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琼州海峡通道迟迟不能开工?

捷寻创始人开发者


2018年春节,琼州海峡因大雾停航导致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再次引发了外界关于 “怎么长久解决海口与大陆陆地之间的交通”话题的讨论。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谢彦君的观点指出,“如果单纯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海底隧道或者大桥是可以不建的。因为旅游季节性极强,而大桥或是隧道需要的是每天都有足够的车流量。所以,海南是否要建海底隧道或是大桥,是否加快推进建设进度,一定要从国家的国土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角度出发,做综合性和战略性的论证。”
虽然并非对口专业的人士,但依然是具备了理性思维的高端人才,教授看问题还是很全面客观的,类似的原因我在其他问题里也有过简单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里主要是将央媒和一些影响力较大媒体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没必要(个人是不认同的)。
为什么没必要呢?
各界精英人士提出的论据不外乎几点——从海南人口和经济的数量上看,完全没有必要,或者更委婉地说是“性价比不高”。
其中写得最好的,应该是《瞭望》的一篇文章(大概是2018年4月左右),提及海南目前的轮渡基本能满足需要。
的确如此,但是,请大家注意“基本能满足需要”这个表述。
如果作者和知乎精英多体验几次轮渡,那对“基本能满足需要”的表述的感受可能会更强烈一些——所谓的基本能满足需要,就是指,除了节假日、特殊节日、重大活动、极端天气,以及各类特色果蔬成熟期、销售期……等等时间之外,基本能在不耽误太久的情况下顺利过海。
但是,随着海南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入岛旅客数量、车辆的几何数字增长,在一年当中,大约有150多天的时间里,进出岛通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人车过海等待时间超过3小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因为过海拥堵,导致大家一窝蜂挤着上高速,于是湛徐高速路也会全程拥挤,行进缓慢。所以琼州海峡的地理制约因素比大部分人想象中要大得多。
除非跨海通道建成,海南交通瓶颈是不可能得到改变的,只能通过其他经济、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来深耕挖潜: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东:未来高铁过海方式倾向于用快船运输旅客_海南新闻中心_海南在线_海南一家
(两个知识点:1、“倾向于”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因为其实各方面都没有达成定论。2、解决方案。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暂时性的解决方案,这是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而达成的暂时性意见,我其他答案里有解释这种过渡性方案为何符合多方利益和当前形势)
2018年4月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贸岛/港不久,有记者向交通部求问:建设自贸港必然需要解决交通问题,请问国家有考虑建设海底隧道吗?交通部明确回应:没有列入规划。
交通运输部官网公布的《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指出,“研究琼州海峡通道,构建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路客滚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走廊,融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另外,交通运输部2019年的“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种也是如此规划。
意思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琼州海峡过海方式将不会出现本质上的变化,充其量就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提高速度。就是让轮渡跑得更快,让上下轮渡接驳的时间更短。其实体验过的人都知道,上下轮渡的时候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在等接驳。今后提速缩时的空间就在轮渡的航行速度和接驳的速度这里。第二种,增加渠道。其实海南的交通瓶颈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比如,我以前认为海南交通瓶颈主要在岛内道路设施建设落后,岛外有琼州海峡和雷州半岛三个明显的制约点,然而实际上,海南的交通瓶颈还有第四个——空域管理严格,空中流量极度紧张。至于港口建设和管理水平低劣,服务糟糕等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多体验几次就知道了。
(我强烈呼吁那些专家学者、传媒人士在节假日或者夜间时段体验一下琼州海峡的轮渡,不要次次都坐商务舱然后到处宣传海航的高质量服务,偶尔也要看看飞机下的大动脉梗塞成啥样了)
实际上,海南在做的还有第三种:大数据管理,即预约进出岛。这玩意唯一的好处就是阻止和减少进进出岛人数和车辆。也就说,告诉你,现在天气糟糕、进出岛人数众多,你们要等等,错峰出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管理有利于提高进出岛的体验。
综上所述,全国各界人士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问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所以在较长时间内,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是不会出现实质性进展的。

一步莲华的工作与写作


首先,中国基建技术的确已经是世界数一数二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基建项目已经非常多,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高铁,都已经有大量工程。而且很多都是超级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地质复杂。中国的施工设备,尤其是海上,(也可能我是做滨海工程的,所以对海上施工略微了解一些)挖泥船、施工船,都是世界级的,有大量的施工力量分布在世界各地。

琼州海峡跨海项目主要历程

跨海通道,刚好是涉及到海洋环境,是我国已经非常有经验、有很多技术积累的工程类型。

1994年开始进行跨海工程前期研究工作,2010年3月确定为公铁两用通道,并给出了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方案至少有6种。

预计建设工期为八年、投资1400亿(可以和下面几个类比项目对比一下)

工程主要特点、为何需要耗时很久

1、琼州海峡最窄处约18公里,并不很长,和类似项目相比,不长;

2、气象水文条件复杂,有热带气旋、龙卷风、浓雾。

3、地质条件,琼州海峡海底有火山喷发,没有良好的持力层,软土层比较厚,地震时容易发生砂土液化等问题。

4、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需求。工程需要进行投资和收益的分析,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杭州湾是跨湾,可以大幅缩短时间;东海大桥是连接港口,有几千万集装箱的量,天天跑大车;港珠澳更是经济活跃,可由4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路程。而琼州海峡,第一并没有减少太多交通时间;第二需求量并不大,来旅游大部分坐飞机,产业不发达,交通运输量公路不大。虽然今年春节大量滞留,但是第一时间上不均匀,平时根本没多少人,春节突然是很多倍,第二是特殊气候与春节出行叠加,概率不大。一个交通通道,不可能按照小概率的峰值来作为设计能力。

5、海南周边海域生物、环境等多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6、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通航!琼州海峡通航能力其实很大,但目前5万吨级以上船舶通过琼州海峡较少,北部湾和海南岛北部或者北方等港口之间,大船需要绕行海南岛南部。每年绕行的大型油轮就大约有70航次。目前国家正在努力推进琼州海峡30万吨级船舶通航问题。而桥梁对通航的满足也需要提高很多投资,和以下类比项目对比,可以看出来,若要通航30万吨级船舶,桥梁方案需要增加多少难度。为了通航,隧道更可行。因为相关连的项目都在同时进行研究,所以需要更多的协调。

类比项目

1、杭州湾跨海大桥,2002年立项,2003年开工,2006年通车。全长36公里,桥长35.7公里。净高47米,最大跨距325米。北通道满足35000吨海轮,南通道满足3000吨以下海轮通航。总投资120亿元左右。

2、东海大桥,连接洋山港区,全长32.5公里,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通车。造价71.1亿元。主航通孔净高40米,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要求。

3、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海底隧道6.7公里,1983年香港建筑师提出构想,2009年批准了可研报告,2009年开工,工期96个月,投资1000亿元以上。通航孔桥共有3座斜拉桥,自东向西依次是:青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航道桥、九州岛航道桥。主通航孔最大净高42米。

4、渤海湾大桥(在研究之中),总投资可能在2000~3000亿元,但是大通道建成后可将中国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4大经济区域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紧密地串联起来。直线距离106公里,需要通航30~45万吨级油轮。预计有可能在2020年以后开工。


Leo1980街头摄影


第一,经济问题,这钱谁来出呢?国家至少现在不会出,因为经济效益不明显,广东方面积极性也不高,海南正在建设推进自贸区的建议,交通,基础设施这些都得加大投资,本就不太富裕的情况下,暂时也不会主要提出的。

第二,迫切性,其实目前以船舶的运力,除了极端天气和节假日高峰期外,还是支撑得到的。加上港口养活了多少人,筹建过程也一直会受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反对。

第三,环境影响,众所周知,海南因独得的气候生态环境,而吸引着大量游客,加上目前岛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每逢节假日,景点周边大量堵车,而如果大桥建好,每逢节假日,大量的车辆和游客进岛,将会对岛内交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省领导多次明确表态,海南发展,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


海南落户服务咨询中心


跟基建水平无关,主要跟经济水平有关。琼州海峡南北两边,都太穷。

比如雷州半岛的湛江,2017年人均GDP3.87万元,中国2016年人均GDP是5.4万元,广东2016年人均GDP7.2万元。连江苏最落后的宿迁,2016年人均GDP都有5.3万元。

而琼州海峡南边的海南,人均GDP4.8万元,而且全省人口只有900万,雷州半岛人口约700万。

这样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靠轮渡完全够用了,把钱投资修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经济上不划算,不如在海南和雷州半岛修点高铁、修点机场。

至于说轮渡拥堵,也就春节那几天而已,而且还是遇上大雾,春节期间遇上大雾,高速一样要封路,所以春节轮渡拥堵是特例,不能因为某几天拥堵就大规模投资。


解忧时间


这个技术其实不是主要问题啦!

琼州海峡如果建桥的话,还是容易受到天气以及军舰出动的影响,所以最好是建隧道,但是建隧道得1400亿以上,这个经济帐没算好之前不会开建。

首先,琼州海峡跨海轮渡在平时可以满足基本要求,海南岛的旅游是季节性的,冬天特别多。

其次,海南岛经济实力不够,要海南省牵头来建不现实,而且很多海南人还怕建了后大量内地人涌入影响本地人生活呢。

而对于广东来说,广东是有钱,但是建隧道好像怎么也是海南好处多,出部分钱可以,但是要它承担大头,估计不干,所以广东积极性也不高。

最后对于国家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渤海通道,这个可以沟通东北和华北与华东的联系,而琼州海峡通道了,作用没这么大,所以国家暂时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琼州海峡通道就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咯,至于何时开工,最快2022年以后吧!


小罗说深圳


中国基建是很发达,也有充足的资金,但很多大型项目,背后是有很多投资方和它们所代表的利益关系。

琼州跨海通道之所以迟迟未建,和投资回报率是有很大关系的。



海南省以旅游业为主,且游客中又以远距离游客为多,目前通过民航进出岛已经形成了规模,若跨海通道建成,势必会影响民航机场。

而且,海南的支柱是旅游业和服务业,工业基础薄弱。若建成跨海通道,主要是运送进出岛内外的游客,这笔投资的收回时间就要更长。只有大量的工业需求,才能带来持续的回报。

此外,琼州海峡位于地震带,建成跨海通道也要面临意外风险。而且南海地区尚不特别稳定,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以,综合以上的因素,琼州跨海通道迟迟没有动工。不过早已规划论证了可行性,还是有开建的希望。

欢迎关注坚果旅行,获取更多有趣实用干货知识


坚果旅行


是多方面的考虑,一,生态环境的影响。琼州海峡位于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修建大桥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没有一个全面的环评评价前不会动工的。

二,琼州海峡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交通通道。

三,设计方案不确定,之前有过几次的传说,但方案都没有确定。

春节海南岛的堵车一定会促进琼州海峡大桥的推进的。


小学教育坚守者


琼州海峡通道迟迟不能开工,一是物资流量与建设成夲问题;二是海峡通道建设技术问题。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分步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未来进入海南的物资流量将会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此同时,杭州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先后建成道车,为琼州海峡通道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只要解决了物资流量和海上建筑技术问题,琼州海峡通道建设会很快提到国家重点建设议事日程,届时将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海南省原是广东一个地区,人口和土地面积少,工业基础薄弱,优势是农业、海洋、热带植物、旅游资源。热带水果、杂交水稻种子、海产品进入大陆多,大陆物资进入岛内相对较少。海南省三沙市建立后,海南的政治、军事、经贸地位大幅度提升,海底能源,海洋资源,卫星发射,国际航道成南海南最大优势。特别是未来海南全岛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我国中南、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物流量将转向海南,琼州海峡通道建设迫在眉捷。


海峽与海湾有很大区别,自然地理环境截然不同,海峽通道建设难度大于海湾大桥建设,国家首先选择建设杭州湾大桥和港琼澳大桥,积累经验和技术后,再建琼州海峽通道,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考量,都是十分正确的。

海口

三亚



三沙

博鳌


大顺自然


技术难度上不是主要问题所在,我只能说太失望了,都几十年前了,日本人,英国人都能建成,都规划研究论证十几年还没看到工程实际,也该到头了吧,为什么基建狂魔建不起来,还是某些利益集团间的调合问题吧,会砸了某些人的饭碗子,其实海南还没有下很大的决心与毅气,更缺乏豪气,实力归实力,需求归需求,只有满足了需求才能壮大实力,靠积攒才能充实家底,为富裕而开山引路,再不改变连岛问题将是闭关困岛锁岛,将使海南越来越封闭关固守待援,只有与大陆直接融通才是海南的腾飞之际,我们要隧道不要桥梁,全天侯而通行,研究16米直径盾构机掘进,双线隧道通行规模,单条隧道上层为三车道,两侧为应急车道,正常通行禁止压线及停车,配备消防设施及避难室,尾气排气及通风,照明,下层中间为同向双线高速铁路标准线,隧道两侧为逃生应急通道,也可另行兴建8米直径的安全逃生辐助隧道设于两条主隧道中间,每隔2公里三条隧道相连,全部工期6至8年,总投资约1500亿,


硖口驿


根本原因在于"岛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