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很多教学业绩优秀的老师,对学生都很严,多少还会有惩罚,你怎么看教学中的罚?

明明有你45171871


这个问题,这几年一直是热门话题,本来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许许多多规范教师言行的法律、法规、制度,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不知何时起,家长似乎成立教育政令的制定者,尤其是关于体罚学生这一方面,常常可以对从教人员横加指责,令广大一线教师心寒。

我的想法是,爱心与责任心是教育的前提。不管那一层的教师,工作要有耐心,抱着精心育人的初衷,尽可能的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显然,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到适度。可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就有了相应的惩戒,不过,这个的确必须理智一点,不要带着情绪或偏见去做,也不要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片面的去严要求,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个好老师,不可能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认可你,有一半的认可度就该知足了。但不能得过且过,只求问心无愧即可。

当然,一个好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坚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与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方法与艺术,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用多彩的语言及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带着兴趣,成长在你的课堂上。

尽管这些年,教育主管部门的继续教育安排的可谓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了。但我们还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文学及哲学名著,使自己具有儒雅之风。即使需要惩戒学生,点到为止即可。事实上,现在的独生子女,养尊处优,娇纵惯了,家长视若掌上明珠,不知其他教师感受如何,我是有点头痛。

最后,我要说的是,适当惩戒需要有,希望家长们都能理解,一个理智的教师,不会伤害他的学生,您的孩子的。至于一些极个别的例外,那不能代表教师群体,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主管领导,会监督好每一个老师的。教育需要理解与信任。这个东西要说起来,三天未必能撤得清,就此打住了。各位错对均请见谅,纯属客观而言,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温馨古塬


前几天,一个曾经的大学同学在微信群里和同学们聊天,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位同学现在是一名初中的英语教师,去年通过教师招聘进入教师行列。她在微信群里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她们办公室里一共四位英语教师,只有她一个人是英语专业,但是她所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却并不理想。


在这几位英语教师中,有一位音乐专业的老师比她这个英语专业的老师教得成绩都好,她感觉到很苦恼?我问她:音乐专业的教师是怎么教学的?同学回答:很严厉!学生写不完作业都不让回家?背诵部分不过关也不可以回家?家长都打电话来找学生,也不允许学生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回家。


我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分享给她:严字当头,适当惩罚。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威严,这样才会在学生心中有一个警醒:这个老师的课不能马虎。如果给学生的印象是温柔,那么老师的课也不会好上。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严,那这个老师的课会很难上。我当时给学生这样说:关于学习的事情我会很严格,课上是严肃的老师,但是课下可以是朋友。


多年后,一个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和我聊天中说道:“老师,多亏了初中阶段背不过单词你打我的手,要不然我的英语成绩会一塌糊涂。”我说:“你们那时候背地里肯定说过老师很多坏话,因为我很严厉,总是惩罚你们。”学生说道:“没有,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为了我们好。”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所教的班级总是排在全校的前两名,我很自豪。但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就是:严字当头。如果想要出成绩,那就要严格要求学生。面对孩子总是三番五次犯错,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时候,我觉得可以适当惩罚。当然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能够有个好成绩,一切以孩子成长为前提的严厉都是有作用的。


但是,在严厉当中,不能“过头”,不能把对孩子的惩罚变成暴虐。那些对待学生暴虐的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是不可取的。

严字当头,适当惩罚,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威严,会对老师产生敬畏之心,也会听从老师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余争的世界


也许我就属于这种?😌

跟大家举两个我的亲身经历吧!

1、一次几个孩子在那聊天。

甲:陈老师说打我们屁股,可从来没打过。(有段时间我有口头禅:再闯祸我打小屁股了啊!)

乙:陈老师不会打我们的。

丙压低了声音:她是吓唬我们的。

几个一起捂嘴偷乐。

竟然被他们发现了规律,又不想被他们抓住弱点,只好又加一招:当他们再做不该做的事情,我在和家长反馈的时候就和家长导演一出双簧,表示如果他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妈妈(爸爸)同意老师打屁股。偶尔也会出现配合不默契的尴尬。😜

2、小班孩子喜欢抓咬。一男孩老是抓人,批评讲道理都没用,后来我警告他:再抓人,陈老师打小手了!

一次男孩再次抓人,我还没开口,他就把小手伸到我面前。

我不敢食言,拍打了一下他的手心。大家肯定想不到男孩的反应。

他笑眯眯地说:不疼!

我抓过他的手,用了点力,表情有点变化,还是说:不疼!

我又加力,终于笑容从脸上消失。

大家试想一下:小班的孩子都希望利用老师的弱点,如果让他们得逞,班级秩序肯定受到破坏,

一个乱哄哄的课堂怎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妈咪老师认为有两种情况必须要罚:

1、被教师警告以后,依然知错犯错、明知故犯而且屡教不改者。

2、影响课堂秩序行为和影响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行为。

有些家长总以为教师稍微过分的管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其实未必如此:如果孩子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管教是出于关爱,如果孩子坚信教师对自己的爱,他们都会接纳教师的行为,并且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的罚必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绝不能演变为情绪失控下的体罚。


妈咪老师


所谓的成绩好的老师 都比较严格 有的有点狠 多数有点体罚

学生不喜欢

但校长喜欢 只要不出事就行

现在大部分学生厌学 只有狠的老师才能压榨出成绩

性格温和 对学生好的 成绩都不好

但现在家长争着抢着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好班级 其实是让孩子和狠老师相处去了 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 但家长却乐此不疲 想想都可笑

我德孩子班主任温和 我们很喜欢 可部分家长却去投诉 说老师不好 班级散漫 没以前的班主任好

所以当今社会 校长和家长逼着老师发狠 想想又很可笑

我儿子的老师 如果他很严格 我是很不喜欢的

其实老师就是要有耐心 能包容 大度 以前我差点因为老师太过于严厉 投诉那老师 但其他学生的家长却说 这老师好

我想我可能是另类了


看明白却活不明白


严师出高徒,这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治学之道。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却成为问题被帖上道德的标签,让一些严师们陆续走上道德的审判台。治学失去了严谨,又缺乏规则的保障,让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们,只能束手无策,这便下时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现状。

提到惩罚这个词,我突然想到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小说描写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罪与罚》这部小说,但是如果你用心去读时,会发现一个人从小如果不经历严格的家庭规则和学校纪律约束,尤其是违规违纪之后应该要面临惩罚时。不管所犯错的小与大,都无法让犯错者承受后果。时下,很多家长总是哀叹孩子难教育,很多老师感慨学生难管教。其实这都是忽视严格管教所造成的严峻现实,并且这种现实已经演变成一种风气,越刮越烈。

有时我非常担心,很多家长因不愿意接受孩子犯错而被惩罚的后果,会不会成为垮掉的一代?家里没有家规,自然没有惩罚依据,孩子犯了错被批评几句,就无法忍受了。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轻而易举就可挑战老师的权威,因为你批评我我会无视你,如果你惩罚我我父母不会饶过你!结果呢?严师如珍稀动物一样,马上就快要灭绝了。

脑子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严是爱,松是害。严师何以为严?其实就是坚定地执行纪律要求,严格抓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必要时动用点惩罚手段,绝对是治懒治散的最佳手段。面对严师教学管理中的惩罚,是群体管理的硬条件,绝不能缺少。不管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需要有适度的管理惩戒,才能体现治学的严肃性。


寒石冷月


没有不惩罚学生的老师,也没有不被惩罚的学生,这是教育的客观现象。只不过优秀教师惩罚学生的技巧高超,手段高明,不仅没有激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感激,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为什么要惩罚学生,即使师生都很优秀?

惩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就像企望这个世界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一样,不仅违背常识的,也不利于万物生长。

学习、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些错误情节轻,稍事警戒即可,有些情节较重,那就必须伴有惩罚了。因为只有“疼痛记忆”才能涨记性,才能促其反省。

优秀的教师是怎样使用惩罚处手段的?

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一句名言,“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能很好地诠释优秀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他们对待学生总是真诚的,和善的,带着关爱之心,没有丝毫鄙夷之色,发自内心地帮助学生,师生关系是友好的,和谐的,老师对学生错误处理的态度无论多么坚决,一定是不含敌意的。

而有些教师之所以师生关系紧张,除了脸难看,话难听,更是还有许多带着明显歧视、侮辱的标签式语言:比如愚笨等词语。甚至说:把你比喻成猪,不是侮辱了你,而是侮辱了猪!你这样,长大如果能有出息,我会……(表示不相信的粗俗之语)

这些话极大的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了逆反的种子!

惩罚就像烧菜时的盐,不给或者给少了就淡了,吃了就没滋味;给多了,菜又苦了,不能吃了,所以高明的厨师总是能恰到好处的掌握着分寸。

因此说,优秀的教师对于学生不是没有惩罚,只是运用惩罚的手段和技巧更高明而已。常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惩罚学生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惩罚的本身没有错,只是在于我们老师如何用而已!

愿我和我的同行同心同德,为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努力!欢迎批评、留言、点赞!


乱语三千


严师出高徒,这是必然的。我家小孩现在高中了,一直对她小学的英语老师恋恋不忘,原因有两点:第一老师教学方法她很适应,第二老师相当的负责。每天早上到校,英语老师会在教室门口,一个一个的检查作业,特别是要求背诵听写的部分,如果有偷懒没完成的会小小的惩罚,比如打手板,所以同学们都很怕英语老师同时也很喜欢她,带的几个班级在每次统考中(期末考试),都是名列市前茅。小孩小学毕业回家乡读初中,有时候英语方面不明白的,还会打电话请教,老师也会乐意解答。小孩很多时候会说:如果初中都是英语老师那样的老师来教她,成绩至少上一个台阶。可惜没有如果……所以一个好的老师,严格负责,就是有些小小的惩罚,学生也会喜欢的。感谢您肖老师(目前就职于东莞市常平新朗小学,很有名的民办学校,今年开始有初中部了)


在路上165831363


我认为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才是最好的,他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容不得学生犯错,一犯错就要通过惩罚来让学生记住,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哪些害怕被家长批评,对学生放任自流的老师,只是将教书当成职业。但可悲的是,现在家长喜欢那种不严格的老师,惩罚学生的老师成了家长的公敌。这就是社会中少年犯罪率高,熊孩子多的缘故。一些学生一点小事就要去死,也是因为被家长宠得心理脆弱了。如果学生犯错,老师打一顿手心,罚站一小时,家长回家接着教育,学生就不会胆大妄为了。家长尊重老师,学生不敢不听老师的。学生问题少多了。其实老师惩罚学生,也是让学生记住哪些地方是错的,打伤了学生,老师还得出医药费,谁会没轻重呢!很多家长为孩子受罚找老师,最后孩子在社会上接受的惩罚比老师给予的重多了。


月笼南窗


教学中的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罚、怎么罚则是问题的关键,现实中,很多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对自己的每名学生都掌握着不同处罚的度,只有这样,才不会引发学生的过激反应,教师的教学成绩才会优异。

好玩乃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学生很难有如此高的自制力去努力学习,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会怎么拿教鞭,要学会怎么用教鞭。当然,现阶段的政策已经把教师手中的教鞭给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五颜六色的糖果,也就是鼓励交教育,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了马戏团中的猴子,他真的学会了骑自行车?也许也就是为了那几块糖果吧。

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标尺,那就是严格;有的教师对待每个学生也有另外一个标准,那就是不管;也有的老师对每名学生掌握了不同的度,像极了“因材施教”,当然这种老师最累也最容易出成绩,也不是每名教师都能掌握恰当的。

所以,家长要对教师宽容一些,不要总是对教师指手画脚,不能既要好成绩又要教师整天哄着自己的儿女,那样只会把问题搞得更严重,最后教师都不敢插手,只负责教。


心情保温杯




其实,谁都知道玉不琢不成器。琢是什么,是刮切锯钻,是动刀子、是打磨。仅靠摩挲、吹拂是不起作用的。人也是一样的,个人都有劣根性,更何况孩子。克服人身上的劣根性,内力靠修养、靠自我斗争的克制; 外力靠引导匡正。对于顽劣的,没有比适当警示更有效的办法了。俗话讲,三句好话顶不上一巴掌,严师出高徒,慈母败儿、惯子如杀,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道理不是哪个凭空想出来的,背后都是有成功经验或惨痛教训的,有的还是带血的教训。



过去的老师都很严厉,学生也很敬畏老师,尽管存在有老师师德示范,但那是少数。大多数是守规矩的,在教育学生上也是敢抓敢管的; 那是家长大多数是配合支持学校严格管理学生的,很少听说有什么校闹的问题,家长普遍认为找学校扯皮是很不光彩的事,是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

现在,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顾虑较多,个个民哲保身,这样下去,令人忧虑。学生有毛病,老师不教育、不匡正,毛病岂不是像田野里的野草一样疯长。



人们讲,师道尊严。怎么理解?所谓尊,即尊敬,学生对老师要尊重敬畏; 所谓严,即严格,老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嘻嘻哈哈、嬉皮笑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无有严师,何来高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