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

司馬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朵顏三衛的前世今生。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蒙古殘餘勢力退居漠北,雖然丟失了中原但是戰鬥力依舊不可小覷,對於明朝邊疆構成一定的威脅,為了儘快解決邊患,明朝政府除了施以武力之外還對蒙古人使用了招撫政策。

明朝的招撫政策使得蒙古東部的兀良哈部選擇了內附,朱元璋將自己的十七子朱權封在此地統領諸部,朱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寧王”,不久後又分別設置了泰寧、朵顏、福餘三衛,朵顏衛以朵顏山而得名,在三衛中實力最強所以兀良哈三衛也就被稱為朵顏三衛。

簡單來說朵顏三衛就是歸屬明朝的蒙古部落,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曾率軍偷襲大寧挾持了掌控大寧軍的寧王朱權,並將包括“朵顏三衛”在內的寧王部眾全部收編,據此實力大增,有了和朝廷叫板的實力。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朱棣私下和朵顏三衛達成交易,許以割地的承諾,“靖難”成功後“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當然這些關於“朵顏三衛”的說法大部分來自於《明史》,不過據現代一些學者考證,在三衛建立後不久,兀良哈部就叛逃了,所以《明史》中記載的“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作戰”的說法也就不成立。

“朵顏三衛”封地位於明朝和蒙古之間,看似構成了一個緩衝地帶,實則不然,由於三衛在明、蒙之家始終搖擺不定,對於明朝的邊境構成了很惡劣的影響,“自是,宣、遼道絕,三衛後為門庭之寇矣”“自是,宣、遼道絕,三衛後為門庭之寇矣”。

根據記載三衛在成祖之世已煩駕馭,眾所周知朱棣在位時期發動了五次北伐,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名字就是自稱“大元太師”的阿魯臺,在朱棣第三次北伐時期,朱棣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出兵前戶、禮、兵、工等四部尚書合議反對北伐,最後朱棣力排眾議,四部尚書或死或下獄。

但是這次北伐朱棣只是繳獲了阿魯臺遺棄的一些物資,並未對阿魯臺部造成實際打擊,心情鬱悶的朱棣在回師途中以三衛暗助阿魯臺為由痛擊了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顏三衛。

此役之後三衛損失慘重,作為明、蒙緩衝的作用大大降低,不單明代中期時屢受侵擾與此有關,尤為慘痛的是,明代晚期東北建州崛起,與這一帶防衛的空虛,也有一定的關係。


一點點歷史


簡單梳理一下朱棣與朵顏三衛之間的關係。

洪武年間,馮勝在今天內蒙古寧城一帶築城,就是大寧。以後朱元璋在大寧設置北平行都司,管理營州五屯衛。又把大寧周邊區域加以劃分,設置泰寧衛、朵顏衛、福餘衛,也歸大寧管轄,並任命當地的蒙古首領擔任三衛的指揮。

隨後,朱元璋把十七子朱權封為寧王,藩地就在大寧。朱棣起兵之後,與朵顏三衛合謀,控制了朱權,奪得大寧行都司的軍隊,又從朵顏三衛挑選出三千精騎,跟隨自己南下與朝廷作戰。

奪得皇位之後,朱棣把北平行都司南遷到保定,寧王也改封到南昌,大寧城變成一座空城,所控制的區域分給了朵顏三衛,以獎勵他們對自己的幫助。

最初朵顏三衛還算本分,向朝廷貢馬,換取糧食布匹,朱棣待他們也不薄,但他們私下裡勾結北方蒙古部落,搶掠邊民。

永樂二十年三月,蒙古阿魯臺部來犯,朱棣御駕親征,在塞外轉悠到七月,阿魯臺逃得遠遠的。朱棣認為,阿魯臺侵犯內地,暗中得到了朵顏三衛的協助,所以在退兵時突然向朵顏三衛進攻,“斬部長數十人”“捕斬甚眾”。

第二,朱棣攻打朵顏三衛,並不是恩將仇報。

前面我們說過,對於朵顏三衛的幫助,朱棣早就給過回報,把整個大寧行都司的地盤都分給了三家,不可謂不厚。

至於朵顏三衛是否協助阿魯臺部,這個問題意義不大。早在朱元璋時代,朵顏三衛就不忠誠,叛附不定。他們搞一點搶掠的小動作,或者為了得到一點好處,暗中協助阿魯臺部,一點都不奇怪。朱棣敲打一下他們,一點也不冤枉,只是沒有必要擺出這麼大的陣仗。

只能說,朱棣這次親征是比較失敗的,大軍在塞外遊弋小半年,耗費大量糧草,寸功未建,說不過去,於是朵顏三衛做了替罪羊。

第三,朵顏三衛的問題,暴露了朱棣的戰略短視。

朱棣幾次御駕親征,看起來威武雄壯,卻暴露出他在策略上的失敗。朱元璋時代的蒙古力量要比朱棣時代強大得多,朱元璋也沒有擺出這一副陣勢。

朵顏衛在燕山以北,從大寧向西南直到喜峰口外,綿延到宣府一帶,力量最為強悍。泰寧衛在義州、廣寧以西、以北。而福餘衛從鐵嶺、開原以西直到黑龍江。它們正好在明長城東段的外圍。

朱元璋設置朵顏三衛,並用蒙古首領充當指揮,類似於後來清朝的做法。他構築的北方防線從黃河、察罕腦兒向東,經開平、大寧、廣寧、遼陽直到鴨綠江口。這樣的防線又厚又有彈性,可守可攻,更為積極,守禦的效果也更好。所以,朱元璋時代,山海關、喜峰口等關隘,只有很少的明軍守衛。

但是建文帝和朱棣改變了這種做法,朱棣放棄大寧等地,構造的防線看似緊固、嚴整,實際上卻像雞蛋殼一樣,薄而脆,而且被動、保守。兩相比較,高下立現。後來清軍突破長城防線,都是借道朵顏三衛的地界。


於左


朱棣剿滅朵顏三衛怎麼就成了恩將仇報了?按這說法,小區的保安要是勾結外面的小偷來小區偷東西,業主將其扭送到派出所,也算恩將仇報唄?

自北元滅亡後,漠北蒙古勢力分裂成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其中,兀良哈勢力最弱,分佈在今天西遼河、老哈河一帶,早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就歸附明朝。明廷在兀良哈所在地區設立三個羈縻衛所,朵顏衛是兀良哈蒙古人的主要根據地,位於屈裂兒河(今歸洮河)和朵顏山;泰寧衛在塔兒河流域(今洮兒河);福餘衛位於福餘河流域(今烏裕爾河)。後又以朵顏衛獨大,故又稱“朵顏三衛”。儘管兀良哈名義上是明帝國疆域的一部分,但由於其靠近韃靼,經常與韃靼一起騷擾明邊。

比如永樂八年(1409年),朱棣第一次北伐,攻擊韃靼人的時候,就發現韃靼俘虜中,很多都是兀良哈人,甚至這批兀良哈人還曾被明廷授予官職。而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起,兀良哈也加入劫掠明邊的陣營。李氏朝鮮的《李朝實錄》記載:“三衛韃賊(兀良哈)侵掠遼東,殺三堡人,都督巫凱等率兵逐之,又簽字防禦”。而《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實錄》也載:禮部尚書兼都察院事呂震刻奏:總兵官都督朱榮鎮守遼東,不謹斥堠,致虜乘間犯邊,殺傷軍民,劫奪邊境孳畜,榮及遼東都司官並廣寧備禦都指揮王真、周興等,俱合付法司治上。上命治其罪,令立功以贖。

顯然,朵顏三衛本為明帝國設官世守的羈縻衛所,作為監視東蒙古和北方邊境的屏障。但他們一直在明帝國和蒙古中間蛇鼠兩端,甚至親自南下劫掠。

因此,當朱棣第三次北伐,韃靼人遠逃避其兵鋒的時候,朱棣決定,“所以羽翼阿魯臺為悖逆者兀良哈之寇,今阿魯臺遠遁,而兀良哈之寇尚在,當還師翦之”。即朱棣認為,此次趁大軍出征韃靼首領阿魯臺之際,兀良哈必定放鬆警惕,突然移師圍殲兀良哈,定能給兀良哈以毀滅性打擊。於是朱棣下令分兵前進,親自挑選2萬精銳步騎,分五路向西進攻兀良哈。

永樂二十年(1422年)7月14日,大軍抵達捕虜川,明軍將領開始馳赴兀良哈。朱棣預計兀良哈的逃往方向,作出戰略部署:“官軍至,彼虜必西走,朕以兵從西要之虜,可獲也”。朱棣親率精銳騎兵長途奔襲,要趕在大軍至兀良哈根據地屈裂兒河(今吉林洮兒河)之前迂迴繞到兀良哈後方,以截斷其後路,並令武安侯鄭亨、成安侯王通等率剩餘明軍後行。

一天後,朱棣率軍趕到兀良哈巢穴屈裂兒河。兀良哈向西奔逃,結果卻陷於山澤之中,於是只得倉促率軍逆戰。朱棣與諸將配合,指揮騎兵前後夾擊兀良哈。兀良哈大潰,死傷不可計數。

最後,經過明軍幾番圍殲,數萬兀良哈只剩下數百殘寇馳馬而逃。但朱棣認為兀良哈殘餘:“必有首虜,其中須追之”。朱棣親率精銳騎兵極速追擊三十餘里,“斬首虜數十人,生擒其黨伯兒克等,並盡收其人口牛羊”。不久後,朱棣又馬不停蹄麾兵直趨屈裂兒河以西搜捕兀良哈殘餘,殺獲甚眾。

8月14日,明軍至玻璃谷。諸將向朱棣彙報了這半個月來掃蕩兀良哈的戰果:“已入寇穴,寇悉眾來敵,大敗之。斬首數千級,餘眾潰西而走;收其人口孽畜。先道大寧入喜峰口,俟駕。”根據估計,僅在屈裂兒河之戰中,兀良哈人就損失數萬,在後續的明軍掃蕩中又損失萬人。其整個種群部落人口損失大半,牛羊喪失十有八九。

最後,我們從戰略角度上說一下朱棣剿滅兀良哈的目的。朱棣的戰略目標是控制全蒙古,主要針對的是蒙古本部韃靼。在大多時候,朵顏三衛僅名義上接受明帝國統治,實際上與同樣是蒙古人的韃靼部聯繫更為緊密,這為韃靼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戰略緩衝區。最關鍵的是,兀良哈與韃靼不同,受中原影響,兀良哈根據地是具有農耕基礎的經濟組織,並非純遊牧部落組織,能為韃靼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和經濟上的供應。所以朱棣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摧毀兀良哈根據地,就是為了毀壞耕地,切斷韃靼的“生命線”。


冷兵器研究所


朵顏三衛是朵顏、泰寧、福餘,看地圖就知道重要性,他們是內附的蒙古人,但是實在離朱棣的根據地北京城太近。

你們忠心耿耿,朱棣就厚待有加,你們心懷不軌,朱棣那就寢食不安。而事實上,朵顏三衛正因為有二心,才被朱棣剿滅。

君王眼中江山為重,功高蓋主的大忠臣也是照殺不誤,何況是有叛心的武裝力量,當然不會給你好果子吃。

朵顏三衛最初不是朱棣的人,他們是朱棣兄弟寧王的人,當年朱元璋分封兒子們駐守邊塞,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寧王麾下的朵顏三衛設置於1389年,他們全部是蒙古騎兵,戰場衝殺能力最強。朱元璋死後,建文帝對朱棣有防備之心,朱棣找寧王要援助,看中的就是朵顏三衛的戰鬥力。

這些蒙古人為什麼要替明朝賣命?無非是明朝不打他們,給他們優厚的服役條件,不時還送吃送喝的。朱棣起事之後,也是大力拉攏他們,所以朵顏三衛也是盡心幫他打天下。

不知道在朱棣手下幹久了,有了自滿之心,還是受到北方同胞的誘惑,有了背叛之心,總之朵顏三衛不再那麼聽話了。

一旦朱棣察覺此事,自然是又怒又怕,怒其不忠、怕其起兵。早在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第1次北征,就發現有朵顏三衛的人加入敵方,第二年朱棣就派人譴責朵顏三衛的頭頭們。

但是,朵顏三衛明裡認錯,暗裡還是老毛病不改。這樣一來,朱棣就不能不下決心了,他的決心就是滅你沒商量。

永樂二十年(1422年),朱棣北征歸途中,突襲朵顏三衛。朵顏三衛遭受重大傷亡,軍事力量被朱棣摧毀性剿滅,但是他們並未被完全剷除。


子屠龍


朵顏三衛的確在朱棣奪位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朵顏三衛更像是朱棣找的僱傭兵,因為朱棣給的錢足夠讓他們心動,更不用說對他們戰後的承諾了,朵顏三衛加入朱棣陣營之後,朱棣如虎添翼,在戰爭結束之後,朱棣將原先大寧衛的土地直接給了朵顏三衛,寧王也被封到了江西。

那麼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當然不可能,朱棣在第三次出征的時候,在草原上一直轉悠,可是卻一直沒有收穫,大軍長此以往自然是不行,於是乎朱棣選擇了撤退,在大軍撤退的途中,朱棣又下令攻擊了朵顏三衛,朵顏三衛面對這種突襲損失慘重,當然朵顏三衛自始至終沒有屈服,一直在和明軍交鋒。

那麼朱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朱棣認為朵顏三衛和阿魯臺私下裡有聯繫,所以他順帶的教訓一下朵顏三衛,也沒有想著消滅它,實際上朵顏三衛屬於是牆頭草類型,他們沒有絕對的忠心,而且隨著蒙古那邊勢力越來越強,朵顏三衛又開始和他們聯繫起來,這對於明朝來說絕對是大患。

一開始的時候,寧王還在,能夠將這些人給鎮住,寧王不在了這些人無法無天,朵顏三衛相比其他蒙古部落,對明朝的威脅更大,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朵顏三衛可不是像其他蒙古一樣,只知道騎馬打仗,他們跟著朱棣進攻過南京等一些城市,他們知道怎麼進攻。

這對於朱棣來說是個威脅,既然對方已經不再忠誠,那不如直接消滅,朱棣是一個比較生性多疑的人,他也怕朵顏三衛真正和蒙古和好的時候,對自己造成威脅。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朵顏三衛,指的是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

明朝立國後,明太祖朱元璋不斷派兵北伐蒙元殘餘勢力。為蟄伏保身,很多蒙古部族投降了明朝,這其中就有朵顏、泰寧和福餘三部。



朵顏三衛初設於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其軍事指揮權被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了為大明鎮守大寧衛(今內蒙古寧城)的寧王朱權。

燕王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後,以高官厚祿為誘餌,將朵顏三衛策反至自己麾下。有了朵顏三衛這支驍猛騎兵,朱棣更如猛虎添翼,奪得了大明江山。



朱棣登基後,將寧王朱權的大寧行都司之地分給了朵顏三部,但要求三部必須臣服於朝廷,並按時向朝廷進貢。至於寧王朱權,則被趕到江西南昌就藩。

朵顏三衛之所以跟隨朱棣起兵,完全是為了自身利益。因此,並不是大明忠勇之師的朵顏三衛沒過多久,就萌生異志:

為了獲得更為廣闊的牧場,朵顏三部聯合了當時另外一支實力雄厚的蒙古勢力——韃靼部,不斷侵擾明朝邊境。 在公元1410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蒙古韃靼部落時,就發現在俘虜中有很多朵顏三部的人。為此,明成祖專門派人前去朵顏三部批評了他們的首領。三部首領表面認錯,實則陽奉陰違,繼續在明朝邊境搶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何況朵顏三部勢力離明朝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只有區區幾百裡地。一朝不除,必有後患!



公元1422年,遠征蒙古韃靼部未遂的明成祖朱棣率部突襲朵顏三部,屈裂兒河一戰後,朵顏三部大敗逃脫。為徹底剿滅這支反叛勢力,明成祖下令明軍對其展開了全面追擊。重重圍攻下,朵顏三部勢力大部被剿滅,餘部繼續與明朝纏鬥。



如朵顏三衛這般吃裡扒外、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分裂勢力,理應被徹底剷除。所以,明成祖恩將仇報這一說是不成立的!


布書公子


誠邀,如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先說說這朵顏三衛是何等人物。

話說公元1387年,明朝派遣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等帶領二十萬大軍繞道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包圍了納哈楚戎行駐地。納哈楚被迫屈服,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助的地步。他們只得歸附明廷。這些人後來都被明朝收復,變成了明朝的朵顏三衛

那麼朱棣為何恩將仇報,在北征蒙古部落迴歸途中將朵顏三衛剿滅呢?小編以為原因有二

其一,朱棣對朵顏三衛不放心。

朱棣對朵顏三衛又和蒙古通好兼併,並且朵顏三衛知道怎樣進攻南京,北京,隨從朱棣參與過大的戰爭,打到過首都南京,後來被放置在山西和蒙古之間的邊境當地放置著。說白了,朵顏三衛軍事力量強大,而且熟悉中原道路,對於朱棣而言,留著始終是個禍害,所以在朱棣心裡,早就想對這些蒙古人動手。

其二,朵顏三衛被朱棣抓了小辮子

據史料記載。明朝要出動部隊進攻韃靼和瓦剌,但是朱棣對同是蒙古族的兀良哈三衛心存戒心,因此不讓他們在新得到的土地上放牧,這引起了兀良哈蒙古的不滿,在明軍北征時沒有隨同出動部隊。 結果朱棣第三次出征因為糧草不繼,只能退兵。這次失敗讓朱棣很是不爽,成了朱棣下決心動手的理由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兀良哈三衛早在洪武年間就已經投降大明,但它們與大明的關係總是若即若離,雖然在靖難之役中曾立下汗馬功勞,但之後同樣於阿魯臺太師來往密切,且多次南下襲擊大明邊關。朱棣北征時就發掘阿魯臺軍中有不少朵顏三衛的士兵,這種情況下,朱棣自然是要予以懲戒一番。

朵顏三衛的建立

朵顏三衛最早源於大興安嶺以東,到女真地區,北抵黑龍江流域,南臨西拉木倫河的廣大地域的兀良哈部、翁牛特部、烏齊葉特部和札剌亦兒部等蒙古部落。

△明初形勢

明朝洪武年間,為了消滅北元殘餘勢力,先後進行了多次北伐。洪武二十年(1387奶奶),馮勝、付友德和藍玉等率領二十萬大軍繞道慶州,包圍了納哈楚軍隊駐地,並迫使其投降。這使得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各部失去了屏障,其駐地直接暴露在了大明的打擊範圍之內。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蒙古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又在捕魚兒海大敗,這不僅使他失去了對蒙古諸部的影響和統治,更使得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這些部落在沒有實力與大明對抗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臣服。

△捕魚兒海之戰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大明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同時封阿札施裡為泰寧衛指揮,塔賓帖木兒為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為福餘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爾為朵顏衛指揮同知,“各領其所部,以安畜牧”,隸屬寧王大寧都司。

最初,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為強大,但後來朵顏衛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衛之首。而朵顏衛又是以兀良哈部為主,因而後來也將該三衛稱為“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

朵顏三衛與大明若即若離

朵顏三衛雖然一度依附於大明,但是不久後便又再度反叛,歸附北元新汗。於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朝又派遣付友德、郭英率軍討伐遼王阿扎失裡於挑兒河一帶,於是朵顏三衛與明朝關係再度中斷。

△朵顏三衛

直到建文年間,因為靖難之役的爆發,朱棣在獲取了寧王朱權支持之後,朵顏三衛隨大寧軍隊一同被收編,並在之後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便派人去招撫兀良哈三衛,永樂元年(1403年)五月再度遣使,三衛之後也遣使前來進貢。之後,明朝“命脫兒火察(即脫魯忽察兒)為左軍都督僉事,哈兒(兀)歹為都指揮同知,掌朵顏衛事;安出及土不申俱為都指揮僉事,掌福餘衛事;忽剌班胡為都指揮僉事,掌泰寧衛事;餘及所舉未至者總三百五十七人,各授指揮、千、百戶等官,賜誥印冠帶及白金、鈔幣、襲衣”。

△朵顏三衛

永樂初年,雙方表面雖然相安無事,但兀良哈三衛卻多次侵擾明朝遼東廣寧等地。而在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第一次親征韃靼時,又發現有兀良哈人加入韃靼軍隊。於是在永樂九年(1411年),明成祖再度遣使,對其侵擾大名邊境和勾結韃靼之事予以譴責。

但兀良哈三衛對於朱棣的譴責似乎並未放在心上,不僅依舊與韃靼來往密切,且曾在阿魯臺受到打擊的情況下,多次對其予以援助,甚至聽從阿魯臺的調遣。而一些不願服從控制的部落,也遭到阿魯臺的鎮壓,於是一部分福餘衛人放棄駐地,逃往海西女真地區。

朱棣對其進行懲戒

朱棣第一次北征,韃靼損失慘重,瓦剌則趁機崛起,並多次掠奪大明邊境;於是朱棣又進行第二次北征,重點打擊瓦剌,瓦剌又損失慘重。之後,歷經數年發展,韃靼再度趁機崛起,於是再度改變對明朝的依附政策,不僅侮辱或居留明朝派去的使節,還時常對明朝邊境進行劫掠,而在這其中,同樣有著朵顏三衛的影子。

永樂十九年(1421年)初冬,韃靼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所(元中都),殺死明指揮官王祥,這其中同樣有朵顏三衛的參與。

△第三次北征回師途中進攻朵顏三衛

於是在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再度率軍北征,然而明軍主力剛剛到達宣府東南的雞鳴山,韃靼太師阿魯臺得知明軍來襲之後,連忙逃離興和,避而不戰。七月,明軍進抵煞胡原,在得知韃靼已經逃走後,朱棣便停止了追擊。

在回師途中,朱棣率軍深入屈裂兒河流域,對不斷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三衛發動進攻,使其受到極其慘重的傷亡。這次行動可以看做是對兀良哈三衛助紂為虐的懲戒,瓦解了其戰鬥力。

然而明成祖之後,隨著仁宣二帝的戰略收縮,而朵顏三衛又想要獲取大寧地區的豬牧權,遭受打擊的兀良哈三衛不僅沒有屈服,反而不斷南下,最終在15世紀中期,他們終於來到了明長城邊外駐牧。


香茗史館


靖難之役和朵顏三衛無任何聯繫。

在靖難之役前,朵顏三衛已經叛明。

洪武二十一年歸附明朝,建立三衛,但不久叛明投降北元。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前往討伐,由此三衛與明朝斷絕聯繫。而且永樂初年,三衛初次侵擾明朝邊境。

由此可知,靖難之役中,三衛並未出兵幫助朱棣。不過朱棣軍中存在蒙古軍確實事實,他們皆為洪武年間,明朝與北元作戰中,歸降或者被俘的蒙古人。

後來朱棣在北征中,發現有三衛的人加入韃靼軍,對其進行征討,但並未剿滅。而三衛也一直為其生存空間,與明朝進行鬥爭。

仁、宣二帝,改變對蒙古的軍事征討,而是通過外交手段,最終三衛南遷,在嘉靖年間,形成漠南蒙古各部。當然仁、宣二帝對蒙古的和平手段,最終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伏筆。


五味社


明永樂二十年(1422)七月,明成祖於北征蒙古阿魯臺、班師回軍的途中,因朵顏三衛暗通阿魯臺,故而順便擊破之。成祖只是打擊了其有生力量,意在教訓之,並沒有將其剿滅。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兀良哈為古族名,亦稱斡朗改、兀良合,初分佈於斡難河(今鄂嫩河)、不兒罕山(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至巴爾忽真隘(在貝加爾湖東)地區,與蒙古部成為毗鄰。成吉思汗興起後將其征服,成為蒙古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中葉以後,部分兀良哈人入居東部封地朵顏山(今大興安嶺南麓)一帶。十四世紀後期,蒙古統治集團內訌迭起,勢力漸微,故元遼王阿札失禮、惠(會)寧王塔賓帖木兒和朵顏元帥府等因不忍骨肉相殘,便率部歸附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為削弱“北元”(指自中原退回漠北的元朝殘存政權)勢力,“分其部落”,於1389年在其地分置朵顏、泰寧、福餘三衛為羈縻衛,令遼王阿札失禮為泰寧衛指揮使,海撒男答(塔)失為福餘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兒為朵顏衛指揮同知,各領所部。自此三衛便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活躍於明朝和蒙古的歷史舞臺。

三衛在名義上雖然擺脫了蒙古統治集團的控制,成為大明王朝的藩屬,但終明一代,其與明廷的關係,卻一直是時附時叛,叛附無常;結果,無論是明朝還是蒙古各部,都將其作為爭奪對象。明太祖設朵顏三衛,意在藉助其力量為之保塞安邊;但又對三衛不放心,便命令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坐鎮大寧府(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大明鎮),統領大寧都司所屬諸衛。

1399年七月,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朱棣對駐守遼東的各部明軍毫不在乎,唯忌憚眼熱正北面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遂圖謀取之。十月,朱棣奇襲大寧,在三衛的幫助下誘拘寧王朱權,將三衛收入麾下。朱棣從三衛數萬士兵中精選三千騎兵跟隨自己征戰,衝鋒陷陣,頗為得力。1402年六月中旬,朱棣攻入都城南京,登基稱帝,是為明成祖。成祖不忘三衛“從戰有功”之勳勞,徙寧王朱權於南昌,將都司內移至保定府,把大寧之地賜給三衛。與此同時,成祖又廣施優惠政策,向三衛提供耕牛、農具、種子、布帛等物,並開設馬市進行貿易。成祖如此大方,目的是籠絡三衛的首領與部眾,使之成為明朝東北方防禦北元南犯的屏障。

然三衛從自身利益出發,對明朝與蒙古(包括衛拉特)屬於左右搖擺的牆頭草,哪邊勢力強盛便倒向哪方,依違於兩強之間。隨著韃靼、瓦剌蒙古勢力的振興,三衛與之的聯繫又日漸密切起來,既暗通聲氣,還不時與之合兵,侵擾明邊。1422年三月,蒙古封建領主阿魯臺侵犯並襲破興和守禦千戶所(今河北張北縣)。明成祖督師反擊,進至沙琿原,阿魯臺丟棄輜重馬畜於庫楞海北走,成祖遂班師。出征時,成祖曾說道:“阿魯臺之敢為無狀者,兀良哈為之羽翼也。今阿魯臺業經遠竄,而兀良哈尚敢入寇,當於師還時剪滅之。”回軍途中,成祖精選步騎二萬,兵分五道出屈裂兒河(今洮兒河南支流歸勒裡河),攻襲兀良哈三衛。成祖親率前鋒自西路疾進,分精騎為左右兩翼衝擊敵陣,大破之。

屈裂兒河之戰後,三衛與大明的關係曾一度有所緩解;但當勢力稍有恢復後便又不斷南下進犯大寧、會州、寬河等地。1428年九月,明宣宗巡查邊地至喜峰口外,正趕上兀良哈犯邊,遂大破之,三衛積怨進一步加深。十五世紀後期,東部蒙古復興,三衛雖一向與之關係密切,但也不時遭到欺凌攻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549年,蒙古達賚遜庫登汗率領察哈爾萬戶東遷至西喇木倫河(遼河上游)一帶,直接殘破了兀良哈三衛。不久,罕哈部(內喀爾喀)和右翼喀喇沁部等封建主也漸次進入三衛區域,於是三衛部眾便逐漸分散於上述各部落中,再也“莫能自振”了。

明成祖朱棣班師途中順便大破朵顏三衛,還真不是恩將仇報,而是對反覆無常的藩屬進行必要教訓與警示,以削弱其勢力而保邊境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