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黏妈妈正常吗?家里其他成员在育儿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诗颜夕1


花姐姐问题分析:

1.孩子六个月大,很黏妈妈;

2.总是喜欢跟妈妈睡,把爸爸赶走。

花姐姐问题解析:

这是一个孩子安全感的问题。

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认为妈妈陪伴的时间不够,所以需要妈妈多花些时间陪伴宝宝,而不是减少时间,或是让家里的其它成员陪伴,因为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母亲,试图用这种方法让孩子慢慢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

是的,有可能其它成员的帮助会让宝宝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但是孩子的安全感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题主的宝宝现在多大了,我想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终有一天妈妈会付出代价。

比如说,当孩子长大一点,面对分离,比如换学校、换班级时,她可能就承受不起。如果等到那时候再去弥补就有点迟了,所以如果宝宝还不太大,尽量多抽点时间陪宝宝吧。

如果您时间有限,那么给孩子有品质的陪伴当然是必须的,但也不要认为给了宝宝有品质的陪伴时间而理所当然的认为就可以减少陪伴宝宝的时间,这也只是一个借口。

有时,只要妈妈看到孩子在身边,即使妈妈什么都没有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因为这能给孩子安全感。


我是花姐姐,家庭教育指导师,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父母的成长则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耐心的陪伴,希望我的回答能陪伴您成长。


花姐姐家庭教育




孩子和妈妈在肚子里就天天在一起,出生后都是妈妈喂奶,哄睡,这个阶段可以说和妈妈是一个“共生体”,所以黏妈妈是很正常的。妈妈离开,孩子要跟着,是分离焦虑症,妈妈有空尽量多陪陪孩子,多拥抱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分离焦虑症会随着孩子长大而缓解、消失的。



爸爸妈妈是孩子监护人,对孩子有扶养教育的责任,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没有这个责任。孩子爸爸要多参与到育儿中来,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可以陪孩子做游戏,去户外游玩,这样孩子和爸爸才能建立起亲密关系。



经常只有妈妈陪孩子睡觉,爸爸不陪,孩子就觉得妈妈是他一个人的,偶尔爸爸一起睡,孩子会认为爸爸抢占了他最爱的妈妈,他觉得害怕失落,所以才会不给爸爸睡同一张床上。一岁多的孩子,可以听懂很多大人的话了,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说“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爸爸也爱宝宝”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会慢慢明白爸爸不会抢走他最爱的妈妈。最好的办法是,平时爸爸也尽量多陪睡,这样有利于加深夫妻感情,父子感情,相处多了,孩子会明白,爸爸和妈妈一样爱他,也就不会赶爸爸走了。


阳妈的静好岁月


孩子很黏妈妈很正常,在孩子的眼里只有妈妈,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天天黏着妈妈,妈妈什么也干不了,也挺让人心烦的。这时候,妈妈一定不要表现的很不耐烦,更不要大声责怪孩子,那样只能更刺激孩子,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反而更黏妈妈。另外,家里其他成员怎么做呢?尤其是爸爸可以分担很大的压力的。这是妻子生病我当超级奶爸的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孩子很黏妈妈的原因之一是妈妈那里有食物。当我带孩子,孩子哭闹不停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是不是饿了,找些平时他爱吃的,一般就会停止哭闹。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当孩子哭闹不止时,一般大概是饿了,带时间长了,孩子就不那么黏妈妈了,还会很乐意让你带。

其次,可以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可以滑滑梯,认识一些同龄小朋友,慢慢胆子就会大起来,每次说走!爸爸带你出去玩,就伸着小手让我抱。不过时间太长的话,还是带他去给妈妈打个招呼,孩子知道妈妈一直在身边,感觉就会很安全。




最后,留心孩子的喜好买一些孩子爱玩的玩具,孩子一定玩的很开心。还可以买一些图画本,孩子开心的指着上面的感兴趣图片时,一定是让你告诉那是什么,哪会再去黏着妈妈。时间长了,玩累了,说不定还让你抱着他睡觉呢!

总之,要学会牺牲自己的一些时间,留心孩子的喜好,耐心的陪伴孩子玩耍,你会发现孩子是那么的可爱。


要长大的小竹笋


我家两个女儿,小的两岁了大的五岁。刚开始去上班的时候小的特别粘我,一回家要妈妈喂饭,上厕所这样妈妈带,睡觉爸爸不能讲故事,必须妈妈讲,如果我给姐姐梳头发了,妹妹一定也要梳头,有时候真的会因为两个孩子争宠忙的我不可开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不能陪伴产生了分离焦虑一旦妈妈回家就开启了她的补偿模式。一言不合就开始哇哇大哭,我也是尽力和满足她们的需要。



但是家庭角色是有明确定义的,我家从小爸爸的地位还是被充分肯定的,比如爸爸妈妈小时候陪着宝宝睡觉,小宝两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分床,爸爸妈妈一起,姐姐妹妹一起,姥爷姥姥一起,这是规矩,不会因为她的哭闹而改变,一般睡前故事讲完了,大小二宝跟妈妈腻歪一会儿,就要进入睡眠模式了。当然刚开始遇到的阻力不小,尤其第一晚,小宝竭尽所能的哭了几个小时,因为发现妈妈非常坚定,所以不得已也妥协了。



因为家庭毕竟有好多关系需要维系,除了孩子,夫妻关系也很重要,需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庭,那么就不能只有妈妈,没有爸爸,用流行的话讲就是丧偶式育儿,那样在孩子的世界里爸爸是缺失的,在爸爸的世界里媳妇是缺失的,在妈妈的世界里,老公也不完整了,想想真是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还坚持呢?



除了在不影响底线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高质量的陪伴,给爸爸单独还带孩子出游的机会,让他们培养感情,其他时候就让妈妈们坚持原则,让自己的世界里有孩子,有老公,有自己,还有朋友,不能因为孩子的出生让生活发生太颠覆性的变化。


有趣有料二宝妈


孩子在1岁半到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三岁五个月,恋母是正常的,再大一些就需要人为干预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会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情结。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整日只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太狭窄,对孩子各方面,如智能、合群行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

家里其他成员应该做些什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让孩子多和其他亲人接触,可以到外公外婆家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适当离开妈妈,消除他的依赖性。

2.为孩子多找几个小朋友经常一起玩耍。让孩子知道除了亲情之外还有友情。

3.不要经常对孩子做对待婴儿般的亲昵动作,如亲亲、抱抱,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4.从小养成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

5.尽量让孩子自由独立活动,不要限制,如自己看电视,自己搭积木,自己绘画等,不要让他把焦点一直放在妈妈身上。

6. 让爸爸、爷爷奶奶每天多陪孩子玩游戏,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增进和爸爸和其他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每日育儿集



这位妈妈一定是位宠爱孩子,孩子至上的妈妈。前几天看见有个问答说孩子和老公谁排第一,许多妈妈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中国妈妈的典型。也有许多父母意识到不能因为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

宝宝更爱妈妈那是天性。怀胎十月,宝宝熟悉妈妈的味道、习惯妈妈的心跳;出生后又一直是妈妈精心哺育,时时与之轻声低语。这些感知都长久保持在宝宝的记忆深处。

短暂的分离会让孩子不安。但人的成长就伴随着分离,短暂的、长久的~在分离中成长,在分离中独立,生活即如此前进。

宝马在育儿的过程中,先要自己做好准备,才会发现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舍不得放手让孩子飞翔。


♥️放手让宝宝与其他的家人做家务、做游戏、讲故事。让宝宝与家里其他亲人走得更近些,在宝宝面前多谈论家里人的话题,增加熟悉感。

♥️让宝爸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饭后散步时与碰到的熟人打招呼,刚开始孩子不习惯时,大人们要适度引导。

♥️多让宝宝跟同龄人交往,切记大人只要在远处保护他的安全,少参与其中。因为宝宝的世界你不一定懂哦


随心舞者小山楂


我觉得比较黏孩子的妈妈一般都是比较疼爱孩子或是很多时间一个人在带孩子,如果不是这些行为孩子会比较外向和大胆。我的小板凳也是一个超级黏妈的娃,只要一分钟没见到我就会大哭,因为从小到大,除了外婆几乎都是妈妈带大的。无论去哪里她都是我的附属品不可缺少,如果哪天不跟我在身旁反而有点无所适从不习惯,相反孩子就更加了,没有见到妈妈就会大哭一场。这种现象是有点不太正常,毕竟别人的孩子都一岁多都很独立自主了,到处自己玩自己跑。个人觉得爸爸必须参与到家庭中来,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给予孩子爱,她才不会觉得只有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多陪孩子玩,多和孩子说话,多引导和教育孩子,多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她们的童年才会更加健康和快乐,也是为日后步入幼儿园做了很好的打算和方向,让孩子不再畏惧人群,能够独立面对社会。


阳光下的小板凳


孩子黏妈妈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无需多虑。

我家孩子都4岁半了,只要我在家,就只跟我玩。我不在家的时候,跟爸爸爷爷奶奶玩得也很好。上幼儿园,基本没有分离焦虑,每天开开心心去幼儿园。

家长需要考虑的是,如果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如何?

如果孩子只是在妈妈在的时候特别黏妈妈,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只是在妈妈离开的时候闹情绪或哭闹,妈妈离开后也能跟其他的照顾人和平友好的好处,那就不存在什么问题。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

如果妈妈离开后,孩子持续哭闹,或就自己待着,不跟其他人相处,这就需要家长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我是在孩子4个月的时候开始上班的。每次上班前,我都会跟孩子告别,虽然那时候他还听不懂,但我也会明确的告诉他,我要去上班,等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会回来。一定要按时回来,要言而有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妈妈会回来,能减轻他的焦虑。

妈妈最好不要偷偷溜走。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溜走,会增大孩子的不安全感,玩得好好的,妈妈突然就不见了,孩子会经常处于恐慌之中,害怕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正式的跟孩子道别,按约定时间回来。哪怕孩子在分离的时候会哭,也好过偷偷摸摸的走。

其他家庭成员和妈妈都要接受孩子的这种小小的“短视”行为,有妈妈在就黏妈妈,妈妈不在就跟别人玩,这没什么问题。孩子的心理很简单,我最爱谁,就跟谁玩。也没必要在孩子面前争宠,毕竟孩子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和妈妈有天然的联系。黏妈妈,多正常的行为。


妈妈充电屋


孩子黏妈妈是很正常的事情。

爸爸要来一起睡,孩子就赶他走,这恐怕不是因为孩子跟爸爸不亲,而更多是秩序感的表现。要改变这一点,就是要在尊重秩序感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秩序。

比如大家一起出去旅游,跟孩子说为了安全等,三人就挤一张大床。孩子一般都喜欢出去玩,很新鲜,就很容易接受。晚上不要只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爸爸主导,全家晚一些小游戏,哪怕只是手影这样很简单但没玩过的。等回到家,爸爸再过来一起住,而且还是先领着玩一会儿,慢慢就可以调整过来了。

总之,还是要高质量的陪伴,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其他问题就好办了。


搬书回巢,家有一儿一女,8年亲子阅读经验。当过老师和编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为您分享育儿经验和经典童书。

搬书回巢


1.首先孩子黏妈妈是很正常的

妈妈是孩子与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步。和妈妈的关系构建好了,才能更好的走出去和其他人连接。可以说这是人整个一生的基石。

这个时候妈妈的陪伴,尤其重要。



2.不让爸爸在床上睡这是不正常,需要亟待解决的点。

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给孩子成长带来安全感和踏实感,也是为孩子以后正常的婚姻做好榜样。

这时,爸爸回归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