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献给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平凡人

(襄阳市图书馆)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还记得这样的开篇么?

路遥《平凡的世界》——献给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平凡人

看过根据《平凡的世界》同名改编的电视剧的朋友对这段话大概都熟悉,这就作家路遥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开篇的第一段话;

洋洋洒洒,大气磅礴,流露着诗意,带有丝丝黄土地特有的悲凉和感伤;以这样的开头写黄土高原的冬天,使得作品从来一开始就进入了恢宏沉重的氛围之中,从而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

路遥《平凡的世界》——献给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平凡人

路遥1991年完成小说《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耗尽了作者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由于劳累过度和疾病的折磨,作者1992年就去世了。

任何一部作品,里面都隐藏着作者的影子,我们看得见的影子包括作者的成长环境、生活和工作经历。

看不见的影子是精神方面的,像是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内心世界。所有这些都会在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体现出来,毫无疑问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就有路遥的影子。

现在这部小说已经拍成了电视剧,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这部剧后都会有这个看法,读小说喜欢里面那个热血青年孙少平,看电视剧大多数人喜欢孙少安。

因为小说里作者着重刻画了孙少平,而电视剧里的孙少安演的更接近小说里的人物。

路遥《平凡的世界》——献给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平凡人

在小说里孙少平这个人物影子就是路遥的化身,他的经历、他的精神世界都有路遥的影子。这些我们都能从路遥的人生经历中看到。

1949年12月路遥出生在陕西榆林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境特别困难。小说里孙少平家也是穷得天天吃黑膜。路遥曾在延川县县立中学学习,小说里孙少平是原西县高中毕业。

1968年路遥在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担任副主任职务,在小说里的田福军就是县革委会副主任,路遥的这段经历为他在在小说中描写原西县革委会和石圪节公社提供了素材,在小说中路遥塑造的田福军这个人物正是他的化身。

1969年路遥回乡务农,小说里的孙少平也在农村帮父母干过一段时间农活。在这期间路遥还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小说中的体现应该就是原西县的揽工汉孙少平。之后一段时间路遥还在农村小学教过一年书,小说中的孙少平在双水村小学当过一段时间民办老师。

1970-1972年路遥在写诗,和延川县的同道诗人成立了“文艺创作组”创办了文学刊物《山花》,小说里的诗人有古风铃、黑白和贾冰,还有个作协的文学刊物《山丹丹》,这段经历为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诗人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1973年路遥被推荐到延安大学的中文系读书,这段经历为描写小说中田晓霞、金秀、孙兰香的大学生活提供了素材。

1976年路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小说里也有个省作协副主席黑白,还描写了诗人古风铃和杜丽丽的绯闻。

1982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这部小说描写了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获得了很大反响,为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84年路遥开始写作《平凡的世界》,1985年他来到铜川县煤矿寻找写作素材,这个煤矿就是小说里的大亚湾煤矿。

1988年《平凡的世界》创作完成。如果这些经历是小说的骨架,那么再添加上作者本人的精神世界,这部分作品就诞生了。

这部小说不仅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展示了那个时代城乡的社会生活,最感染、激励人心的是小说中主人公在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奋斗不懈的那种精神意志。

路遥倾尽一生心血、历时13年完成的史诗级巨著,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改变马云一生际遇的灯塔之作。若要从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力量,《平凡的世界》是当之无愧的选择,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人生。《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全景式地呈现了一代中国青年突破不凡、超越自我的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歌。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中,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只是躯壳,勇敢地遵循着心之所向,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就会缔造平凡中的伟大,成就传奇。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让人笑着流泪的绝唱。

有人说“也许路遥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最后的一个殉道者”。

路遥的一生如同自己在平凡的世界里所写: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

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亦没有哪代人的生命是虚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