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姜维这个人?

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士,也就是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曹魏时期,天水郡是连接凉州和雍州的关键点,冀县则是天水郡郡治所在地,位于该郡核心位置。

图:魏晋时期天水冀县地图

自东汉末年以来,雍凉地区就因为羌胡杂居长期陷入混乱之中,百姓尚武,民风彪悍,所以一般雍凉人根本不读书,但姜维却是这些异类中的异类。姜伯约如果活在当下,一定会跟拿着有色眼镜看他的人高唱一首歌: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不一样!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

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在出身,姜姓虽然在百家姓里面是个小姓,但是在天水当地是个大姓。换句话说,是士族,也是世族。

其次,姜维和这些拿着刀杀人的西凉军阀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早年的受到的教育。姜维是一个读书人,史书上说他“好郑氏学”(《三国志·姜维传》)也就是东汉大儒郑玄的学说。郑玄是姜维那个时代的学术权威和理论大师。和当代被普遍滥竽充数的“大师”们不同,郑玄一生著作等身、遍注经典、整理前文、创新“郑学”,可谓一代宗师。他不仅学问好,而且为人身正,是当时的超级偶像,受万人敬仰。当时对郑玄的崇拜到了什么程度?就是黄巾军起义路遇郑玄,本来准备抢劫的,一听名字,原来是偶像,下马就拜;听闻郑玄的老家是高密,百万青州黄巾军竟然因为仰慕他,不去进攻此地!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他的影响下,研究“郑学”的士子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格物穷理,就是喜欢探究事情的本源,服理不服力;一个是坚守志向,多趋向为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两点在姜维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当然,姜维也不是死读书的人。根据晋朝历史学家傅玄报道的一条关于姜维的八卦就说“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傅子》)看来不是凡人,就是奔着建功立业去的。若魏国看不起凉州士大夫,他也不惜转换门庭,另寻知遇之主。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sunnyshine”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千古名将英雄梦


在正史中的姜维,确是一个被低估的人,论才能,邓艾认为自己不如姜维,姜维心比天高,一直在追逐自己的目的。



姜维是个有才华的人,但蜀汉落在了他手里,如同一个被夹在了缝隙的人,所以造成了三国后期对姜维的争议非常大。



我们可以把眼光站在姜维的角度来看,姜维走的是诸葛亮的步伐,姜维的军事实力不弱,但太急功近利,过于自负,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



这在政治上就是个极其强大的弱点,这个弱点能够要了他的命,结果在邓艾偷渡期间,姜维被困逼得身亡。

我是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我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历史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吧。


独坐静饮阅尽世态炎凉


我们综合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和史料三国志来分析一下姜维这个人。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对姜维明显是夸大了,而三国志明显对姜维这个人物贬低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两本书中对姜维的叙述。

本人结合自己的阅读来谈谈姜维这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评论互动。

说到姜维的才华,邓艾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一代雄杰。

钟会也说姜维的才华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肩,诸葛诞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个人物,翻江倒海的事情他都干过,可见钟会对姜维的才华是非常看好的。

说到姜维的为人,他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此人的雄心非常高,他几乎没有什么钱,这到不是因为姜维有多么的两袖清风,他只是不物质而已,他的心一直放在自己的理想上,说姜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本人是比较认同的。

人们对姜维最大的争议就是他“穷兵黩武”,其实,持这种看法是不太中肯的,姜维可以说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将领。

诸葛亮的北伐政策,除了兴复汉室的战略意图外,其实还有平衡蜀汉政治势力的动机。

姜维只是陇西一个投降的将领,他和蜀汉内部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专门针对姜维的,除了黄皓之外,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所以他在蜀汉过的还是比较憋屈的。

为什么说姜维“穷兵黩武”是不太中肯的呢?原因还在于,他打仗并没有完全将蜀汉拖垮。

即便是魏军大举进攻蜀汉的时候,姜维还是杀出重围,杀出银平桥,晃过了诸葛绪,最后回到了剑阁。

可以说魏国西征的计划在姜维手里毁掉了大半,可以说他为蜀汉尽心尽力了。

即便是阿斗乐不思蜀投降后,姜维还是有复兴大汉的壮志,他还联合钟会将邓艾搞掉了。

所以,在本人的眼中,姜维是一个完美主义着,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雄杰,是一个执着的将领。


用户6311054988


姜维如何这个人如何,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就知道姜维如何:

第一,一个魏国降将,投奔蜀国,为蜀国付出一生心血,求的什么,蜀国那么弱,后期姜维完全可以回到魏国而灭了蜀国,可他没这么做,这样的忠的降将历史又有多少?

第二,诸葛亮死后三十年,蜀国的政治治理,军队训练靠谁?姜维执政后,蜀国基本靠姜维一手撑着,和诸葛亮有点类似,可是姜维毕竟跟诸葛亮没多久,学的知识有限,蜀国后期没有诸葛亮治理的那么好,但是蜀国后期政权基本稳定,没有姜维治理能力,以刘禅的能力,蜀国能活多久?

第三,姜维九伐中原,有人会说这是穷兵默读,消耗国力,这点也在里,诸葛亮六次北伐,姜维九次北伐都是失败,这也充分说明了蜀国的国力无法与魏国抗衡,但是蜀国在消耗国力时,魏国就不消耗国力?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死后三十年,魏蜀各自发展,声望休息,蜀国还有存活的希望吗?中国和日本各自发展三十年的结果是什么?

第四,蜀国后期,姜维的对手都是邓艾,钟会当世名将,一个人斗两个人,在兵力上还远不如对手,而蜀国后期,只有姜维这个人人才了,最后刘禅直接投降了,姜维还拼死挽救蜀国,临时前还拉上也邓艾,钟会,也算是死而无憾了,这样的忠诚,历史上有多少?

第五,姜维在世时,一生为了蜀国,没有妻妾,没有多余的财富,和诸葛亮一样廉洁,也不愧是诸葛亮的徒弟,姜维一生图的是什么,在蜀国时不时受佞臣祸害,加上刘禅无能,姜维却依然效忠蜀国,直到死,也算对得起诸葛亮。

诸葛亮和姜维虽然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的故事都被世人传颂。


汐水柔情


姜维,在陈寿《三国志》中,姜维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集团重要的一个人物,在宦官专权,政治纲常混乱不堪的蜀汉后期,军师诸葛亮去世,军心涣散之时,姜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姜维是蜀汉后期著名的军事家,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姜维年少时就充分的表现出了这种潜力,在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中记载:“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年轻的姜维加官奉义将军,被封为当阳亭侯,可见姜维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当然,这也是诸葛亮赏识姜维的主要原因。


而且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如此赞誉姜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诸葛亮将姜维与其他蜀汉大臣比较,诸葛亮认为姜维要胜过李邵、马良二人。因此不仅让姜维率兵训练,还要向皇上引荐他,可见,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对于作为善于发现人才的优秀的“伯乐”的诸葛亮来说,姜维无疑是一匹满腔抱负的“千里马”。《三国志》中就记载说姜维“好郑氏学”,呈现出一个具有宏图远志的热血男儿形象。这些为他日后成为蜀汉集团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军事将领,姜维的军事才能表现为骁勇善战。


李三万的三万里


姜维,字伯约。他先前是曹魏政权的将领,在攻打天水的时候,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而且在和赵云干架,也丝毫不落下风。


所以,姜维姜伯约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诸葛亮惜才,用计收降了姜维,从此姜维便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朝夕相处,诸葛亮也倾其所有教导姜维,不管是在兵法战术还是在治国权谋,诸葛亮把姜维当做他的接班人一样在培养,可以说费尽心血。


在诸葛亮七出岐山的过程中,姜维也一直在陪同。


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荆州派和益州派两派本来就相处的不融洽,相互掣肘。在刘备活着的时候,用的人大致都是益州派的,诸葛亮时期,用的人又大多是荆州派的。


但是,姜维是个降将,就算他继承了诸葛亮的才华衣钵,但是他并没有继承诸葛亮的势力,其实我们在三国后期可以看到,邓艾、钟会、姜维,都是特别出众的人物。姜维也曾多次兵出岐山,而且战绩比诸葛亮还要好,只是他势单力薄,就连诸葛亮的儿子和他的政见也不是很和。加上后期黄浩等人,他算是在夹缝中生存,真正的左右上下逢源。

荆州派,益州派,都不支持他。他为了老师的夙愿,恢复大汉,还于旧都,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关于北伐,我觉得是对的。本来曹魏的势力就要比蜀汉强,后期曹魏又经过休养生息,要是元气缓过来,更没有蜀汉什么事。


蜀汉要是不折腾,那就只能苟安等死。

奋斗了不一定会赢,但是你不去奋斗,就一定会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最终,他用计拖死了邓艾钟会,也算是死的不屈。

在三国演义里,他自杀的情形,真的让人惋惜。


苏门侍读


姜维三国后期蜀国重要将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得意弟子,(202年—264年)。而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是劳师无功,不具有战略目光的军事家。而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未必如此。



姜维在《三国志》中记载,从238年第一次北伐,到261年最后一次北伐,多达十次。在这将近十次北伐中,大胜2次,大败一次;小胜3次,小败一次;相持4次。总的来说胜多败少。

有人说诸葛亮和姜维北伐是没有意义的,明知不能成功还耗费蜀国人力。却不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后蜀国亡时,姜维没有北伐在守着剑阁,结果被邓艾偷渡阴平,后主投降。在蜀国后期,人才凋零,所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防守吧整个成都竟无人能守着邓艾几千人马,这是姜维时期的悲哀。



再看看姜维为什么数次北伐。姜维原是魏国官员,因受诸葛亮赏识,逐步成为蜀政权军事统帅。姜维的地位却不如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出身魏国总被防范排斥。居于费祎、蒋琬之下。

如姜维守在蜀国有可能被后主信任的太监黄皓害死,而北伐中有战事发生,总要先顾着战争,内斗的层次就要小些,这也是姜维的保命之道。


姜维是忠于蜀国的,从他的言语中能感受到:

今虽穷极,然先帝之志,丞相之托,维岂敢忘!

君疑臣,则臣必死。

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

陆游的《剑门感蜀亡事》

自惜英雄有屈伸 危机应变亦逡巡

阴平穹宼非难御 如此江山空负人

姜维在蜀国中是个悲情的人物,因出身被蜀国大臣排齐,又遭太监黄皓害他,后主刘禅也不怎么样。想回救成都却又听闻后主投降,还要求他放下武器投降。一生清廉,死后却被灭族。


姜维是三国后期非常出色的人物,《三国志》中虽然对姜维评价不高,但能专门为姜维立传,无形中也是种认可。三国牛人那么多,单独立传有几人?

姜维悲情的英雄人物!


黄闰帝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有关姜维这个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参看一下《三国志》以及裴注里面的评价。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姜维这个人,清廉守正,不纳妾不声色,不贪公家一分钱便宜。在蜀汉行将就木的时候,他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上演一出假投降,尽管最后身死国灭,但是其好学勤俭,实在是一时之豪杰。

再看孙盛的评价:“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

孙盛对于姜维的评价,和郤正正好相反。他认为姜维这个人,不忠不孝,无义无节,无智无勇,是魏国的叛臣,也是导致蜀汉亡国的坏宰相。

而《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其观点和孙盛基本一致。

但是裴松之认为,无论是陈寿还是孙盛,对于姜维的评价有些偏颇:“臣松之以为郤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

我认为,裴松之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姜维在他的那个时代,并不算什么不忠不义之士。陈寿之所以如此评价姜维,大抵是因为他是晋臣,而且对蜀汉没有什么好感的原因。姜维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孤胆英雄!



青言论史


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南),作出要从褒斜道出兵,进攻郿的姿态,以牵制魏军主力。魏明帝曹睿派大都督曹真统帅关右诸军,在郿重兵设防。诸葛亮趁机亲率主力,猛攻祁山。蜀军势大,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随即叛魏附蜀。当时姜维在天水郡任中郎将,正跟太守马遵一起,陪同雍州刺史郭淮视察各地。听说三郡叛魏,郭淮迅速东归上邽部署防御。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也连夜赶到上邽。跟姜维在一起的,还有功曹梁绪、主薄尹赏、主记梁虔等人。他们发现两个领导全部溜号,赶紧追随,可惜晚了一步:赶到上邽时城门紧闭,郭淮、马遵怎么说也不肯放他们进城;姜维等人无奈返回冀县,结果吃的还是闭门羹。他们走投无路,这才投奔诸葛亮。 诸葛亮得到姜维,如获至宝。他给参军蒋琬写信,语气颇为兴奋:“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信中还说:“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那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加封他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在诸葛亮的大力栽培下,没过多久,他就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大将军的位置。 全军从五丈原退回成都后,杨仪野心膨胀,诽谤朝政,被下狱问罪,最终自杀。诸葛亮将政事托付给蒋琬、费祎、董允,军事则由姜维负责。蒋、费、董三人虽然和诸葛亮一起,被蜀人目为“四英”,但毕竟不能直接跟诸葛亮比肩,所以他们虽然实际行使丞相职权,官职却都是尚书令、大将军、大司马。起初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后来随着蒋琬、董允的去世,姜维资历逐渐攀升,与费祎同录尚书事。费祎死后,他基本成为蜀国的第一大臣。 诸葛亮主持蜀国国政十多年里,有七年处于战争状态:一次南征,六次北伐,其中有一次他未直接参战,只派魏延等进兵羌中。而姜维呢,先后九次北伐。九次北伐胜多负少,姜维的才能可知。但问题在于,姜维即便胜利,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得势不得分。如果上升到战略高度,可能都要算作失败。因为北伐的根本目的都没有达到。 成都武侯祠内有座蜀文化博物馆。我在里面看到过三国形势图。这个图不新鲜,《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表述更加详尽细致;但是有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数量对比。具体如下: 蜀汉940000人 曹魏4432881人 东吴2300000人 这组数据当然有其来源。关于蜀国的户口,史籍中有前期和后期两个数字。《晋书·地理志》记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西晋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国人口“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杜佑在《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记载与此略同,仅人口数为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由此推断,当年魏国应有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户、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人。 吴国的户口,难以考查。《晋书·地理志》说,孙权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吴国“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则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这两组数据大致相同,看来吴国自从赤乌五年之后,再没有统计过户口,或者数据遗失,因此王浚灭吴后,只能按照三十八年前的旧口径上报。 无论如何,这组数据大体能反映出当时三国的人口分布。蜀汉的人口数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东吴的一半。当时还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几乎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蜀国实力之弱,可见一斑。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有好的统帅,羊羔也能训练成狮子,但问题在于蜀国没有这样的统帅:绝对才能不低,相对才能不高。 诸葛亮比司马懿强不了多少,姜维比起邓艾、钟会,也不占绝对优势。对此当时主政的费祎,认识更加清醒。“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他这样告诫姜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吴蜀实力弱,老虎吃天的唯一办法是两家联合。这一点诸葛亮认识清醒,将之定为基本国策,甚至早早地与吴国定下了瓜分魏国的计划。如果单纯搞结果论,这一点未免滑稽,但发生在诸葛亮身上,又让我们不忍耻笑。他到底是诸葛亮,贤相之名庶几可当。尽管后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但无法真正协调立场,作为部署军事斗争的基础。两国协同攻魏,行动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几十年过去,姜维应当能看得清楚;对于彼此的实力对比,他怎么就没有个清晰的认识呢?魏国灭蜀之前,判断倒是非常准确:“自定寿春以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功差难,不如先定巴蜀……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蜀军总兵力十万两千,司马昭的判断是九万,可谓精确。如果考虑到那个命令有战前动员的意思,不宜夸大敌军实力,则更加精确。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被歇后语讥为非大将之才的廖化,认识都比姜维清醒:“‘兵不戢,必自 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他苦劝姜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不要“强欲行难为之事”。 兵犹火也,不戢自 焚。战争是柄双刃剑,搞不好伤不到别人,却砍了自己。廖化指出了当时蜀军的命门所在:智不出敌,力少于寇。智谋不比敌人强,兵力明显比人家弱。这样的状况,有个比较好听的说法,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可问题在于,谁有那样的权力,把战争强加于蜀国百姓头上?上面关于蜀国前后期的人口数据,来源不同,直接对比未必合适,但有一点还是要引起注意:《晋书·地理志》说,公元221年蜀有二十万户、九十万人,《蜀记》则记载,到公元263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二十八万和九十四万。假定这两组数据可靠,那么在四十二年里,蜀国户数增加了四成,但人口的增长仅有百分之四强,两者之间相差悬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无法不联想起蜀军的连年征战。 这些意见姜维当然都没有听。




姜维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还是个饱学之士,正人君子,一心为公。名臣郤正这样评价他:“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如果是个小人佞臣坏蛋,我们大可扔下书卷,骂两句解恨,但对于姜维,又实在不忍加之恶言。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南宋奸相贾似道:“阃才有余、相才不足”。当时南宋称安抚使、制置使为阃帅,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只不过兼管部分民政。读到这个评论,我经常会想起姜维。尽管他从来不曾居于相位,但自公元253年费祎醉酒、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之后,姜维在群臣中对蜀国的影响最大,几乎将整个蜀国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是丞相也差不多。 将忠良姜维与奸臣贾似道并举,感情上过不去,但结果确实很像。我们当然不能将蜀国的快速灭亡归咎于姜维。当时黄皓乱政,后主昏庸,都是亡国之因。可尽管如此,还是得指出姜维在防卫部署上的重大失误。这个部署就是所谓的“敛兵聚谷”。 前面说过汉中的重要。除了诸葛亮,蒋琬和费祎都曾长期在此驻扎。从魏延镇守汉中开始,险要之处都设立营寨,充实兵力,敌军进攻则凭险据守,使其难入一步。诸葛亮死后,魏国大司马曹爽为了树立威信,贸然伐蜀,王平御敌,也采取这个办法,最终曹爽只得无功而退。姜维认为这是防御姿态,无法达到歼敌的目的,于是建议朝廷,废除散落各处的营寨,全军集中起来,分别驻扎于汉、乐二城。军事上的事情,主要靠姜维拿主意,因此朝廷自然要采纳,于是便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汉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今陕西勉县东),护军蒋斌驻守汉城(今陕西城固东)。 这个办法貌似积极,其实弊大利小,等于是放弃险要,自拆樊篱,很快就显出恶果。后来钟会攻汉中,几乎就是探囊取物。 以往人们责难姜维,主要着眼于他后来的假投降。这个观点未免迂腐。姜维最大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点:战略而言,不该频繁用兵,九伐中原;战术而言,不该“敛兵聚谷”,放弃险要。这跟直接抛弃汉中差不了多少。 南宋郭允蹈在《蜀鉴》中,甚至直接以后面这个原因,指责姜维误国亡蜀: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即便没有邓艾奇兵出江油,蜀国已经不支,原因都在于姜维的部署失误。这个看法当然未免偏激。蜀国之亡不在姜维,甚至也不在黄皓与刘禅,只在自身实力不济。当然如果换个角度,黄皓与刘禅也可以归入蜀国的实力,只不过是负值而已。 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不能算作成功。


昭烈名臣


看三国演义,三国志,对这个人印象很好。

忠,虽说是降将,但以蜀汉来讲算是拨乱反正吧。之于诸葛丞相,之于蜀汉,殚精竭虑至死,称得上忠。

勇,继承丞相遗志,坚持北伐,名将也。

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奇正相依,殚精竭虑最终死节,可谓悲壮。

亲,天水人,算是自己的半个老乡,自然很有亲切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