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捻军起义为何以失败告终呢?

密探零零发


清末的捻军起义,是一场局部的农民起义。

最早是在北方有零星的农民组织起来,主要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力量比较分散,主要都是被压迫,生活不下去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

初期力量很分散,也没有形成规模,咸丰到同治年间,开始力量融合,在北方形成了十几支比较规模的力量,由捻党转化成反清起义军。

张乐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

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

苏天福领黑旗,黑旗总目

龚得树领白旗,白旗总目

韩奇峰(老万)领蓝旗,蓝旗总目

侯士伟领红旗,红旗总目

起义口号: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

斗争初期,武器落后,战斗力量弱,未形成规模时清军也不重视,所以在战斗中未被消灭,但是随着围剿的清军力量加强,捻军起义受阻。

1857年张乐行率军南下与太平军汇合,受太平天国领导。在淮河两岸作战,一度攻入湖北。

随着天京陷落,太平军和捻军力量受到打击,捻军与太平军重组,形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任务。后期战斗中,日趋衰落,最终于1868年被消灭。

捻军的失败,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虽然改编后形成建制,但是武器落后,军队力量弱。虽然后期依附于太平天国,但随着太平天国的衰落,捻军力量也被打击殆尽。

二是军事策略的失误。斗争过程中主要以防御为主,虽然也有主动出击,但主要是游击作战,战斗成果不显著。在防御中,力量逐步被蚕食,尤其在天京陷落以后,清军得以腾出手来重点打击,最终覆败。

捻军发展的初期,也有清政府重点针对的是太平天国起义,所以得以发展起来。


大神曹84


要说清末捻军起义失败,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捻军。

在19世纪中叶(与太平天国运动同期),在淮北地区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

“捻子”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团体,形成时间为19世纪初,多活动在淮北一带,主要成员是农民,且对清政府统治抱有极大不满。1851年(另有1852年)淮北地区遭遇大旱,农民生计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为了和清政府抗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捻子,同时在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爆发了反清起义。1851年——1868年,在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而捻军起义失败,个人总结为自身原因和外在原因两部分。

自身原因:

1、军事素养低

捻军成员基本都是普通农民,因迫于生计而发动起义,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战斗经验若,战斗力比较弱;武器简陋,和正规清军部队拼杀起来面临武器劣势;纪律松散,指挥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与清军作战时,大部分皆为消极防御作战,只有少部分力量能正面抗击清军。

2、领导阶层管理差

在与清军作战中,捻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战方式和战术,给予清军极大打击,但捻军领导阶层只在乎眼前胜利,对未来捻军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且清晰的规划,导致捻军上层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集团。

3、战略意识差

在长达18年的斗争中,捻军一直缺乏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一直处于流动作战状态(说不好听就是流寇),奉行走到哪里打到哪里,并没有巩固既有的胜利成果,行动比较盲目。反观同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一路北上到南京后,依托南京建都,与清军形成对峙。

外部原因:

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覆灭,捻军孤掌难鸣;

2.相对于捻军,清军还是非常强大的(人力、财力、军事各方面);

同样捻军起义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为此后1911年的武昌起义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龙虾zd


第一,捻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且缺乏统一领导,领导人没有将各路捻军集合起来,队伍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第二,古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捻军没有群众基础。

第三清朝抵御流寇的战略方针行之有效:兵以逸待劳,限以河道,守以长墙,逐渐缩小包围圈。

第四上下齐心。在围剿过程中,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多次受到弹劾,清廷的做法时“记过效功”,并不进行实质性的处罚,而且多有嘉奖。这样一来清朝上下一心,以逸待劳,捻军自然就无隙可趁了。

第五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清政府才得以对内集中精力围剿捻军,甚至还可以借助帝国主义的贷款和军事技术。

综上所术,捻军没有明确政治纲领和群众基础,在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双重打击下,捻军的失败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小熙为人人


如果单纯地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来回答,是片面的。

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作为同时期的农民起义,显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更具代表性。太平天国拥有根据地,建立较为完善的政治、土地、律法、军事、科举等制度,具备了一个国家应有的标志。捻军作为活跃在淮河流域的农民武装实力,它没有坚实的根据地和严密的组织机构,更像是一股流窜势力。

捻军分为前期捻军和后期捻军。前期捻军(1851年—1863年)首领为张乐行,主要配合太平天国的行动,属于军事合作性质,但“听封而不听调”,对捻军保持独立的领导性。这一时期清朝集中优势兵力:曾国潘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军、左宗棠的楚军等,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捻军这一时期属于边缘OB,各种压力没有那么大。僧格林沁军在进攻皖北的时候,张乐行被俘杀害,捻军前期结束。

后期捻军(1863年—1868年)领导主要有赖文光、张宗禹等,这一时期太平天国主体基本瓦解,赖文光,张宗禹整合残余太平军,组成新捻军。这一时期捻军最大的战绩是歼灭亲王僧格林沁并斩首。清廷震怒,集中地方武装势力进行反击,这一时期主力淮军和湘军。而捻军内部分裂为东捻军和西捻军。赖文光统领东捻军;张宗禹、张琢进入陜西联络回民起义,为西捻军。李鸿章和左宗棠实行“就地围圈”的战术,压缩捻军生存空间,各个击破,最终镇压了捻军起义。

综上所述,捻军起义失败的原因有:1、双方实力差距(包括名义,兵种,武器,供给等。捻军能存活这么长时间得益于太平天国吸引的清军火力),2、没有成熟的起义计划(阶级局限导致,打完一枪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3、内部组织无序,统治散漫,4、清朝进行正确的围剿战术(曾国藩上奏朝廷说:打太平军我在行,打捻军老夫不行,得李鸿章上)。其实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实力差距,在实力差距面前,阶级、战略、战术都显得鸡肋。


大乱斗


愚见:

现在阶级层面看待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捻军的主体成分是下层贫民阶层,但对待同样处于底层却有着政治眼光和财力物力的富农,没有进行拉拢,反而实施了一视同仁的打击。极大的局限了发现根基。

二是在前期太平天国上风时期,没有有效配合,反而采取听封不听调的态度,错失发展良机;后期太平天国覆灭,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没有韬光养晦,反而,活跃起来,吸引力清庭的注意力。

三是受制于阶级层次,没有明确的发展纲领,采取普通黄巢、李自成式的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根基,没有稳定的补给,甚至没有兵员补充。

四是没有政治上的追求,只贪图快意恩仇,既没有国内改革派的支持,也没有国外政权扶植,与其说是起义,不如说是暴动,一味的破坏,没有给仅有的支持者希望。

比较乱,请斧正。


爱历史的小鹏友


清朝末年的捻军,最开始的时候是出现在,河南宝丰的一支土匪力量。他们忙时种地,闲时抢劫。

最后因为天灾和全国大乱,捻军迅速扩大。成为了一支反抗清朝的军事力量。太平天国和孙中山都试图招安捻军。因为捻军的土匪习气,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的,所以他们都拒绝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革命。最后在流窜大半个中国之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邵俊豪


因为出了曾国藩李鴻章之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