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温度3》有感

承接上文,这是这套书的第三本,在剔除历史的面具去观察历史中的人物时,真的能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温暖,这是人性的温度,也是人性的关怀

1、大变局时代

这个篇章的背景是清政府垮台前后到民国时期这一段充满变数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在这个时代的不同人生,充满了普通人或者英雄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谁都是随波逐流,所谓的弄潮儿,从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嘲弄儿吗?

丁汝昌,北洋舰队的当家人,号称统帅着当时亚洲实力最强大的舰队,实际情况是,日本励精图治,军舰数量、军舰火力设备、甚至炮弹攻击速度,其实都优于北洋舰队。所以甲午海战的失败,并不是丁汝昌指挥失败,也并非日本战斗力惊人,不过是拼实力赶不上,拼运气又稍微差了点。海战失败后,丁汝昌坚持陆地炮台继续战斗,但运气依然不向他,最后只能以死殉国,以死明志。英武之人,在历史洪涛面前,不可螳臂当车。

张作霖,典型的东北王,军阀没落势力之一,本身打仗还成,加上又是被日本人设计炸死,倾向于给出民族抗战悲情英雄。但真的走进张作霖,会发现他治军靠匪气、江湖气,对待日本和俄国典型的两面三刀墙头草,对东三省的统治又是简单粗暴。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摆得平东北各方势力,能又能力游走于虎视眈眈的日本和俄国之间,刀口舔血,朝秦暮楚,但内心有坚持,要对得起老祖宗的土地,一寸也不让给日本和俄国。果然,真的抛开历史去看张作霖,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儿。

于右任,真名士,真风流。从小胆子肥,慈禧太后还在外流浪大清还未消亡时,于右任敢发言手刃慈溪。然后肯读书,在老师愤而离校后,联络各路人马,创办复旦公学。接着连办四家报纸,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前三家没活过一百天,后三家在中国报史上赫赫有名。写毛笔字好,当代草圣,给人写字看心情,普通百姓一般很对他胃口,而有钱有势之人反而看起本性再赠与,而且基本不收费,又能换钱,写出来就是真金白银啊。还当过国民党的监察院长,不过蒋经国都无法做到苍蝇老虎一起打,于名士嘛,更多是面子工程,糊弄舆论,所以也冷了心肠。参选国民党副总统,其他候选人都一水的好吃好喝伺候,于先生就只有书生意气,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最可惜,明明是心忧天下的人,最后被挟持去往台湾,一辈子和家人隔海相望,无法落叶归根,可叹名士风流,可惜名士风流未长久。

2、童话是用来幻灭的

我们看到的历史人物,总是和历史纠缠在一起,因此很难看到他们的本真,无法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当抽离历史后,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反而是这样的人才更打动人。

茜茜公主,欧洲历史上在中国最出名的公主和王后之一,原因是那部著名的电影。电影中王子和公主的浪漫爱情以及他们终成眷属并夫唱妇随,琴瑟和谐,国家统一,多么美好的童话故事,而且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故事,简直如梦如幻,尤其女孩对此毫无抵抗能力。

正因为喜爱,所以特地找来茜茜公主的传记,看完后发现,童话真的只将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并未展示其中的残忍和丑陋。我不否认弗兰茨对茜茜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从弗兰茨一生的言行都能感受到,但对于皇族,光有爱情足够吗?或者即便是皇帝和皇后真的爱情美满,现实就没有污龊之处吗?婆媳关系、艰难的国家、压抑的宫廷礼仪,茜茜即便爱上过弗兰茨,最后也将爱意全部消解。最可怜是茜茜后来宁可在外奔波旅行,也不愿回到爱人身边,爱却彼此消磨,叹息。

皇室的童话故事,在20世纪依然存在,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依然是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世纪婚礼,童话成真,要知道当时这对皇室夫妇的结婚电视转播权可是天价,民众对童话的热衷程度可见一斑。

可是躲不开童话就是用来被揭穿的魔咒,那么漂亮的戴安娜竟然输给了不起眼的卡米拉,匪夷所思,无法接受,但爱情有时候真的不是外表决定的,皮囊没有灵魂重要。勇敢离婚的戴安娜其实一直追求的是爱情给与女人的幸福和满足,不管是于查尔斯还是于离婚后的情人,可惜天妒红颜,只能从内心希望在车祸中和戴安娜同赴黄泉的男人真的给与了她爱情。

书中给了三张照片做对比,背景都是印度泰姬陵,一张是查尔斯王子的,一张是戴安娜王妃的,一张是威廉王子夫妇的。查尔斯在婚前拍下照片并表明会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合照,戴安娜在已于查尔斯分居后到访印度孤零零的拍下,好在两人的儿子终于在泰姬陵前爱情婚姻家庭美满的拍下了夫妇合照,唏嘘,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爱情,徜徉爱情温暖之中。

三本书,写到第五篇上来,我已经疲乏了,就此结尾吧。书中其实讲了很多人物和事件,我只截取了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或者事件,我相信你去看,给与触动的文字或许来自其他章节,所以,打开书去看吧,挺好看的。

读《历史的温度3》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