,全都奉献给了接送孩子上课的路上,而且乐此不疲。

三是饮食生活上的调理。为了让孩子能有足够的精神学习,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妈妈们也是练就了18班手艺,调着花样为孩子做营养餐,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尽其所有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孩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呵护与教导!


瑞妈锐言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大部分都是如此的。

我来说说我儿子班级小学同学的情况吧。我儿子小学时候班级里有个叫佳佳的女孩,学习特别好!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结束,都是学霸,而且多才多艺,特别厉害。到现在初二了,也还是学霸。这都跟孩子背后的妈妈教育离不开。佳佳妈妈,自从有了佳佳就开始做全职妈妈,她的工作就是照顾+培养孩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好多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培养孩子的方式,在悟空问答中很多妈妈都在问家庭主妇怎样怎样的,我觉得还是没有把自己定位好,佳佳妈妈虽然也是全职妈妈,但是她把全职妈妈做到了最好,要知道培养孩子可是比一份好工作重要太多了!!!



还有另一位孩子,浩浩。也是学霸。性格好,学习好,是个小机灵鬼。在我儿子的生命中,这个浩浩就是他的贵人。因为浩浩带着他走进了数学的世界,两个人一起探讨数学,一起解答数学问题,一起学习棒球,一起出去玩,我觉得小学时候交朋友也很重要!浩浩的背后有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妈妈,这位妈妈有着明确的目标,有着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能包容孩子,总是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所以浩浩性格那么好,跟浩浩妈妈有着直接的关系。浩浩妈妈的目标是让浩浩出国。所以现在浩浩在一所私立学校努力的学习中。两个孩子虽然小学毕业各奔东西,但是我们仍旧时不时的聚一聚。孩子们的这份情谊不能丢。



所以,在小学里,那些拔尖的孩子必然是有辛苦栽培的家长。家庭教育很重要!很重要!


晨儿妈Tina


有句话说,静待花开。每个孩子的发育是不相同的,理解力的发展也不同。我女儿小时候粗心,一年级起口经常错,老师特别认真,我也较劲,干涉的有些多,反而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到现在(初二)还是偶尔有些计算会出错,但孩子的思维能力非常好。

我是个心大的妈妈,三年级开始就不管了,需要我签字的就签字,但对错我不检查,说妈妈对你绝对信任,你的作业和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完全自己负责。一开始孩子很窃喜,没人干涉多舒服啊,期中考试语文不到90,自己急了。后来的学习都是自己鞭策自己的,我真是一点都不管,除非孩子说妈妈你帮我掐个测验时间,或背个课文看对错什么的,其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实验了一年,在这期间采取了表扬大法,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做的好的部分极尽赞美之词,即使有的学科退步,也会找出能夸奖的,比如:虽然分没有上次高,但字写得越来越好了。孩子的自信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我还让她给不会的同学讲解,让她有成就感,顺便加深印象。孩子小升初班级第一升到本校初中。到了初中就更不用辅导了,初二之后的题我算的还没她快呢,我现在成了她嘲讽的对象,不过我欣然接受。闺女现在也是班级第一,反正对我的孩子来说,不干涉这个方法很适合她,我俩彼此过的都很快乐。


随烟渺


家里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老大该上四年级了,学习一直很棒,我是一个爱操心的姥姥,对他们班拔尖儿的几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都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在拼搏,这些孩子不光语数英拔尖儿,书法,绘画,电脑样样都很棒!由于是小学阶段,也没有偏科。这些小学霸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有一个要强的妈妈,就是勤劳的父母。这些家长把培养孩子放在第一位,妈妈成了陪读,整天盯着孩子学习,参加各种杯赛,认识很多牛孩儿家长,接触的都是正能量,一来二去,孩子越来越棒,妈妈干劲越来越足,起码不能让孩子学习掉下来,只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不想让孩子太累,学习差不多就行了,对孩子要求也不高,认为小学不重要,这样的学生,有的学习挺好,也很优秀,有的学习一般,年级排名越来越靠后,因为没有压力,孩子就不在乎考第几名了,学习劲头也没有了。玩手机游戏的劲头越来越大,谁劝都没用,每天每时都在玩,直至耗到手机没电,这时,家长干瞪眼了。所以说,家长不能放松,想让孩子轻松点,千万别跟孩子说,多多关照就行,督促孩子,提醒孩子不能停,要让孩子知道妈妈的苦心。

再来说说牛孩儿,在家长的执着呵护下成长,从小励志,起步早,喜欢阅读,一般的孩子永远追不上他们的步伐,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榜样,只羡慕不嫉妒。我家是怎样认识牛孩儿的?1、上辅导班,2、参加各种杯赛,3、家长群互相推荐,4、名师介绍。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优秀?家长是推优的第一功臣,那些妈妈做足了功课,有一套打造牛孩儿的经验。因此说:孩子学习优秀主要是因为有个执着的家长,要强的妈妈。


西里大姨666


我认为不是绝对的,应该这样说,一个执着栽培的家长一定可以培育出优秀的孩子,但优秀的孩子不一定是家长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拿我身边例子来说,我小姑子初中毕业,不会英语数学,完全不可能给孩子辅导,上班比较忙,也很少陪着孩子做作业,可她女儿每天自觉完成作业,上课也认真听讲,学习非常好。而我孩子,天天陪着他,给他辅导,成绩只是中上,但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大部分孩子们智商都差不多,只要养成好的习惯并坚持学习,成绩也差不到哪去。我孩子从以前的倒数,到现在90分以上,能够快速完成家庭作业,再完成我布置的各种作业,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争取下学期当上学霸。


圆滚滚小胖墩


是的,不仅是小学阶段,包括孩子以后的人生,虽然不能说绝对,但是家长绝对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接触过一个成绩不错的孩子的家长,和她聊过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她的很多方面做得都挺好的。

这个孩子是个男孩,有点调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说是学霸,成绩不错,才艺不少。他的妈妈不能算是全职,因为她还有自己的工作,不过不太忙倒是真的。说起孩子的教育,她也没有特别的办法,其实只是重视了一些别的家长容易忽视的小问题罢了。

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1.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很重要,晚上要是没有休息好,白天肯定没有精神,学习工作都没有精力。

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位妈妈规定孩子十点必须上床睡觉。

2.早餐要吃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不吃早餐,要不就是走在路边随便买点,给孩子垫垫就好了,其实不知,这种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不好,很不科学,长时间不吃早餐,不仅影响学习,更影响孩子健康。

孩子正在长身体阶段,早饭不吃好,没到中午就饿了,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肯定要暴饮暴食,这样下去肯定不好。

这位母亲每天亲自给孩子做早餐,还讲究营养搭配,健康饮食,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体力去学习。

3.让孩子少用橡皮

橡皮、涂改液这些东西都少用,这么妈妈说的很对,橡皮是改正错误的,如果用心就会少错,特别是小学生,主要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用心认真的态度。

4.鼓励孩子多余批评

孩子犯错误,成绩不好,这些都很正常,家长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很重要,孩子一犯错,家长就是一顿吵,根本起不了作用。

孩子出现问题,要帮着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取得成绩,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引导孩子继续加油!

5.培养孩子的一些能力

例如: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度代劳;

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对错;等等

6.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每个孩子都离不开家庭,好的家庭教育造就孩子好的未来,加油吧!


快乐儿童ing


不是的。以我自己的儿子为例,我大概是个怪妈妈,一直担心孩子小学学习太好了以后会没有后劲儿,所以对他的成绩不很关注,甚至都没陪孩子写过作业。学奥数也是因为是他们数学老师开的班,想想也好笑,刚上学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数学老师很不客气的跟我说:你儿子就欠揍,我也只是一笑而过了。没想到后来她特别喜欢我儿子,总是拿额外的卷子给他做。虽然他每学期拿七星少年的奖状回来,但是我们都觉得挺普通的,没什么呀。所以我觉得如果说小学阶段成绩拔尖的话,老师的作用更大。

小学阶段孩子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但是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有先有后。如果家长不能够正视孩子的真实情况一味栽培,只会本末倒置。更好的方式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阅读习惯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能坐住板凳的孩子才是更好的学习。


第一缕v阳光


这个问题我觉得问的特别好!!!

小学阶段的学校我认为从成绩上看要分成两个阶段(也有说三个的),一个是一到三年级,另一个是四到六年级(五四制的就是四五年级了)。这两个阶段有很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孩子的各种能力在这两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提现。

第一个阶段,说实话,基本上只要是“听话”的孩子,老师说背什么就好好背,老师说做什么就认真做,老师说读什么就认真读……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成绩不会差了,所以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班级里考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人有很多。而这个阶段的知识确实也就是比较偏重记忆性的多(课内学习除了数学有一小部分不是我认为基本都是以记忆为主),所以成绩更多的反映出这个孩子“听话”。

第二个阶段有所不同了,因为英语要动笔要有语法了,语文开始有正规的写作训练、阅读理解了(主观题增加),而数学更是假如了几何等一些需要理解的知识了……

在这个阶段只是靠记忆的孩子依旧不会太差,但是很难拔尖了!

这是因为拔尖的那些人再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可能做了这些事情:

1、超前学习。

没错,当有些家庭的孩子写完作业就“散养”的时候,有些家庭的孩子已经开始知识的广度、深度学习了。好处不言而喻,同样的知识点理解上,这些孩子更厉害!

2、好习惯的培养

此处省略十万字,我只说几句就行,其他的可以网上随便搜。



同样是写作业、做题,有的孩子边学边玩有的孩子一会吃点这个喝点那个有的孩子答案对了就行……就这个意思,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更别谈思考习惯了。

3、长期规划

没错,其实很多现在表现并不突出的孩子未来会越来越强,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远征星辰大陆,咳咳,错了,因为他们的目标更远一些,比如小学就开始准备初中物理、化学、信息竞赛等等的入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着,这些孩子会随着年级增加越来越崭露头角。

4、家庭环境

良好的氛围会让孩子感到幸福,这个也不啰嗦了。鸡汤文很多,随便看看意思都差不多。

最后,我想说,确实有一批孩子真的是家人不管自己就上进的,这类孩子我是没法分析,我归其为特例。

总是,小学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根据我的经验,拔尖孩子的背后不一定都有一个执着栽培的家长。
我遇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各科都很优秀,英语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语文考试班上都是前一二名,学校搞各种活动,每次都是她主持节目,每次演讲,都是她代表学校参加,每次作文竞赛,都是一等奖获得者,小学毕业了,她获得过各种各样的奖励数不胜数。可以说学校最优秀的孩子莫过于此。

这个孩子来自于农村,父母都是农村人,父亲是老实人,一天不说两个字,经济收入就来自于父亲给别人下苦力。母亲是一个残疾人,腿脚不利索,走路一瘸一拐的。这个家庭对孩子来说,唯一的就是对孩子的关爱与吃苦。我想,对孩子来说,拔尖的背后就是吃苦与关爱吧!



拔尖的孩子,和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有一个执着的家长栽培,孩子可能更拔尖,也就是锦上添花的关系。

拔尖的孩子,首先学习态度端正。能专心致志学习,上课能专心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能认认真真完成。对老师也特别尊敬,对老师有敬畏之心。

其次,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能遵守作息时间,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主动积极学习,不需要家长的催促,能自己管理好自己。

再次,孩子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在学习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有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家庭环境的和睦,也是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融洽,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夸奖,都是孩子成功的必备条件。

当然,在一个执着家长的栽培下,孩子更容易拔尖,更容易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都要执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才是关键所在。


蓝天视界


我觉得,小学阶段拔尖的孩子背后,不一定有一个执着栽培的家长,而一定有一个认真负责、懂孩子、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的家长。

1、拔尖的孩子,都是自己学出来的

我认为,真正能拔尖的孩子,都不是家长“执着栽培”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一个孩子,只有具备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轻松胜任学校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好成绩。而自己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无论有什么样的家长,都很难拔尖。需要一个虎爸虎妈式的家长在后面执着监督、推动的孩子,他可能会成绩不错,但持续拔尖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来自父母的引导、家庭内的培养,这就取决于孩子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了。

2、执着栽培的家长,有时反倒会起到反作用

很多家长,会从孩子很小时候起,就严厉地监督孩子学习;

一些家长,会选择每天自己陪着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报很多班儿;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会给孩子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

这样的爸爸妈妈,可能都是提问中所说的“执着栽培”的爸爸妈妈,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爸爸妈妈,不但很难帮孩子拔尖,而且发到可能起到反作用。

因为当孩子不能自主学习时,可能家长越督促,孩子压力越大,越逆反,反倒没有那么热爱学习;当孩子缺乏真正的学习能力时,家长再用心,孩子再努力,都很难取得好成绩。

3、懂孩子的家长,才能带出会学习的孩子

真正认真负责、懂孩子的家长,会知道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孩子不需要爸爸妈妈的督促、陪伴,就能自己知道应该学习,而且知道怎么学。

我们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定不是爸爸妈妈陪写作业、送他上各种班儿、不断督促、不停施压,才培养出来的,而是爸爸妈妈通过日常的引导,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包括:

从小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让孩子学会从书本中汲取营养;

帮孩子从小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中懂得独立思考;

从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独立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从小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素质,让孩子在学习中始终能保持认认真真的状态;

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学习时,始终保持专注的状态;

……

这些,需要的都不是家长“执着栽培”的态度,而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理解,懂得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

所以,希望孩子从小学业优秀的爸爸妈妈,需要努力做的,不是用各种各样外在的手段,执着栽培孩子,而是提升自己养育、教育孩子的能力,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之后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真心爸妈:

我们是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四岁半。出版有《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所有回答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

欢迎访问我们的头条号“真心爸妈”,浏览更多育儿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