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领导者分别是谁?

大咖秀历史


自古以来,兵者之道在乎于诡,奇,诈。

举个例子来说,汉楚两军交战,汉八十万人战楚十万人,汉军胜了理所应当,毕竟兵力上有着7:1的优势,但汉军若败了便会成为兵家千古的笑柄,为后世所诟病。



可能有人会问“八十万人的兵力,怎么可能输给十万人呢?”

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两军之间兵力悬殊,却以少胜多的例子的?

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官渡之战,便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8年,项羽所统率的楚军为了解救被秦军包围的赵国,而与秦军发生交战。

以章邯为帅的秦国大军共40万左右,其中由章邯率领的主力军20万。王离与涉间率领的前锋军大约20万左右,其中包括被解放的苦力所组成的临时军有7万人左右。


由西楚霸王项羽率领的楚国杂牌军在5万人以上,为什么说是杂牌军呢?因为项羽手下大将项梁在陶定战死后,楚国正规军被重创。项羽手上的5万楚军,是经过收拢项梁的残余部队之后,又招募了一批奴隶或是百姓而组成的军队。

两军兵力是8:1,秦军有着极大的兵力优势赢得这场战争。然而,秦军的40万人却被5万军队打败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西楚霸王项羽强大的统率力。


项羽在与秦军交手前,命令每个士兵携带的口粮不能超过三天的份,同时又下令把所有煮饭的铁锅都砸碎,将士们一脸不解,项羽说;“我们只有三天时间去打赢这场仗,没有锅我们可以带更多的武器,待仗打赢了,我们在章邯的大营里喝酒吃肉,岂不快哉!”

将士们被项羽必胜的决心所感染,士气大增。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长长的一条河,项羽所率领的楚君过河后,命令部队将所有的船只都砸沉,将士们又是一脸不解,项羽说;“船,是给败军撤退用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楚国大军,只能战死不能战败!”

将士们见已经没有退路了,纷纷握紧兵器准备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之计,使5万楚国将士全部穿上了“血魔之怒”。

战场上,项羽的正确指挥,使楚军很快便包围了王离的20万大军,手握重兵的王离并没有将项羽放在眼里,但随着两军交战,王离深深的被项羽的杀神之气与楚军以一当百的猛虎之势所震撼!在秦军与楚军的九次交手中,霸王项羽无不亲自率领战士们冲锋,只要项羽在前冲杀,楚国将士们就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势不可挡!


5万vs20万!这场战斗杀的昏天黑地,血流成河,日月失去了颜色,江水不敢再沸腾!

最后一次交锋之时,项羽独自一人杀入秦军,楚军将士们发疯一般的保护主帅,最后楚军以少胜多,王离被俘虏,涉间自焚而死。

在远处观望的燕齐赵魏韩五国抗秦军,见到项羽大胜纷纷赶来支援项羽。章邯率领的主力军20万主力军见势而撤。

巨鹿之战楚军大胜!西楚霸王之名响彻九霄。

第二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公元199年,此时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未定,而华北地区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当属坐拥幽,冀,青,并四大州的由袁绍所统率的袁家军,和许都的曹操所统率的曹家军。

同年6月,袁绍集结十万人马,气势汹汹的一路南下,准备攻下许都一举消灭曹操集团。

曹操得知后,毅然备战,但是曹操账下文武却纷纷劝阻曹操撤退,原因是曹操手中兵力不足3万(两万左右),迎战10万大军的袁绍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曹操深知袁绍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二流角色,曹操命令集中全部兵力迎战袁绍,曹操将大军集结于一点,死守易守难攻的要隘,200年袁绍集结军队进攻重要之地白马,曹操命关羽,张辽增员白马,关羽斩杀颜良获得阶段性胜利,之后袁绍又派大将文丑追杀曹操,曹操假装丢下金银财宝逃跑,文丑军见钱眼看纷纷争抢财物,曹操趁机发起突袭,文丑军大溃。

袁绍军与曹操军相持了足足七个月,曹操军的士气越来越高,袁绍方面则士气下降。

十月,袁绍屯粮于乌巢,对袁绍失望透顶的谋士许攸献计投靠曹操,曹操接纳了许攸并采纳了许攸的计谋,亲率500精兵偷袭乌巢,将袁绍粮草全部烧毁,袁绍部队得知粮草被烧纷纷投降了曹操,至此袁绍官渡之战大败!

从项羽巨鹿之战的5万大战20万,到曹操官渡之战的2万大战10万,古人的用兵如神不禁让人心中佩服。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敢想敢干,一往无前的人。


白话历史君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发生了很多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它们的领导者更是流芳百世,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在古代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鄱阳湖水战。

而在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以上胜多的战役,基本上都是出于毛泽东主席,其中四渡赤水就是最为经典的战役。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红军被迫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战略转移。

在转移初期由于王明等人的错误指挥,让红军损失惨重。

毛泽东提议放弃与红2,红6军团汇合,转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贵地区转移,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成功夺取贵州重镇遵义后,当时的党中央召开了临时会议,商议了红军的军事行动,大会支持了毛主席的正确主张,结束了王明等人的逃跑主义策略。


蒋介石在得知红军攻占遵义后,几十万大军向遵义合围,企图在遵义一举消灭红军主力。

为了粉碎敌人的狂妄计划,毛主席提出了游击战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取得战略转移的胜利。

毛主席利用国民党军阀内部矛盾,指挥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来回6次穿梭在川贵滇三个地区,牵着敌人几十万大军跑了数千公里。

在这个期间,毛主席指挥红军抓住有利战机,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并且拖垮了敌人重兵防守的包围圈。

1935年5月,在和敌人周旋了三个月之后,毛主席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以攻打昆明为幌子,吸引敌人支援,来达到抢渡金沙江,向北转移的目的。


云南军阀龙云得知红军向昆明进军,急忙向蒋介石求援,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向昆明靠拢。

而红军则反其道而行之,向北进行转移,金沙江守军几乎全部调往昆明,此时正是北上的好机会。

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消灭敌人守军,强行渡过金沙江,如果迟疑不决,等敌人察觉上当返回,那么红军的处境就非常危险。

红军在消灭守军后,凭借着几艘小渔船,不慌不忙地把几万大军运送到了金沙江北岸。

等敌人在昆明扑空返回以后,红军早已经踏上了向北转移的道路。


四渡赤水战役在红军几乎没有伤亡的情况下,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可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毛主席可以做得到。

这次战役由于太过经典,世界各大军事学院纷纷将它写入教材,可见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的地位和魅力。

—END—



文史频道


纵观历史,很多名将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常胜将军,是因为大部分名将,都打过以少胜多的战役。当然了这种战役,也是最为难打的一种。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我们先说几个古代的:

巨鹿之战,项羽带领的五万楚军打败王离的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

背水之战,韩信带领的三万人马,打败赵国陈馀带领的二十万大军。

昆阳之战,刘秀两万人马打败王莽四十万大军。

官渡之战,曹操四万大军打败袁绍十几万大军。

你看上面的人,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呀。

我们说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中国历史著名的军事家。

以少胜多的战役,毛泽东也打过,而且这一次战役,被毛泽东视为,自己一生之中,指挥的最为经典的一个战役。

被毛泽东称之为,最经典的这一战,就是鼎鼎大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要知道当时毛泽东领导的前四次反围剿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第四次围剿战争,更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

当蒋介石带来的大军失败之后,他意识到工农红军的强大了。

所以,为了把工农红军彻底的扼杀在摇篮之中。蒋介石带领四十万大军再次卷土而来。四渡赤水之战,在毛泽东带领下,开始打响了。

此刻工农红军,经过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已经剩下了三万人马了。

也就是说,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是带领着三万工农红军,和蒋介石带领的四十万大军角逐的。

战役开打之前,这一战蒋介石是势在必得的。

毕竟人力上的悬殊,工农红军根本就没办法和他们相提并论。蒋介石采用稳打稳扎的方式,从四面八方开始把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给围了起来。

国民党军队,一步一步的把包围圈缩小,让军队齐头并进,就想这样把工农红军给一举歼灭掉。

在这个危机时刻,毛泽东采取集中我军优势兵力,穿插游离在敌军各个部队之中游走的战术,充分利用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袭的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更是创造了四渡赤水的胜利佳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工农红军摆脱了危机,使国民党反动派打败而逃。

正是因为毛泽东的用兵如神,让工农红军渡过了最难的一关。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让他带领工农红军,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了有了燎原之势。

还有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最终毛泽东带领我们打败一切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正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建成的, 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享有了民主,自由,独立,自强的权利,也是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


史学达人


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以少胜多”的战役都不在少数。

先来说一个近代的,这场战役发生在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黄洋界保卫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指挥官:时任红4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

当时,国民党军在趁着红军主力部队不在,根据地空虚之际,对红军的井冈山根据地发起了进攻,而当时,作为根据地前沿“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遭受到了国民党军的猛烈进攻。

那个时候,红军主力部队并不在井冈山,而留守井冈山的红军兵力并不多,在黄洋界哨口跟国民党军正面交锋的红军兵力只有两个连,而围攻黄洋界哨口的国民党军有两个团,兵力差距很大。


所以,当时的指挥官朱云卿决定据险以守,而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相比于国民党军也是不太好,迫击炮也不多,所以就用了滚木礌石、洋铁桶中放炮竹等手段,总之,就是以一切能利用的工具阻止国民党军的进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武装配合红军,对国民党军进行袭扰、牵制,最终,国民党军久攻不下,而红军主力部队也在回防途中,使得国民党军撤退。而这次战役,也以我们工农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当年毛主席听闻这次战役胜利的消息而写下的诗句。

官渡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指挥官:曹操

曹操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枭雄”人物,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官渡之战”也是曹操的代表性战役。

这场战役参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而他们二人,当时的兵力差距就如同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袁绍一方的兵力有十几万,而曹操就只有两万左右。


虽然兵力上差距很大,但是曹操本人相对于袁绍,就强太多了,这个强第一是谋略上,第二是用人上。在《三国》中我们读到,官渡之战中,两军处于相持阶段时,袁绍麾下的谋士许攸投降了曹操,并向曹操献计“奇袭乌巢”,使得袁绍不战自败,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恰恰是袁绍本人,在对待人才的态度方面,曹操对袁绍强太多了。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于袁绍大半的兵力打败袁绍,为他之后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这场战斗也作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载入史册。


当然,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只是有这两个,还有淝水之战、巨鹿之战……等等。


說与山鬼聽


以少胜多的战役太多了,数不胜数,秦朝时期说的出来的就有两个,还有关于这个成语也是很多,比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投鞭断流这些成语都和以少胜多有关系。

背水一战,韩信在攻打赵国的时候,韩信数万人,而赵国二十万人,韩信派人诈败,引赵国来攻,韩信又让军队早早列好阵,等赵军过来的时候以逸待劳,就打败了赵国,俘虏了大批人马,还俘虏了赵王歇。

还有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也是以少胜多的典型,而且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联军五万人马,曹操大军二十余万,诈称八十万,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后,准备趁势一统全国,便挥军南下,周瑜和曹操隔江对峙。

由于曹操带领的北方军队不善水战,曹操将船的首尾连了起来,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黄盖用诈降之计一把火把曹操战船烧光,曹操大败,孙曹联军大胜。这也是以少胜多战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师哥讲史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太多了。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四、五万楚军大败秦军王离、章邯等部四十万人。

彭城之战,项羽率领三万骑兵打败刘邦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人。

昆阳之战,刘秀以两万人击败王莽军四十多万人。

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击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

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人击破袁绍十万大军。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五万人击败曹军八十万。

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击败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三千五百人击败窦建德十万大军。

太原保卫战,李光弼以八千老弱残兵击败十万叛军(存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两万人击败辽国天祚帝率领的七十万大军。

黄天荡之战,韩世忠以八千宋军围困完颜宗弼十万金军长达48天。(疑)

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十万蒙古军打败四十万金军。

洪都之战,朱文正两万人抵抗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围攻。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二十万人打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不过这种战史记载很可能夸张造假,与当时交战双方投入的真实兵力相差甚远。


西贼闻之心胆摇


官渡战役: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建安五年,曹军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军参战约2万人,袁绍军队约参战11万人。曹操听从谋士许攸建议,亲率轻兵5千奇袭乌巢,烧毁粮仓,进而大败袁军。张郃、高览听闻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袁军军心涣散,内部分裂,大军崩溃。曹军先后坑杀袁军约10万人,自身损失约8千,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南方东晋参战约8万人,前秦参战约80万人。由于苻坚骄傲自大、主观武断、一意孤行轻率开战导致人心浮动、意见不一,而且战线太长,分散兵力导致其大败于东晋军队。此战前秦军被歼和逃亡约70多万,东晋损失约5千人。此战战略意义是延期统一酝酿历史第二个隋唐高峰期。进一步开发南方。


k635159990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太多了。仅近代史上的国內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有四渡赤水和五次反围剿最著名,指挥离不开毛主席。


扶正2



hebin0186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