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三字经》里有两句:融四岁,能让梨。这里的“融”,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名士——孔融。

孔融,之文举,孔圣人的二十世孙。说他的名声有多响呢,即使是刘备也不禁美滋滋地问了句著名的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孔北海”指当时孔融所担任的职务,刘备欣喜的是没有想到孔融这么大名气的牛人,居然还知道我刘备。

可是,这么牛的一个人,我们的陈寿老师居然在《三国志》中没有孔融的传记,好在《后汉书》中留有记录。

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孔融有没有让梨,难考证。不过从小机灵善辩,确有其事。

有一次,少年孔融想去拜访下时任河南尹的名士李膺。本来名士又是大官,不好见,加之李膺深居简出,不愿轻易结交,往来都是非富即贵的名人。一开始,门房肯定不会让孔融进的。于是孔融就说:我是你家老爷的远方亲戚。这让门房不敢怠慢,就给他通报给李膺。李膺一见孔融,很是惊讶,想不起来这是哪个亲戚家的孩子。孔融倒镇定自若,迎上前施礼,道:我的祖上孔子和您的祖上李耳(老子),‘同德比义,而相师友’,所以我们两家属于世代通家之好。李膺和他的宾客听孔融这般说道,心里是大大的“服”啊。后面晚来的陈炜也听说了,随口说了句:小时候聪明机灵,大了就不一定了。孔融立即回应道:照你这么说,那你小时候也很聪明了(言下之意,你如今平庸无奇就是因为聪明得太早了)。李膺一听哈哈大笑,赞赏到:将来一定成大器。

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孔融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后汉书》中记载了几个孔融怼曹操的事件。比如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随手就收编了袁家老少,甚者曹操的儿子曹丕直接霸占了袁熙的老婆甄氏。于是孔融来了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听了很是不解,就问此句出自哪部典籍。孔融笑笑说:哎呀,这不是应景,随口说着玩的啊。

后来,曹操要征讨乌桓,孔融觉得曹操这是劳师动众、假公济私,又讽刺道:大将军,辛苦远征,劳民伤财。是不是把以前肃慎不纳贡箭簇,丁零偷取苏武牛羊,有损我大汉威严的,都解决了。

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杀孔融也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睚眦必报。不过集合《三国志》,以及曹操最终的成就来说,罗老师这是在刻意抹黑了。

之所以曹操杀孔融,还是因为这位闻名贯耳的孔文举与曹操的政治主张相勃。孔融毕竟是孔子的世孙,其影响力不可小窥。又其人恃才傲物,据理力争,机善雄辩、刚正不阿。他是坚定的保皇派,是大汉刘姓皇朝的铁杆粉丝。曹操是什么,“奸雄”,“汉贼”。一开始“挟天子以令不臣”,对待保皇派,不仅要忍耐还得笼络,这是形势所需。随着三足鼎立的形成,加之曹操本人年事已高,其政治抱负也就越发紧迫。同时为了自己的子孙能够平稳地接管刘姓江山,放手解决那些坚定的保皇派,也就不成稀罕了。

毕竟,政治不分敌友、不分善恶、不分好坏,只有利益。

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陈寿既然捧了人家的饭碗,就得谨言慎行。没有孔融、杨修的传记,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泊不是梁山”,最近一段时间搜罗了几篇关于“三国人物”的故事,资料来源陈寿的《三国志》、《世说新语》,以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本人才疏学浅、文笔粗陋,有些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更多的朋友帮忙指正,也感谢朋友的关注。

孔融之死(三国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