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快遞迎來“至暗時刻”,求生路在哪裡?


二線快遞迎來“至暗時刻”,求生路在哪裡?

不僅二線快遞面臨著生存壓力,行業新一輪洗牌開始,這種壓力已經轉向了一線快遞企業。。

作者:楊霞;原文標題《二線快遞迎來“至暗時刻”,求生路在哪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賬號立場,僅供參考


3月12日,快遞小哥李君也即“如風達快遞小哥”派送完最後一單也等來了公司暫停業務的消息。

2019年3月,媒體曝光原安能快遞部分加盟商開始維權討要加盟費及損失。此前安能物流稱,為聚焦快運主業,決定將安能快遞轉型升級為安銳速運。

2019年3月11日,如風達快遞宣佈暫停業務。此後被爆出二次“賣身”生變,前後兩任股東就股權協議未達成一致,數千名員工及供應商被拖欠款項。

2019年3月13日,收購全峰快遞的青旅物流母公司——中青旅實業被媒體爆出借“國企”身份融資獲得貸款無法償還後,其中一位債權人申請破產。

2019年3月26日,國通快遞的“停工放假通知”流出。國通快遞自稱2018年下半年以來經營困難,嚴重虧損,目前已經處於停工狀態,預計未來依然長期處於停工狀態。

壞消息接踵而至,二線快遞迎來了至暗時刻。

二線快遞迎來“至暗時刻”,求生路在哪裡?

01.生存空間被壓縮

回想起看到如風達官方那條微博時的心情,不僅是李君,對於許多如風達員工來說,公司暫停業務的聲明事先沒有內部通知,令人措手不及。

蔡星和如風達結緣已久:在2013年受到老鄉、當時如風達總經理李紅義的感召,他從凡客誠品質檢部門來到如風達,先從快遞員做起,後來又去天津建立站點。

和京東物流一樣,如風達屬於中國最早的一批電商自建物流企業,伴隨著凡客誠品的業務衰敗,幾經易主,期間被中信產業基金接手。

如風達專注落地配業務,在國內核心城市以直營製為主,服務的企業包括小米、亞馬遜、招商銀行、中國移動等大公司。但是蔡星坦言,先後經歷企業易主、創始人離開、業務調整,公司一直沒有出現可以支撐業務發展的核心客戶。

“工作時間自由,每天業務量平均不到80件。”這種在李君眼裡比較滿意的狀態,恰恰暴露了二線快遞業務量“吃不飽”的問題。因為天津整體業務量不夠,養不起更多的快遞員,所以如風達站點分佈疏鬆,一個區只有一兩個站點,配送範圍相對大很多,往往又會影響到末端配送時效。

如風達在上海的業務量稍多一些,但是也遠低於其他大型的快遞公司。如風達只是二線快遞的一個縮影。

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快遞行業規模最大的前八家企業佔據的市場份額已經有82%,而剩下的中小快遞企業只能搶食不到18%的市場。

02.同質化必死

快遞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二線快遞如今的頹勢,從2015年開始有了預兆。不過,直到2017年業界黑馬全峰快遞被青旅物流收購,此後業務實際陷入停擺。那時,許多業內人才有了危機感,不少企業開始積極轉型、自救。

2018年上半年,快捷快遞發佈公告宣佈暫停網絡。資料顯示,快捷快遞創辦於1997年,早期在華南地區一度發展比肩順豐,業務以商務件快遞為主。2012年年末被當時快捷的掌舵人吳傳龍收購重組,轉向與“通達系”類似的電商小件模式,此後也獲得了數億元融資。

2015年-2017年春天,快捷快遞的發展形勢很好,到了2017年,快捷快遞高調宣佈和申通快遞展開合作,積極轉型快運業務。然而4個多月過去,申通和快捷的合作並不順利,總部傳來的消息也很混亂,不久,快捷快遞發佈了暫時停網的通知,與申通快遞的合作也宣告破裂。

這背後反映出快遞行業嚴重的同質化問題。趙小敏分析指出,快遞企業起網幾乎都靠加盟制度,當地好的市場資源早都被“通達系”佔了,二三線快遞企業的資源投入程度跟不上,管理經驗跟不上,沒有競爭力。如果採取直營制度起網,那麼又需要充足的資金,做差異化的市場定位,也不容易。

03.燒錢的買賣

“經營困難,嚴重虧損。”——國通快遞的停工放假通知中這句話,幾乎可以代表瞭如今二線快遞的普遍現狀。

以如風達為例,自從成立以來,如風達經歷了數次轉型。在2013年其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信產業基金(下稱“中信”)後,一度從單向的落地配業務轉型到既做配送又做攬收的業務模式。然而,卻一直在賠本賺吆喝。

在2017年下半年,王強感受到了快捷快遞開始走下坡路。快捷快遞總部下發通知,要取消免費轉件。在他和總部管理層、其他加盟商溝通時,發現很多省區不願意接受免費轉件,一些發往不能到的地方的快件甚至被退回了。

王強在快遞行業經營多年,深知二線快遞公司的貨量不多,難以養活一些偏遠地區的基層快遞網點,因此網絡覆蓋率往往不如一線快遞公司。在一些偏遠地區,這類快遞公司只好委託同行併網配送。在此之前,快捷總部一直是採取補貼政策。那時,他敏銳地意識到“總部可能出現了資金壓力”。

事實上,快捷快遞此前已經一直在虧損,快捷快遞內部也採取了一些開源節流的措施。但令人尷尬的是,即使以前背靠雄厚的資本方,在連年虧損下,一旦燒完錢,二線快遞可能就迎來無人接盤的尷尬。

“對於很多二線快遞公司來說,去年賣還是價格問題,今年估值縮水十倍,已經賣不出去了。”趙小敏指出。

04.行業洗牌繼續

儘管二線快遞發展艱難,但包括趙小敏、徐勇在內的業內專家都認為,它們依然還有生存空間。

趙小敏分析說,二線快遞公司如果能上市要儘快把握時機,不能上市的企業要避開上市公司的業務競爭,或者積極轉型。他強調,二線快遞公司不要再繼續堅持做全國性快遞網絡,從“大而全”轉為“小而美”,去和地方機構聯合,和地方產業共振,提供局部區域解決方案。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從2017年開始,我國快遞行業的業務增速已經放緩,從平均50%以上降至20%以上。趙小敏認為,如果現在二線快遞企業依然堅持做全國性網絡,那麼無異於是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不管是快遞還是快運,做全國網絡的風險都大於機遇。

順豐、三通一達等頭部快遞公司,已經開始朝綜合物流公司轉型,切入快運、即時配送、冷鏈、供應鏈等多元化新興業務。“如果不能適應市場,就會被淘汰。”徐勇建議,中小型的快遞企業應該向專業化市場轉型,專注於某個細分市場的貨物,形成自身的特色,以增強競爭力。

同時,不僅二線快遞面臨著生存壓力,行業新一輪洗牌開始,這種壓力已經轉向了一線快遞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