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4月20日(农历三月十六)上午8:00,在通化县蝲蛄河畔响起阵阵锣鼓声,老把头祭祀活动拉开了“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的大幕。孙良后人孙全胜、孙高健、孙仲浩、孙高伟等,中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以及省内外人参企业和当地群众等近万人参加了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今年老把头节祭祀活动沿袭传统(老)把头节祭拜仪式风格,现场举办了敬献花篮、孙良后代为先祖浇水填土扫墓、敬献供品、恭读老把头祭文、朗诵诗歌等仪式。据《通化县志》记载:每到把头生日这天,长白山区家家户户祭拜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五谷丰登。目前,三月十六“山神老把头节”已经成为通化极为珍贵的人参文化财富和民俗文化符号。通化市人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张雯虹表示:要加大人参文化研究力度,积极把“长白山神老把头节”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通化“老把头节”这一文化品牌做大做强。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据介绍,本次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主要包括祭拜活动、长白山老把头文化学术研讨会、人参文旅产品展销、鸭绿江流域旅游联盟城市交流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弘扬长白山人参文化、加快人参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宣传推介“康养通化”城市品牌。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长白山老把头文化学术研讨会围绕老把头精神内涵、长白山老把头文化风俗、老把头文化研究考证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中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在论坛上主旨发言。曹保明表示,山神老把头节是长白山区重要的民俗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区域典型性和文化代表性。经过多年来的研究考证,老把头墓坐落在通化县境内的蝲蛄河畔,每年在这里举办山神老把头节,对于弘扬老把头孙良忠厚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在人参文旅产品展销现场看到,产品展台前,人参系列产品,人参切片、人参养生酒、人参养生茶、人参胶囊等人参保健品,人参糖、人参宴等人参食品,人参文化创意产品等商品琳琅满目,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人参只是名贵中药的思维定式。多样化的开发,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市举行“山神圣地 人参之乡 康养通化” 三月十六老把头节系列活动

通化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人参之乡”,通化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人参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旅游和文化“六位一体”的人参产业发展格局。通化市共拥有33个人参主产乡,从事人参种植的亦高达15000户,相继创建了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四个“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主产县(市)。康美新开河人参产业园2012年新厂入住以来实现产值12.47亿元,销售收入18.07亿元;总投资20亿元、占地810亩的快大人参产业园目前已辐射辽吉两省人参集聚区,已完成投资8亿元,正在向中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和网上贸易平台目标迈进。

农田栽参复式参棚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等项目开创了我国人参栽培新型棚式的先河,以人参为原料自主研发生产的心悦胶囊获批国家二类新药,人参降糖胶囊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人参单体Re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新开河红参等系列产品年产值已达2亿元;益盛药业的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心悦胶囊等3个创新人参单品的年累计销售额已超6亿元。实现人参产业与网络、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组建大型电子交易平台,开辟了七条人参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听关东故事,品人参美食,感受放山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