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在戰國時期中國有了很多巨大的成就,中華文明有了質的飛躍。儘管兩千多年過去了,但史書記載下來的一些戰國曆史事件、歷史人物還被當今世人侃道。尤其在戰國時期,青銅工藝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出土了大量的戰國青銅器,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就屬青銅劍。

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在現在湖北省那一帶,發現的楚墓規模和規格都很高,無論是墓中陪葬的文物還是古墓的建築規格都堪稱歷史之最。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考古專家發掘清理了赫赫有名的望山橋1號墓,在這之前,這座墓前後兩次被盜,但是仍出土了很多珍貴的隨葬器物,據統計甚至達到了數百件之多,在一個腐爛劍匣裡,發現了越王勾踐的劍。

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考古專家挖掘時,發現在1號古墓的主墓室裡有一個腐爛的木匣,打開一看,裡面居然有一把寒光閃閃,做工精美絕倫的寶劍。一位考古隊員出於好奇抽出寶劍,一道寒光閃過,甚至閃到了在場專家的眼睛。當專家慢慢睜開眼睛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手被越王勾踐劍割出了一道口子,鮮血都流出來。於是旁邊就有人戲稱,越王勾踐劍在出土的時候居然會“滴血認主”。

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寶劍出土後有這這樣的記載:“拔劍出鞘,寒光閃閃,毫無鏽蝕。刃薄鋒利,試之一紙,二十餘層一劃而破。”可想而知這把劍經過了2000多年的存放,還是十分的鋒利的。後來經專家鑑定,這把越王劍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鍛造的材料則用銅、錫、鉛、鐵、硫等物質混合而成,刀刃鋒利度歷經2000多年仍絲毫不減。

古墓出土千年古劍,專家不慎當場“滴血認主”,現代科技難還原

專家表示,就是現在用千年前一樣的材料,加上現在的手段來打造刀劍,都未必能做到兩千年埋於地下卻不生鏽,由此可見,我國兩千年前的金屬冶煉技術就已經非常發達了,不得不佩服當時人們的創造與發明能力,這也是能夠留給我們眾多甘之如飴般文化精髓的主要原因吧!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