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道外霸氣違建“觀江”十餘年 規劃局封條被撕還重新裝修


哈爾濱道外霸氣違建“觀江”十餘年 規劃局封條被撕還重新裝修


生活報19日訊(記者欒德謙文/攝)日前,生活報熱線接到市民投訴,稱哈市道外區東昇江畔小區售樓處所在的三層建築是一處違建,從小區2007年入戶時間算起,至今已經十餘年了。“當時,居民購房時,售樓員曾表示,開發商說把房子賣完就會把這個售樓處拆除,但至今它仍矗立在那。”這位市民對記者說。針對他反映的情況,19日上午記者前往現場瞭解情況。

居民口中的違建佔據了小區的公共空間

在東昇江畔小區北側的江畔路上,記者看到居民口中的這個三層建築地理位置相當霸氣,隔著一條江畔路,對面就是松花江。但是,這處建築卻大門緊鎖,門前已經成了一處“免費停車場”,停著很多私家車。記者注意到,這處建築上還掛著江畔路166-1號的門牌號。

“我們問了規劃、城管、土地局等部門,已經確定這裡是違建。”向本報反映情況的東昇江畔小區居民董先生說,這個地方多數時候是空著的,可能是不敢啟用,怕老百姓反映情況。“但是,只要它矗立在那兒,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買的是觀江房,現在卻看不到江。而且,這個建築的佔地面積,有三分之一在圍牆外沿江景觀帶上,有三分之二在小區的圍欄內,這“三分之二”本來應該是我們生活休閒的公共空間吧?”董先生氣憤地說。

屹立十餘年不倒還曾租給舞蹈學校辦班

聽說記者來採訪,很多居民都圍了過來。東昇江畔小區A棟三樓居民盧先生說,他們2006年末來東昇江畔售樓處問過售樓員,“你們這售樓處是不是得拆啊?”“售樓員當時信誓旦旦地說,賣完樓就拆。“這個小區2007年末就賣完了。過了三五年仍不見拆,我們就年年都去問,不但年年沒結果,後來都找不到人了。”

“別看我家住在五樓,這個三層建築同樣干擾我們的生活。”東昇江畔A棟五樓的孫先生說,六樓以下觀江,視線都受影響。

記者在這處建築後身的小區院內看到,有的一樓住戶因為視線被擋,已經貼出了售房的紙條。一位居民說,小區六層以上的樓房售價是一萬八一平方米,越往上越貴,但被擋住視線的低層居民家,一萬四一平方米都沒人買。

孫先生說,之前他們跟市規劃局反映過此事,市規劃局已經下達了拆除通知書,去年封條都貼上了,但後來不知道被誰給撕了。他們還給市長熱線打過多次電話,但事情也是一直沒得到解決。

居民們說,2015年和2016年,這處房子還被租給過一個舞蹈學校,舞蹈學校在這裡辦班招生。門牌號就是那時掛上的,但是不是經過相關部門批准,居民們也不知道。

居民反映問題多年結果竟是“有一年重新裝修了”

小區居民展示給記者一張帶有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字樣的封條照片,上面顯示封條日期是“2017年8月21日”。

孫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房子原來是鐵皮外牆,就是那種簡易板房。2017年小區旁的哈齊高鐵通車後,他們看到有吊車在這棟房子旁作業,“我們以為是要拆除了呢,結果是把房蓋換了,我們看到裡面還重新進行了裝修。”

記者將市民提供的封條圖與記者19日當天現場查看所拍照片對比,發現貼封條時,這處建築內還沒有暖氣,而現在室內已加裝了多扇暖氣片,顯然在貼封條之後,這裡又進行了裝修。

“我們多次給市長熱線打電話,他們就停工了。”“我們還找過道外執法局。昨天還給道外執法局打了電話,回覆說是跟他們沒有關係,說是規劃局的事”……小區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記者講述著他們與這處建築博弈的過程。還有一些居民們說,“到底該由哪個部門負責,我們老百姓不知道,也不應該由我們判斷。我們只是覺得,一個違建存在了這麼久,相關部門應該給我們一個合理的答覆。”

記者四問相關部門期待儘快答覆

當日,記者就此問題,向哈市道外區執法局瞭解情況。宣傳科李科長說:“根據相關規定,如果是隨小區建設同步建造的臨時建築,至今沒拆,應歸規劃部門負責。”記者又聯繫了哈市規劃部門,但規劃部門表示,“國土局和規劃局已合併為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現在相關宣傳事宜由原國土局的人負責。”臨近下班時間,記者聯繫到了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公室王主任,並將東昇江畔居民關注的這處違建相關問題羅列給了王主任:

1、該建築到底是不是違建?

2、為什麼存在多年才貼封條,因為什麼貼的封條?

3、貼封條之後,為什麼沒有查處或拆除,反而重新裝修了?這種情況,規劃部門是否掌握?

4、將如何處理?

隨後,該局王主任表示,已經請示了主管局長,主管局長看完之後會安排部門和記者聯繫。但是,截至19日21時21分記者發稿時,暫未收到任何相關答覆。關於此事,本報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