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談之江實驗室未來:可考慮面向中小企業開放

2019-01-06 16:4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文

自2017年9月6日揭牌成立以來,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建立的之江實驗室一直備受各界關注。1月5日,在中國日報網與網易新聞聯合主辦的“2019影響力峰會——預見未來”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學術諮詢委員會副主任鄔賀銓就之江實驗室發展等問題接受了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專訪。

“我們國家現在非常重視創新驅動,創新驅動有很多種模式,建設國家實驗室就是其中一種。建設國家實驗室的目標跟過去所說的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是不同的,希望能夠有固定的投入與長遠的目標,並且給科技人員更大的自主性。”鄔賀銓表示,現在國家實驗室還在籌建中,很多地方都想先入手,通過地方財力支持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目標的實驗室,之江實驗室就是這一種類型。

隨著之江實驗室園區在2018年歲末正式奠基,“未來城市樣本”開始繪就。正如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所說,“之江實驗室已經彰顯了其新型研發機構獨特的體制機制優勢和匯聚人才、集聚資源的強大平臺效應”。

除了之江實驗室學術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鄔賀銓還是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和深圳鵬城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成員,在他看來,之江實驗室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由阿里巴巴集團和浙江大學作為兩個主要支撐單位,希望通過高校跟產業界的合作,更加緊密地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

“之江實驗室對浙江來講還有另一種意義,浙江是工業大省,製造業相當發達,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在互聯網方面,包括新零售、面向消費者的網絡等方面,應該說走在了全國前列。”鄔賀銓說,如何把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起來,這也是浙江現在想做的事,之江實驗室還肩負著通過技術創新帶動整個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任。

“未來,之江實驗室對國家、對浙江都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針對之江實驗室的下一步發展,鄔賀銓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目前從定位上還要進一步明確。“有些項目可能以科技探索為主,有些項目可能會更多地面向浙江省經濟發展的一些重大科技問題,希望能夠實實在在為浙江省的產業發展起到真正解決問題的作用。”

“浙江產業有個特點,大部分產業以縣域經濟為主,應該說更多的是中小企業。那怎麼讓中小企業也能使用之江實驗室的資源?我認為之江實驗室將來還可以考慮面向中小企業,開放它的雲計算資源、大數據資源、人工智能的資源,更好地輔導中小企業的應用。”鄔賀銓說。

據悉,“2019影響力峰會——預見未來”由中國日報網和網易新聞共同舉辦,邀請頂級經濟學家、科學家、文化大師、管理學家、投資人共聚一堂,進行跨界對話,傳達權威聲音,挖掘各行業精英價值,預見未來動向和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