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部队编制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士官司务长”?


军改后,部队编制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士官司务长”?



【人物档案】赵洪瑞,某防空旅上士,现任某营司务长、营部党支部支委。先后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士官、旅“防空卫士”。

1

身高一米八,体格壮硕,面目严肃,不怒自威……这是官兵们对赵洪瑞的初印象。勤奋上进的他,入伍第三年成功考取士官学校,并于2015年成功晋级司务长。

初入士官学校的他也曾彷徨过,碰到的“钉子”也很多。首当其冲的便是“账目计算”,面对每天“庞大”的模拟作业量,真可谓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军改后,部队编制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士官司务长”?


火炮都能玩转,小小账本能奈我何?毫无疑问,血性的他毅然选择迎难而上!每日早起恶补理论,课堂内外虚心求教,点滴时间专业练兵;一段时间内,他“玩”坏了计算器4个,完成模拟作业40余份……

他终于在迷茫的“账海”中,理清了思路、找准了定位、学到了方法,入校当年就被评为优秀学员。

2

从理论到实战,既是挑战更是大考!现实中诸多的突发情况,给初任司务长的赵洪瑞狠狠地敲了几记警钟。

有一次驻训点大雾,禁止车辆通行,地方供应商的调转车辆无法将食材正常时间送达。


军改后,部队编制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士官司务长”?


“司务长,快到饭点了,没菜可咋办?做点面食或者炒饭吧,菜来了再给大家添几个菜!”

“不行,必须严格执行食谱,再等等!”

“咋回事?还有1个多小时就到饭点了,怎么还没开始做饭?”老司务长急匆匆赶来询问道。了解实情之后,老司务长亲自动手,和炊事班的兄弟们一起,三下五除二地赶在饭点前,做出了热腾腾的打卤面和蛋炒饭。

“厨房如战场,也讲究瞬息万变,你不灵活处置,战士们就没饭吃,饿着肚子哪里来的战斗力?”老司务长语重心长的同赵洪瑞交流着。

下午,浓雾渐渐散去,供应车缓缓地驶进驻训点,送来了预定食材。清点后,赵洪瑞找到指导员:“中午大家伙没吃好,差点因为我的固执搞得大家没饭吃,晚上可以加几个菜。”指导员看着在“实战”中学到应变能力的他,欣然同意。

3

去年秋,赵洪瑞随营队参加基地化训练,几百人途中的伙食保障成了他的第一道“考题”,看着行进中的机动车队,他心中甚是忐忑。

这是单位第一次执行两千多公里机动任务,如何做好伙食保障没有任何经验可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途中,炊事班的物资车出现故障,由于在野外,维修时间不能确定,官兵们都很着急。看着车队离故障车越来越远,很多战士嘀咕道:“司务长不在,看来是吃不上热乎饭了。”

谁料,晚上六点,车队刚达到调整点,热腾腾的饭菜已在等候了。“神了,司务长跟着故障物资车在那么远的地方,这热腾腾的饭菜是如何协调好的?”


军改后,部队编制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士官司务长”?


原来,赵洪瑞在出发前就收集整理了一份“热食供应地图”。他将沿途的军供站登记造册,并根据每天行程及时调整就餐计划。今天的这个就餐点就是根据“地图”,让炊事班到就近军供站订餐,哪怕保障车辆出现故障,全营官兵也能够及时得到热食保障。

物资车辆维修完毕赶到休息点时,已经晚上11点多。此时,赵洪瑞又打着手电,猫在帐篷里计划着明天的“菜篮子”……

尽管身处黄沙戈壁,可赵洪瑞愣是没让大家的肚子受过委屈。最终,基地化演训任务圆满完成,大家纷纷向他竖来大拇指:好一个红管家,后勤保障立大功!”

在旅总结表彰大会上,赵洪瑞也因这项任务中的突出表现,被评为旅“防空卫士”。看着鲜红的荣誉证书,赵洪瑞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后勤保障,必须以提高官兵战斗力为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