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凌源位于辽宁西部,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凌源地理位置示意图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绵延十余千米的山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发现的16处遗址中,在凌源境内有13处,建平县3处,牛河梁重要遗址如女神庙,祭坛,金字塔,积石冢都位于凌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红山文化遗址区域示意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红山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红山文化晚期,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 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组织形式,步入了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在埃及、印度、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起步的时候,古老的中国同样迎来了文明的曙光,这曙光就升起在凌源的牛河梁。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苏秉琦教授研究女神头像

那么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追寻了历史脚步,在古代成列展厅苦苦寻找,终于发现了,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市的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尚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玉器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精神文化载体,人们将其看作崇拜、祈求及驱灾辟邪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类的一个进步,这个发展很重要。在制作工艺上,他们使用了切割、钻孔、磨制、抛光等多种技术,包括对器物造型的把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后人在遵从和继承红山玉文化的基础上,才有了更高的创新,红山玉是中国原始文化玉器发展过程中的最高表现水准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国家博物馆藏品——青铜器》青铜雁尊

此展品大约在西周 (约前11世纪-前10世纪)制作完成,盛酒器。1955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 高44.6厘米、口径12.7厘米,长41.9厘米,重6.6千克。 这件青铜酒尊通体做成雁或鸭形,尊口开于鸭背。鸭的双脚在前,后腹另出一足,与双脚共同支撑全体。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羊、凤、怪兽等形状。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凌源出土的一些重要文物主要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尽管在国家博物里的展品非常少,但是也代表着凌源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同时,凌源这个地方盛产化石和花卉,是世界上第一朵盛开的地方和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同时凌源还拥有中国皮影之乡和百合县的美誉,凌源纯天然的温泉是中国八大温泉之一。各种美食小吃不胜枚举,羊汤,豆腐脑,烧饼,烧鸡诉说着凌源作为汉,满,蒙,回等民族聚居,团结的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凌源一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俯瞰凌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凌源

南山公园看凌源

最后,祝福凌源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