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我國曆史上共有幾百位帝王,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遺臭萬年,但如果要說最有爭議的,恐怕就要算南宋的高宗皇帝了。有人誇他,是因為他將即將崩潰的大宋政權又延續了一百多年。有人罵他,是因為他害死了嶽元帥,只知道講和。那麼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分析。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和南宋緊緊相連的一個名字就是金人,高宗的命運更是從始至終都和金人捆綁在一起。在他21歲那年,僥倖從金人手中逃脫之後,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南宋政權。金人得到消息後大舉南下,希望將這個新政權扼殺。金兵的進攻,讓高宗驚慌萬分,他一路逃跑,甚至都逃到了海上,漂了四個月才回到了陸地。就這樣登基五年之後的他,才正式算是站穩了腳跟。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在這幾年中,由於受到過度驚嚇,從此斷了自己的命根,就連唯一的子嗣,也在逃亡中夭折。可以說,這幾年的經歷對他後來的對金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就算是在過了幾十年的安穩日子之後,提到金兵,高宗仍舊是瑟瑟發抖。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也許是真的被金人嚇壞了,加上政權不穩,所以高宗一直奉行的是安內和外,維持現狀的策略,對於臣子也是拉攏、打壓並行。說到高宗一朝時最出名的臣子就是嶽元帥和秦檜了。高宗知道,嶽元帥有能力保住他的半壁江山,所以一直積極地拉攏、嘉獎,可是當他發現嶽元帥不但反對自己的議和大計,更是提出要迎回二帝,同時還對儲君一事橫加干預,這些都讓高宗非常反感,最終下定決心要除掉他。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對另一個臣子,也就是當時的丞相秦檜,高宗表面上是委以重任信賴有加,但實際上卻是一直防範著他,最後也找了個機會免了他的職權。其實他們兩人,都是高宗在自己求和大局上的其中一環。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除了上面說的兩點,在他的心目中還有一個無法言明的糾結,就是被金人擄走的二帝。出於臉面,他不得不對外宣稱要迎回二帝,但實際上這件事對他來說憂患重重。如果處理不好和金人的關係,萬一對方擁立欽宗為他們辦事,那麼自己的努力也就毫無疑義了。可如果將欽宗接回來,那麼皇位同樣輪不到自己。高宗前思後想,最終決定還是維持現狀向金人求和。在議和過程中,他只提出將自己的父親徽宗的靈柩和生母接回,壓根就不提欽宗的事,致使欽宗和其他宗室最後全部死在金國的土地上。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從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高宗是有多看重這個皇位,如此眷戀這個位置的他,為什麼會主動將皇位讓出,而做了25年的太上皇呢?歷史學家分析,主要是因為在讓位之前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欽宗去世的消息傳了回來,這個對他來說最大的威脅終於解除了。第二件就是金人又對他們發動了進攻,一直崇尚和平的高宗美夢就此打碎,所以轉年他就將讓位置給了自己養的孩子。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他雖然當了多年的糾結皇帝,但說到底還不是個糊塗蟲,所以在養的孩子即位之後,就立即為嶽帥翻案,這些都是在他的默許之下進行的,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有著非常清楚的認知的。

飽受爭議的皇帝 揹負諸多無奈 但正是他讓本朝政權延續了百年

當了多年的太上皇之後,最終在81歲那年,這個高齡皇帝帶著無數的糾結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後世對他的評論不一,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他的治理下,當朝的文化、經濟都得到了鞏固和持續,這也都是他用一生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