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為什麼總是聽懂了,不會做,考試就涼,怎麼辦?

亮灬點


按照學習的順序,可以把學習大致分為聽課,練習和測驗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成績。

先來說下上課這個環節。

有很多學生都有一樣的困惑,每次總感覺自己上課的時候聽懂了,但是課後只要一做練習,就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主要是因為下面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對自己迷之自信。

有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覺得自己聽懂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懂了,而是感覺自己懂了,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達克效應。

有個搶劫犯搶劫了兩家銀行,很快被警察抓住了,讓警察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搶劫犯和其他的搶劫犯非常不一樣,他沒有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而是將自己完全曝光在攝像頭下,素面朝天的去搶劫,當警察抓到他的時候,他也感到很困惑,他對警察說:“我明明在臉上塗了檸檬汁呀,你們為什麼還能看到我呀?”

達克效應又叫做鄧寧---克魯格效應,這個效應說的能力較低的人,更容易在評價自己的時候,因為盲目自信產生高於實際水平的自我評價。

(達克效應的一個主要應用)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是這樣,他們每次都覺得自己的真實水平並沒有發揮出來,覺得老師給自己的成績比實際要低很多。

而表現在聽課上,就是有些學生會覺得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都非常簡單,自己完全聽懂了,但是這種所謂的“聽懂”,只是因為他們不能對自己是否聽懂進行客觀評價造成的。要想克服這種現象,打破對自己的迷之自信,可以嘗試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一:費曼學習技巧

費曼學習技巧是學習新知識,最簡單易行的學習方法。具體的操作如下,當你覺得學會一個新的知識點或者新的題型時候,拿出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寫下這個題型或者這個知識點涉及的要點,如果有不會的地方,然後再回頭看一遍;還可以嘗試將學到了知識,講給同學和朋友,如果自己能夠把一個知識完整的講解給同學和朋友,那麼就證明這個知識點自己真正的掌握了。

(物理學家費曼)

方法2:康奈爾筆記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聽得再好都不如自己寫一遍更加有效。

學習理科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記筆記不僅有利於迫使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的講解,及時準確的理解上課的內容,而且還有利於課後複習回顧。

在所有的記筆記技巧當中,最適合做數學筆記的就是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是筆記本分成三個重要的區域,其中一個區域記錄上課的重要內容、關鍵詞;另外一個地區記錄上課的主要內容;第三個區域記錄課後總結和反思。

【康奈爾筆記】

這些筆記本的模板在網上都能夠找到,如果自己覺得找著比較麻煩,也可以在網上購買一本康奈爾筆記本。

關於練習的問題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聽課只是知識的接受過程,要想熟練的掌握知識,還需要有大量的練習,即便是在上課的時候已經聽得非常明白,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之前會的知識很快就會遺忘,而練習可以抵抗遺忘,同時也能夠加深自己對於之前學過的知識的理解。

然而在做練習時,很多同學經常會陷入到兩個誤區當中。

誤區一:看著答案做練習

現在在網上有很多拍照搜題的軟件,這些軟件給學生找答案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這些軟件運用不當,結果是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是看著答案去做題,根本起不到任何練習的效果,甚至會對自己造成一種假象,覺得自己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熟練。

而解決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在練習之前一定要複習相關的知識點,複習的差不多之後,就合上課本、筆記本,只看題目,如果這道題目做不出來,那就再次複習,看哪個地方掌握的不太熟練,並做好標記。

誤區2:注重質量,不注重速度。

絕大多數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知識掌握得不熟練,再加上考試不同於平常的練習,人在緊張的情況下大腦非常容易出現短路,那麼這就造成自己平時會的知識,卻在在考試中得不到分。

對誤區二解決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就是很多老師經常說的要限時練習,即便是平時的課後作業,也要給每道題目制定一段時間,儘量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道題目解出來。

【一定要限時做題】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

除了聽課和練習之外,最後來說一下測驗。只要是測驗,當然是要建立錯題集,但是有很多同學錯過的題目整理完之後,還是會繼續錯下去。

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的原因是,知識沒有形成體系,在數學學習中,知識的體系非常重要。

在中考和高考中數學的很多題目都不是考查一個知識點,一道題目可能會考查多個知識點,並且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是有聯繫的。

有很多同學容易看到的是顯性的知識,也就是說他立馬能夠判斷這道題在考查什麼,但是看不到背後隱藏的知識點,這就造成了有些學生雖然也建立了錯題集,但是錯題並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高中數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模塊,就是三角函數,三角函數往往和解三角形,結合在一起考察。

那麼既然是三角形,初中學過的關於三角形的知識一定要熟練的掌握,比如說重心、垂心、中位線、角平分線的性質等等。如果在考試的時候,新舊知識沒有建立起聯繫,也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的解題思路。

針對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就是整理常考的題型,把每一個常考的題型背後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把能夠結合在一起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搭建一個體系,用知識體系來解決解答考試題目。

----END-----

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贊,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升學與考試


數學的學習方法,可不是僅限於聽懂了那麼簡單,必須要清楚還有幾項基本功要打紮實呢,下面我分別說一說。

第一個基本功: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老師在數學課上講的新課,都是圍繞新知識點展開,學生必須要圍繞這些知識點去理解並吃透,知識點一般對應有公式,有性質、有定理,這些算是工具。必須要熟練理解公式的含義,並能會將公式變形應用。

第二個基本功:邏輯推理能力的養成。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為考驗,如果給你一道題,你不會通過題意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你肯定無法建立解題的邏輯步驟。很多學生恰缺乏這種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才導致拿過題就無法下手。

第三個基本功:對相關知識點串聯的能力。數學可不是單一的章節存在,很多學過的知識,都是相互有關聯的,這是一個由淺到深的漸進式提升過程。因此,想把數學學好,前面兩個基本功要打紮實,同時還要把以往學過的知識做有機串聯的複習、鞏固和應用。

第四個基本功:應對考試的能力。考試不像平時做練習題,你可以慢悠悠解答,而是有時間的嚴格限制,到了時間你做不完也必須要交卷。因此,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答題時間管理,有些同學平時看似一聽就會,到了考試時因為時間不夠用會著急,一急大腦就空白,嚴重者連公式都有忘記的。

第五個基本功:圍繞知識點多做類型題,從而拓展思維能力。很多同學特別懶惰,平時只是課上聽聽,課下完成作業,這種沒有質量的學習,很容易讓數學解題思維得不到拓展訓練。如果想考出好成績,不妨圍繞一個知識點,多找類型題練,見多識廣就是這個道理。

綜合以上幾個基本功,請家長或提問的同學認真做對比思考,看看你以往是否建立起數學學習的思維模型,如果沒有的話,建議你找好的數學老師幫你輔導,圍繞這幾項基本能力去下功夫。數學入門難,入了之後反而就容易了,關鍵看你是否勤奮。


寒石冷月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舉個例子:

我們讀一本書,大致都能明白書上講的是什麼。或者是孩子很容易背誦下一篇課文。但是要讓孩子自己模仿著寫一篇課文,那麼很多孩子就無從下手。

數學也一樣,如果一道題聽懂了。你讓ta寫一模一樣的題目,孩子當然就會。但是稍微變化一下,很多孩子必然會遇到困難。


這就是聽懂了,不一定就代表真的能自己寫。真正的懂,實際上需要有靈活變通的能力。這種能力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悟性,即舉一反三的能力。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孩子數學方面沒有悟性。實際的情況是:這種悟性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解題的方法,一開始是模仿。即老師講一道題,孩子試著模仿著思路自己寫類似的題。最關鍵的是,孩子需要明白做題的原理,而不是簡單的記住如何用公式。

講原理的時候,比較花時間,也比較需要孩子動腦筋。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例題的原因。很多孩子不願意思考,希望有個簡單的公式就能搞定問題。


沒有主動思考能力,不願意提出自己的問題的孩子,學習起來就非常被動。這些孩子就是大家所說的聽懂了,但是一看到題就不會。

改變的方法,最簡單快捷的就是孩子說懂了,那麼讓ta再模仿老師說一遍,之後自己再寫一遍。


思路需要整理,看電影很簡單,也能看懂。但是拍電影就難多了,需要注意特別特別多的細節,還要有方法。數學題也一樣,多方面思考才能鍛煉出來。


聽懂了不代表就會了,試著讓孩子講一講,做一做。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示範給孩子看:自己邊講題邊寫;然後讓孩子邊講題邊寫。習慣了,孩子的思路就會清晰很多。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聽懂了,不會做,這恰恰就是陶淵明先生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形。

學習語文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式來多讀書,來培養自己的心情一致,可是學習數學那就不可以了,因為數學中是邏輯思維,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第1個問題是真的會了嗎?是真的聽懂了嗎?

99乘法口訣表我們都會背,兩位數乘兩位數我們也會做,三位數乘三位數我們會做嗎?4位數,5位數呢?有沒有技巧?我們能不能自己發現技巧?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細心的進行加法運算?難道僅僅是99乘法口訣表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

所以說,當我們感覺自己聽懂你們學會了的時候,其實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本身沒有聽懂。

其實我們要解決不會做的原因到底在哪裡?我想對於數學來講,不會做的根本原因,華羅庚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那就是語文要大於數學。如果語文不好,您的理解力肯定會出現問題。同樣的一道題,有的孩子做完之後出錯了,老師打了一個叉號把這道題還給孩子,孩子會嗷的一聲。會了,為什麼?

因為孩子自始至終沒有完成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他對於數學到底理解多少,他知道多少,特別對於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問題解決這種方式,如果你真的不理解題目,你就別說話了,你就是不會甭管能把圓周率能背到多少位,別管你知不知道,圓的面積公式應當如何使用?當分不清什麼是直徑,什麼是半徑的時候,那麼能所謂的公式,對您是一分錢的價值也沒有。

當然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解決這一個問題,解決的方案就是從上面的原因來找結果。每一個問題都是這樣的方式,數學,語文只要找到了形成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案。我們在解決乘法計算問題的時候,其實裡面包含了加法,甚至有時候還包含了4則混合運算,也包含了一些簡便運算,這是一系列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應當放棄。

僅僅是說了一個數學方面的例子,如果真的想解決數學學習的問題,我想。一個善於思維的大腦,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有一些老師佈置的作業其實實在真的太多了,特別是機械時間。剝奪了孩子們自我思考的時間和機會。

我覺得數學就是這樣子,可能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宜城老師


聽懂,會做,分別對應理解和運用,即聽老師講,明白,對應的是自己做,正確。是兩種完全不同層次的要求。

聽老師講解題思路,其解題突破口是由老師提醒,分析思路的過程中,學生是按照老師給出的路子走下去的,相當於走路時旁邊有個人扶著,一路上的磕磕碰碰都被老師無形中化解了,當然感覺很順利。

而一旦輪到自己動腦子思考,僅突破口便會耗費不少精力,同時多數導致不會做的原因都是找不到突破口,即平時的數學思維訓練不到位,想不到點子上去。或者找到了突破口,受阻於某條線索斷掉,對某種常見解題方法遺忘或不熟練導致。

因此,聽懂了,在我看來,只能算“半懂”,而自己動手把變式題完成並做對了,才算真懂。


愛數學做數學


什麼叫做“聽懂了,不會做”?這就是沒有聽懂好嘛!我們大部分同學認為,聽明白老師講的這道題怎麼解,就叫做“聽懂”了。其實大錯特錯!這隻能叫做你聽明白了這一題的解題過程!你應該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1. 這個解題過程的每一步是怎麼來的?

2. 從看到題目的一開始才能想到這樣的解題方法?

3. 這一題考察的是哪些知識點?或者,從題目中如何判斷出需要運用哪些知識點?

4. 自己一開始不會做,或者做錯的原因是什麼?

5. 下一次明顯不會遇到一模一樣的題目,那麼,這一題代表的是哪一類題目,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6. 老師講解的內容,自己能不能講述一遍?

如果聽完老師的講解,你能十分肯定地回答出上面的問題,這才叫“聽懂”了,並且不會出現不會做的情況。

我們每位同學可以想一想,當你聽完老師講的題目以後,你能回答出上面的幾個問題呢?

我是思高課堂劉老師,歡迎大家關注,並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思高課堂


聽懂和會做是兩個不同的層面!在課堂上由於有老師的講解引導,學生只要注意聽跟上老師思路,那麼聽懂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很多老師授課時對於什麼問題,怎麼理解怎麼分析都會一一引導學生!但是會做的話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對問題要有自己思路!靠自己分析!如果平常沒有養成自主思維方式沒有對一些題型深入理解!那麼很多題還是難以自己獨立完成的!學生平常做題要養成多思考多總結的習慣!才會慢慢的學會獨自解題!


株洲家長會


數學聽懂了,不會做,考試就涼。正常。

聽懂了,僅僅是聽懂了這一節的知識;做題,一般都要涉及到以前的知識或其它知識,所以就不一定會做;考試時還要配置一些難一點的題,所以考試難免就涼。

方法就是深入思考,多做練習題。


hbdzhg


聽懂容易,自己思維創造是個硬功夫,需要鍛鍊,就好像汽車,說起來簡單,就是離合油門剎車,三個東西,為毛有的人一上路就掉鏈子,有的人是專業賽車手


龍族鐳射老闆


相聲也聽了,會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