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跑酷纵跳训练计划的利弊分析

很久以前,网络就流传着著名的美国纵跳训练计划,也看见贴吧很多朋友把寄希望于16周的弹跳训练计划,希望训练完成之后动作多么飘逸,弹跳多么牛逼之类。。。。今年以前我从没使用过纵跳训练计划,但是视频早就看过,网络流传的文字版多为第一个阶段,貌似还没进入恐怖的循环训练,原网站上有完整的计划,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当时认为自己力量不够经不住这么大运动量的折腾,其实那时候深蹲重量160kg,应该正好练的时候。去年我的胫腓韧带意外撕裂,期间发生很多事情,伤也没恢复好,1年多以来深蹲就停了.今年5月测的立定跳远271cm ,之后我开始练深蹲,9月份测272cm,目前深蹲恢复到120kg.10月份我尝试去练了纵跳训练4周, 立定跳远278cm,长了有6cm,我不清楚对纵跳提高多少,没有记录纵跳的变化。

关于跑酷纵跳训练计划的利弊分析

练了1个月对这个计划有些体会,作为广大跑酷爱好者中的一员,我也希望可以纵跳1米多,立定跳3米多,在跑酷中无所不能 ,但是这套计划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大家要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再适当练习这套训练计划.我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家也不要幻想说16周训练以后就变成什么样,网络流传的东西从来就不具备完全的实操价值,只供参考!,具体什么有用还是需要自己用专业的态度用心去选择,否则你现在的训练可能正在为某次严重损伤做贡献.

我以我的角度,尽量简单地说说这个计划。

首先从解剖学角度讲,这套计划很简单,就是把起跳要用到的肌肉都练到,下面是每个动作涉及的主要肌肉:

半蹲跳:小腿(腓肠肌),大腿(股四,股二),臀部

提踵:腓肠肌

台阶跳:小腿(腓肠肌),大腿(股四,股二),臀部

纵跳:小腿(腓肠肌)臀中肌

脚尖跳:趾长屈肌 臀中肌

蹲跳:比目鱼肌 股四头肌 臀大肌

再看单个动作训练次数,大都让人头疼,到后期一个动作重复几十次上百次比较印象深刻的是脚尖跳,后期一次性跳几百次,这种大量重复性的跳跃性训练不仅仅是耐力,还有动作的自动化定型和神经控制能力提升。估计当时的开发小组希望大家对跳产生条件反射,最终形成本能。而脚尖跳重复几百次也可以理解为不断学习调动平时不长用到的趾长屈肌,以达到肌肉单元募集的最大化。但是大家也可以从中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蹲跳一周之练1次,和其他动作相比,蹲跳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等长训练动作,难度最大,也调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我觉得是个爆发力训练兼检验的重要动作,所以一周练习1次这个安排很有意思也很科学。

关于跑酷纵跳训练计划的利弊分析

第三,看训练总负荷,总的负荷其实一直在提高,但是组数和次数都在发生变化,这种比起组数固定,不断增加次数或者负重的训练方式效果来的更快,而且也不会让练习者觉得太枯燥。运动训练学力量训练方法有提到。

这套训练计划优点我看到的已经说完了。

现在说缺点,这些缺点也是网上留传一些所谓或经典或牛逼训练计划的常见问题。

1.不具备针对性,仅供参考。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弹跳或者爆发力训练之前应该有肌耐力,增肌,力量训练的周期训练,这套训练计划是在力量训练之后实行的从绝对力量到相对力量的延缓转化训练计划,也就是说将本身具备的素质转化到相应专项运动上来的一个阶段性训练课程。它可以提高相对力量,爆发力,起动速度,符合了一般体能训练的规律。但是它没有提到这套训练计划之前应该进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练到什么程度可以练习这套训练计划,这也是没有办法说明的。于是有很多大学生,高中生弹跳提高了,却长期受膝关节疼痛的折磨。

2.这套训练计划并没有把每个训练动作细化讲解到极致,体能训练本身也是一门专业,这些动作看着简单,一旦有出现什么小的问题,长期下去要不是就是没有效果,要不就是出现慢性损伤。其实很多高水平运动员一律都不懂体能训练,更何况普通健身爱好者。

我认为的动作没讲清楚的地方有这几点:

1)躯干的稳定根本没有提到,如果躯干不稳定,四肢力量就没有办法最大化,动作就会没有成效或者受伤。很简单的想一想,如果你想往上跳,却因为腹部没有收紧往前移动了身体,那高度肯定得降下来。

2)动作的次数很迷惑人,这个训练计划特点就是几个动作多次重复,很多想提高弹跳的人便往那个次数上靠,以为训练负荷达到了弹跳一定也提高了,其实这里很多是爆发力训练动作,爆发力训练一旦出现动作迟缓,动作不标准就应该立即停止,否则长期带来的就是没有效果和受伤。如果不能标准完成动作,这套训练计划时间应该延长,直至你可以按标准完成规定次数.

3)这套计划没有提到上肢和躯干在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弹跳的体现完全是整体的爆发力体现,上肢预摆和摆动都和起跳速度有很大关系。各位想使用这套训练计划的朋友最好去查阅一下田径运动当中跳高和跳远的技术分析资料再认真练习这些动作。

4)拉伸的重要性它并没有重点提出,这对普通健身爱好者是非常要命的,这些动作如此大的训练负荷,容易导致股四头肌过紧,髂胫束过紧,最后膝关节受力发生变化或者髌骨滑动紊乱,造成膝盖疼痛。我在北体就看到一个学生摸高3.35米,练了半年这套计划,他说提高了18cm 现在能扣篮,但是身体特别僵硬,膝盖也有滑膜炎,不能做全蹲。他还很认真的跟我说,要坚持下去,既然要得到一些东西肯定要失去一些。我跟他不熟,也没想说他,就是觉得他好像很有成就感,但是更多的是无知。

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些,如果有人看了还是糊涂,我列出一个最容易理解最基本的体能结构

1)

一般体能--本体感受能力--运动能力(这个基础的体能结构分层也是资深体能教练沈韦羲经常提及的,印象较深刻)

一般体能指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灵活性,这类基础体能

本体感受能力,不深究的话,可以简单认为是调动尽量多肌肉去完成一个动作的能力,如果你的调动能力强于他人,那你完成一个动作明显就更轻松,本体感受能力的训练常常是通过慢动作和不稳定平面动作练习来提高。

运动能力,在打下一般体能和本体感受能力的基础之后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纵跳计划训练可以看做是运动能力的提高,纵跳提高不仅对篮球,对各类运动都会有帮助,而在这之前应该有前面两部分能力提升作为基础

关于跑酷纵跳训练计划的利弊分析

2)体能训练动作要当成有难度的动作来学习,模仿往往不得要领,任何体能训练动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身体稳定(半蹲跳应该是腰腹收紧,屁股两侧收紧)

2.肌肉群尽量多的募集(半蹲跳做比方,应该主动用上趾长屈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肱三头肌,胸肌,三角肌,背阔肌的力量 如果你觉得上肢和背阔肌,胸肌对起跳而言有些离谱,去查阅田径训练跳高,跳远训练的技术动作分析)

3.动作要标准:

半蹲跳做比方:

1)双脚分开站立 腰腹收紧,屁股两侧收紧,

2)双脚尖稍微冲外,11点05方向,膝关节髌骨对准第2,3个脚趾头,

3)快速下蹲45度同时后摆臂尽量到90度感觉到肱三头肌收紧和胸肌被拉伸,

4)迅速起跳,臀部和大腿,小腿同时发力,双臂尽量上摆感觉到完全伸直,三角肌收紧和背阔肌被拉伸

5)落地,腰腹收紧,屁股两侧收紧。髋关节屈曲后坐,膝盖不超过脚尖。

总结:一切事物要带原则理性看,不盲从.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