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银行签的贷款合同利率是5.39%,现在要执行新的利率5.88%合理吗,为什么?

这个名字好48


这个问题不止题主一个遇到,不少人到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会发现申请的利率与放款的利率不符,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第一,贷款利率、额度以审批放款结果为准。

我们到银行去申请房贷,签订的合同在银行没有签字盖章之前都是意向合同,贷款的业务员与你约定的只是口头利率,一切都要以审批结果为主。就是说,光你签字了没有用,银行签字盖章了这份合同才会生效。

第二,合同约定了贷款利率采用浮动利率。

一般银行房贷都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或者下折一定比例,而签订了协议后利率就不会发生变化,除非央行的基准利率发生变化,房贷利率也会随着变化。

比如题主原本签订5.39%的利率,就是在基准利率4.9%的基础上上浮10%,而现在被要求执行5.88%则是上浮了20%。这可能是因为在原本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浮动利率以放款当日银行的浮动利率为准,就是说虽然你签合同那天银行上浮10%,但是到了放款日市场资金紧张,银行已经执行上浮20%的房贷利率。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贷款合同所约定条款了,毕竟房贷通常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房贷利率提高10个百分点要多还好几万的利息。

以贷款100万还20年为例,基准利率上浮10%,每月月供6817元,总利息63.6万;

如果基准利率上浮20%,那么月供7095,总利息70.28万,不但月供多还278,还要多还66807元。

一切以合同为主,如果银行在签订合同生效后提高利率,题主完全可以起诉银行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通常银行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鱼与瑜


这种情况在购买房产签订贷款合同时时有发生,虽不厚道,但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能说存在即合理,呼吁未来能够有改变。

1.第一份签的合同未正在生效。

银行通常在盖章前,先要求贷款人先签合同,让后银行统一盖章再返回给贷款人。楼主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自己单方面已经签字了,但银行收回盖章过程中,利率进行了调整。这个过程合同并未生效,且不在楼主手上,结果就出现了楼主碰到这个情况。

2.利率内容空白,批复放款时手填。

由于国家的基础利率政策和房贷相关政策可能随时发生调整,同时银行总行自己也会定期调整,故在未放款之前房贷利率可能会变化。故有些银行在与客户签合同时,利率内容空着,后续手填。楼主有可能遇到了这种情况。

3.上浮10%和上浮20%,所要还的钱差额很大。

5.39%是基准利率上调10%,而5.88%是基础利率上调20%,以贷款100万,20年还款周期为例,前者每月还款6816元,后者为7095元,每月相差279元,每年差3348元,差距不小。

回到主题,楼主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遇到了确认感觉很不合理很倒霉,但与银行签合同,没有真正签字盖章,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在利率方面,银行受监管监督,原则上银行也不会刻意提高利率。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合理的,很多人房贷也出现这种情况。在商业银行未正式放贷之前,房贷利率都是不可确定的,甚至贷款首付比例都不可确定。

  你签订的只是意向合同,或者5.39%只是银行业务员口头利率,而非你和银行双方都签字盖章的银行贷款合同。如果是正式放贷,签订了正式合同,利率是不会更改的,更改的话就是银行违约,可以进行起诉。

  还有的就是房贷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或下折,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率,不变的是上浮或下折的比率,总体执行利率会随基准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如五年期及以上的基准利率为4.9%,而如果是5.39%的话,则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5.39%=4.9%*110%),那么这10%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今年五年期及以上期限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为5%,那么明年1月1日起将执行5%的利率,该贷款利率就会变为5%*110%=5.5%,而非原先的5.39%。

  显然该笔贷款5.88%是上浮了20%,20%的比例作为常数,不会因央行基准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基准利率调整为5%,则贷款利率不再是5.88%,而是5%*120%=6%了。

  如果未签订正式合同,作为贷款人也可以更换其他银行,但是如今房贷出现20%的上浮也是较为正常的,更换其他银行贷款利率同样不确定。


三人聚众


这个问题不好说合理不合理,具体问题和纠纷,肯定要依据贷款合同的有关条款来执行。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房贷利率基本上不会是固定利率,一般是跟央行基准利率挂钩的浮动利率。

比如题主所说的5.39,就是比基准利率4.9上浮了10%;5.88就是上浮了20%。

第二,房贷利率到底如何执行,在房贷合同中应该由相应条款约定。

比如,有的约定死上浮比例数,有的约定以银行审批盖章(或者放贷)当日的浮动利率执行,或者有其他方式的约定。

房贷合同一般由银行提供,这个条款肯定会从有利于银行的角度进行约定。

针对题主的这种情况,我估计是房贷合同中约定了以银行放贷日的浮动利率执行。

签合同时上浮比例为10%,现在行情变化了,审批后放贷时银行调整了上浮比例为20%。按照合同条款,银行就执行5.88。这个问题,银行对客户是统一的政策,不会针对具体的个人。

具体情况,必须要看看题主拿没拿到银行盖章的房贷合同,以及房贷合同中是不是约定死了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10%,贷款利率是5.39%。

如果是黑纸白字写得明明白白,题主完全可以要求银行按照5.39执行。否则的话,只能按照银行说的执行(其实,银行应该就是严格执行房贷合同中规定的利率)。


颜开财道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笔者非常理解您的遭遇,曾经笔者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只是笔者买房的时候贷款利率还是打折的,当时向交通银行申请贷款,当时也是签了一堆的东西,放贷的工作人员说给你申请利率7折,后来贷款实际下来的时候是8.5折。其实您的情况和小编遇到的是一样的,开始告诉你一个可能的上浮额度,但是后来批下来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在签合同的时候这个利率水平其实当场的办公人员是做不了主的,贷款的发放还要经过审批、符合很多到程序,所以当时现场办公人员说的利率贷款人只能看做是一种意向利率,并不是最后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最后要结合政策,今年的放贷额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有一定的调整。就比如您的当时可能给您说的是5.39%那就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后来批下来的时候变成了5.88%那么就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了20%。这个在银行放贷过程中属于正常操作,在合理范围之内,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影响就很大了,笔者在知道最后没有批下来7折的时候也是心里郁闷了好一阵子,但是后来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

还有一点就是,一般住房贷款时间较长,贷款合同中都会写明是浮动利率,利率水平会每过一段时间根据人民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时间为1年1次,调整时间点有的银行是每年的1月1号,有的根据客户的具体放款日期进行。那么很多人说了,我可以选择固定利率不选择调整,那么利率调整的饿时候我的利率不就不跟着调高了吗?这样理解就太片面了,利率再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上调,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内经济情况也会下调,那么如果你选择固定利率就可能会错过利率下调。所以还房贷的各位过了一定时期发现自己还款金额发生变化了也不要太担心,可以查一查是不是基准利率调整造成的结果。

题主描述的虽然没有说明白是那种情况,但根据判断应该是审批过程中利率的上浮,不得不提就是上浮的这个20%会伴随你真个的还款周期,就算你选择的是浮动利率制,以后央行下调了基准贷款利率,但是你的利率还是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乘1.2倍。这个真的是很无奈,只能说选择贷款的时机不对,没有赶上好时候。


首席投资官


这个要看你与银行合同是否是正式有效合同了。

如果是正式有效合同,即双方都有签字盖章了,那么合同约定5.39%的贷款利率一定有效,如果银行反悔,你完全可以凭你手上的正式合同起诉银行违约。但是记住,起诉依据是你和银行双方都签字盖章的银行贷款合同!

不过据我所知,银行不会干这种白纸黑字违约,给你起诉机会的傻事。银行一般的操作是:让你先在贷款合同上签字,而这个贷款合同有些地方是空白的(比如说执行利率),银行人员解释说是等审批下来后填上去。这样,银行工作人员嘴上跟你约定的利率是没用的,在真正发放贷款时,银行才会填上最终执行利率,也就是5.88%。贷款放完后,银行才会盖章确认,这样一份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合同完成了。——你拿这份合同去起诉,法院也帮不了你!

总之,在贷款时银行是强势方,借款人往往都是只能屈就的,这就是现实!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经验。


空谷寒潭


这个问题,飞刀专门写过文章…现在发给大家看看。

正在“还房贷”的“房奴”做好准备,每个月的按揭还款又要增加了

最近住房按揭贷款普遍出现审批慢、放款慢,部分银行停贷的情况。有的申贷人纷纷反映,银行要求提高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已经还房贷几年的“房奴”们心里窃喜:“的亏我房贷做的早”!——你高兴的太早了。

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开始要求正在偿还房贷的借款人,来银行签订借款补充协议,提高原按揭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不少借款人已经接到银行电话了,大部分还没有接到通知,不过通知正在路上。

早年按揭贷款发放利率一般是基准(对应4.9%)或者上浮10%(对应5.39%),首套房按揭利率基准下浮10%(对应4.41%)。这些贷款利率已经低于对应的存款利率,银行开始不赚钱。随着存款利率不断上行,银行开始赔钱。

远方不断传来存款利息提高的消息:

4月13日下午,银行业传来消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银行不会一次性提高存款利率,但是趋势不可避免,速度有望加速。

某电商平台代销的某银行“定期储蓄存款产品”,产品包括1年期限,储蓄存款利率为5%,起存金额分别为50000。在安全性上,作为存款,保本保收益;流动性上,随时可以取(提前取按活期利率和实际持有天数计算收益),无需评估可以直接购买。——类似产品各家银行都有推出。

存量的按揭贷款利率调整也就成为必然了。

因此,正在“还房贷”的房奴请做好准备,每个月的房贷肯定又要增加了。

最后说一句,如果客户认为自己已经签订合同,绝对拒绝变更也可以…!未来你在需要银行配合你做相关贷款工作时候,估计就很难了…!

注…本人银行信贷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欢迎加关注,多交流。经常会发“脑洞新闻”…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飞刀47号


这种情况要分两种:

第一种:题主和银行签订的是浮动贷款利率,当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有所改变时就会按照最新规定的银行贷款合同利率执行。

也就是题主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时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的标准,如果是固定利率就没有这么麻烦,当时签订的合约贷款利率5.39%那么一直执行的就是5.39%的贷款利率。但是浮动利率呢?就不同了,当贷款利率水平有所上升时就会执行最新的贷款利率,就想题主所说到的签订的5.39%的利率而需要执行最新的5.88%的利率。

这方面就需要题主重新翻看一下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如果是浮动利率那就需要执行最新贷款利率,如果是固定利率,那么就需要与银行说清楚,自己合同内是固定利率不是浮动的。

第二种:尚未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或者才签订未放款而被银行执行最新贷款利率。

这方面就认了吧,毕竟你是需要钱的一方。如果还没有与银行签订合同,只是意向说明为5.39%的贷款利率,而在这期间贷款利率有所改变。这样的情况也很难说,既然没有真正签订,那么只能是执行最新5.88%的最新贷款利率。

如果签订合同而未放款,这种情况最复杂,但是我建议还是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吧,就按照最新的贷款利率5.88%的执行,毕竟你需要资金,没必要弄得那么僵。当然,借此机会也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合同,将其签订为固定利率,那么以后再浮动也没有关系了。

我是:炒股哥说,欢迎关注!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推荐!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厚金说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山石:

在贷款初期一般签订的合同上的利率的上浮比例和下调比例都是由贷款人员先给你口头约定一个值,但是最后还是要以审批下来的实际浮动比例为准,所以说在你签合同的时候任何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会给你打包票说一定是签合同时候约定的贷款利率。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但是不是上浮利率而是下调利率,最初的时候贷款人员告知他说去申请7折利率,最后只申请下来了8.5折的利率。但是当时朋友申请贷款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异议主要原因就是当时贷款办理的人员解释的很清楚,现在说的不一定是最后定的,他们要去上报最后的审批结果他们不能保证一定是7折。这件事情只是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说起朋友感到有点遗憾才说起。

您这件事情上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多的误会可能和贷款人员解释不到位引起了客户的误解有关。

那么都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最后的贷款利率呢?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就是银行的贷款额度,如果额度有限那么利率很有可能就会上浮;第二、就是客户的经济和信用情况,如果有潜在的风险那么利率也会上浮;第三、就是国家对于楼市的调控政策了,如果你在购买住房的时候,政策趋紧那么利率上浮的概率就会加大。

而且上浮和下浮的比例会伴随你的整个还款周期,中间政策调整后你的贷款上浮下调比例不跟随调整。如果是利率打折的那么以后你的利率就是在调整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打折,如果是上浮那么就在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所以说对于利率的上浮和打折是否合理笔者只能说在一定阶段利率政策既然这么制定肯定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每个贷款个体来说可能差别比较大,也只能怪没有赶上好时候。




家族财富密码



我是龙门山财经,专注银行金融社保观察与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比如受理、调查和审批,但无论哪个环节,只有当借款人拿到贷款后才算整个环节结束。无论是放款之前还是之后,贷款执行利率也是可能变动的。

01

在贷款合同签订,而没有放款之前,贷款利率并非固定的,而只算意向性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是在放款之前,贷款行可以根据你的贷款用途、期限、偿债能力以及信用等级等确定贷款执行利率,即风险收益匹配选择,风险越高利率成本越高;二是放款之前,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发生变化的,放款时会执行最新贷款利率,这无可厚非。



02

中长期贷款一般实行浮动利率制,即利率“一年一定”原则。这个概念比较好理解,很多贷过房贷的朋友印象一定很深。住房贷款一年后,往往月供款额度会多少发生变动,而并非一直保持不变。其原因就是人民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发生了变化,要么调高要么调低,月供款额度也会随之变动。无论是商业银行的自营贷款,还是委托贷款,中长期贷款利率一般实行“一年一定”原则。


03

短期贷款展期后,利率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流资贷款最长期限为1年,到期后由于各种原因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是可以向贷款行提出展期申请的。一旦展期申请被批准,展期最多不超过原期限,但利率会执行2年期利率的。所以,短期贷款在特定条件(展期)下,利率也会发生变化,但在展期之前,一般是固定利率制。

综上所述,无论题主是放款之前贷款利率发生变化,还是贷款之后发生变化,看了此文应该有了答案。银行应该是重合同守信用的金融企业,任何时候它也不会轻易犯如此错误的。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续关注【龙门山财经】,每天和你分享精彩财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