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入佛門六根不淨,闖商界狼性不足,做學術智商不夠,去東莞活又不行。”

在這個邊吃飯邊聊天綜藝的第一集,來自清華的楊奇函用這樣一個頗為幽默的段子,總結了名校生普遍焦慮的狀態。

愛奇藝節目主頁介紹是這樣寫的:

《你次飯沒》是國內首檔名校“廢柴”KOL吃飯聊天脫口秀節目,聚焦於年輕人的“焦慮”話題,每期邀請1-2位具有特定焦慮的年輕人一起吃飯,在插科打諢中讓煩惱煙消雲散。“知道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作為名校生本人,玩各種“名校梗”非常在行,在自己身上貼標籤也毫不吝嗇。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知道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第一集《廢柴學霸在線比慘,楊奇函模仿高曉松批評趙英男》,可以說從標題就直擊各種名校生標籤。飯桌上的清北學生,在相互間“懂梗”的眼神對視中,傾吐自己的煩惱與擔心:

比如一個名校生也可以選擇做一些看起來不符合“身份”的工作,而不是矮大緊所說,必須成為“國之重器”。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清華“廢柴們”現場模仿名場面,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有趣的是,第一期裡除去這一個話題頗有“名校生特色”的包袱,其他話題讓他們和普通大學生沒什麼兩樣。

比如愛情是要相親,還是等待“對的人”;

比如自己出於知識焦慮買了網課或者書,轉眼又去刷手機;

這些每個年輕人都會遇到的困惑,對於清華學生來說似乎就充滿了話題性——“原來你過得並不那麼好。”

而他們談論著“名校生是否可以去做表演之類”的煩惱,卻讓人感嘆:普通學校的人,誰會在意學校對自己職業方向的限定呢?

對未來即將發生的階層定位充滿期待,是這些年輕人思考方式和話語中的潛意識。這種在名校培養出的底氣,對許多人來說仍是奢侈。

預備中產,欲拒還迎。

“有選擇”本就是一種資本

張逸在北師讀書,今年研二,馬上畢業,為一張心儀的offer在京城各大商圈疲於奔命。

群面遇到面試官翻著簡歷說:清華的,智商高。北大,嗯,情商高。人大,政治覺悟高。

你們學校,額,你們學校人樸實!

張逸心裡哭笑不得。骨感的現實,就是這樣會時不時提醒每一個初入社會的求職者,學歷作為敲門磚的重要性。

張逸感嘆,過了“985”的硬門檻,還得面對裡面更隱形的鄙視鏈。

而步入職場之後,在“生存”二字之下,選擇的餘地只會越來越小。

清明節前夕,上海一家事務所做審計的同學終於在失聯三個月後跟我聯繫,剛剛忙完又一個項目的她,得以喘口氣。

她很疲憊:加班是常態,但沒有加班費,年假用來考CPA。

“一個項目推過來,只能選擇幹或者辭職。”頓了頓她又說,大概也是有選擇的,只不過存在於更上層的經理那裡,比如選擇做哪個項目,利潤或更大或者更省心。

最累的時候,唯一的盼頭是熬夠時間跳槽。

再喜歡的工作,也總會疲倦的。

“不急”不是自我安慰

有趣的是,她抱怨著痛苦,卻還為著跳槽考證熬時間,仍然沒有窒息掉對未來的慾望。慾望是個好東西,焦慮是對現狀不滿的表現,也是改變的起點。

追求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每一個跟自己較勁的年輕人,都應該擁有的驕傲。這並不限於名校生。

好友梁斌在人大,他的表弟從河南的一個三本學校考北京工商大學的碩士,進了複試。從白堆子地鐵站下車,目送著裹著厚厚外套的男孩子走上天橋,去學校面試。

梁斌表弟的學校有多普通呢?在那個學校過了六級,大概就可以視為英語水平高於許多人。

表弟還是拼了命拿獎學金,過了六級,蓬頭垢面地複習了大半年。完全不同於《你次飯沒》裡,名校生們常談到的不急不急,慢慢積累。

來自三本學校的表弟,迫切地想贏。

幾天之後,結果就出來了: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長期積累與短期爭取,並不矛盾。我總擔心,“厚積薄發”很容易變成懶惰的藉口,或者說,容易給人營造歲月靜好的錯覺。

安於沒有成績的現狀,在一種慣性上滑行。

很多正在努力的年輕人相信,隨著整個時代的過濾機制在快速更新,那些可以早日站到聚光燈下的人,多數也會成為日後的佼佼者。

而算是“名校生”的梁斌自己,也是一個拼了命,自我控制到極限,試圖去影響命運的人。他本科讀的是社會學,在保研的邊緣被刷掉,索性跨考新聞,一擊成功。

但他又更喜歡商業,分別去了BAT中的兩家實習,寫過財經的稿子,做過簡單的數據分析、程序設計。秋招裡,他也如願拿到了百度和騰訊的offer。

他還考慮工作幾年再出國讀個博士。

“怎麼說呢,我不想讓現在這個學校,成為我的最高峰。”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名校生的焦慮,源於驕傲

相對而言,即使刨去飯桌綜藝上的清華學生,像梁斌這樣的群體,其實也是不甘人後,有一種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期待以及現時狀態的驕傲。

這種驕傲的背後,是大學生數量激增,但精英高校仍保持優勢地位的心理折射。

自古一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是刻畫了這種驕傲。

民國時期,清華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但這背後,是清華作為留美預備高校,已借雄厚資金而成為諸多人才晉身之階,表明自己“目標在更高處”的一則宣言罷了。

沒有大樓,又何來大師?更何況此時,履歷有“清華”二字,早就成為衡量才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這種名校與普通高校的區分,一直持續到今天,也說明了它存在的必然性:既符合人才需求方節省篩選成本的需要,也是每個人通過努力可以獲得的資本和驕傲。

但身處其中的人,也有可能深陷一種被籠罩的光暈裡,對現實的感知變得遲鈍。甚至把名校光環與自我認知糾纏在一起,變成最後絆倒自己的鎖鏈。

在食物鏈頂端待久了,人的視野和選擇也會窄化於所謂頂端。更廣闊的世間與生命意義,反而變成遙遠而被掏空的概念。

看《你次飯沒》的觀眾到底是誰,還沒有人做過調研。但這個綜藝存在的意義大概是,通過兩相對比,可以看見更多個體的生活與思維方式,看見“別人家的孩子”的高光與平凡時刻。

接受了這個設定,你會發現這個綜藝其實相當有趣。

我清華畢業,也過得不好,你放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