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武威是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城市,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當年漢武帝始設河西四郡的時候,武威就是其中的一郡,得名來自於漢武帝表彰軍隊大破匈奴“武功軍威”,至今還沿用著當年的名稱。

武威的“曾用名”

武威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人們或許會更熟悉一些,那就是涼州。

十六國時期,先後有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和西涼這五個政權定都在這裡,史稱“五涼”,武威也就有了“五涼之都”的名聲。絲綢之路的繁榮,使得武威一度也成為了當時全國的第三大城市。

盛唐時期,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以涼州為名的千古名篇,最熟悉的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時至今日,“涼州”這一地名成為了武威下轄的區級建制,但仍舊有不少當地人習慣自稱為涼州人,武威的南城門上赫然寫著“涼州”二字。不管是叫武威還是叫涼州,都是歷史留下來的一段寶貴財富。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1927年,武威發生8.0級大地震,這裡的一切幾乎都被毀了,曾經的繁華隨著那場地震而煙消雲散。

之前提到過甘肅有句俗語,“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是天水”,這句話還有別的說法是“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不管如何變化,不變的都是“金張掖,銀武威”。

但旅行者通常好像並不太青睞於武威,誠然,武威沒有張掖雄奇的自然風貌,也沒有敦煌的人文風情知名,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比較弱,有些雞肋,而且武威沒有通高鐵,旅行者往往選擇從蘭州直接乘坐動車前往張掖。

一開始我還在糾結從蘭州選擇何種方式去張掖,但是當我在甘肅省博物館看到雷臺漢墓精美無比的文物後,不由得產生了想去武威看看的念頭,這裡就是馬踏飛燕的故鄉

武威市區有哪些景點

武威知名的景點不多,而這些知名的景點又多處於遙遠的市區之外,受困於時間和交通因素,市區外的天梯山石窟和白塔寺均未能前往。

天梯山石窟可能是中國最早開鑿的石窟了,主持這項開鑿工程的就是之後又在大同開鑿雲岡石窟的高僧曇曜和尚,所以說天梯山堪稱“石窟鼻祖”。可惜的是,那場地震毀壞了十餘處石窟,後來又因為水庫的修建,大部分文物被轉移,現在來到天梯山也僅僅只能看到主窟的大佛。

武威城區不大,道路橫平豎直,幾乎找不到彎曲的道路,延續了古城的街道風格,城內的景點幾乎通過步行都可以到達。

一、博物館類

西夏博物館

博物館絕對是避暑的好去處。武威有一座西夏博物館,這個党項人建立起來的王朝,印象中西夏的都城在今天銀川,那裡留下了太多的西夏記憶,但是武威在當時作為西夏的陪都,是第二大城市,所以今天的涼州大地依然留下了一些西夏的印跡。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西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座西夏石碑,據說這座博物館就是為這座碑而修建的。這座石碑就是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石碑於西夏天佑五年(公元1095年)立於護國寺,後又歷經近千年才被清朝學者張澍在大雲寺重新發現。這是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為重新破譯失傳已久的西夏文字提供了寶貴的鑰匙。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博物館十分冷清,除了兩個看門的大爺,裡面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刺鼻的氣味可能是由於博物館展陳重新裝修的緣故。現在的基本陳列是《大夏輔郡——武威西夏曆史文物陳列》,以武威與西夏在歷史上的結合為脈絡講述西夏王朝在這裡的故事。除了西夏碑,另一件重要的文物當屬一尊西夏木緣塔,是西夏墓中的葬具,因為關於西夏的葬俗記載甚少,所以這也為研究西夏的葬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武威文廟(武威市博物館)

西夏博物館屬於武威市博物館的一部分,它的對面,便是著名的武威文廟,這座曾經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的地方,也是全國三大文廟之一

武威地區的文教昌盛,這座文廟功不可沒。現在的文廟成為武威市博物館,也設有中國印刷博物館的武威分館,據稱武威市博物館還是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購買門票進入文廟,內部蒼松古柏,鬱鬱蔥蔥,遮去了正午的烈日灼熱。這座文廟最早修建的年間已經無從考證,後來於明正統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大規模復建,整個古建築群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孔廟,西為涼州府儒學,西側的涼州府儒學在大地震後僅存忠烈祠和節孝祠。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巨匾

整座文廟建築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文昌宮的那44塊巨匾了,極具視覺衝擊性,這些匾額最早刻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最晚是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這些匾額不僅是書法雕刻的佳作,更是武威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歷代重視文化教育的最好體現。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石碑

在孔廟的偏殿,就可以看到被破壞性保護的石碑,它們被水泥永久的封印在了武威,包括《亦都護高昌王世勳碑》《唐弘化公主墓誌銘》等重要的文物。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在外圍的地方,一些明清的石碑設置頂棚被保護起來,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卻在碑面上留下油漆的印跡,如果說用水泥封住底部還算是保護的話,那麼這絕對是破壞文物的行為。

或許會產生疑問,為何中國印刷博物館會在武威設立分館呢?原因是在武威發現了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維摩詰所說經》(下卷),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僅僅存在於文獻記載,這是西夏人利用泥活字印刷技術的實物證明。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二、佛教寺廟類

海藏寺

武威擁有眾多的佛教寺院,而且每一座都有著一段傳奇的故事。

元朝時期,藏傳佛教在武威盛極一時。蒙古人在統一中國的道路上與西藏在武威進行了歷史性的會談,西藏終於首次納入了中國的版圖,蒙古人也由此皈依了藏傳佛教。據說當時武威有“藏傳佛教四部寺”之說,海藏寺就是其中一座。

從武威市區可以乘坐5路公交到達這座不算太遠的海藏寺,公交車停靠的站點是寺外海藏公園的南門,所以需要穿過海藏公園出北門,就能看到海藏寺的大門了。上個世紀80年代修建的海藏公園現在如同被荒棄了一般,雜草叢生,只能看到一些人在裡面的池塘釣魚。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相傳海藏寺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涼,大規模的興建應該是在宋元之際,這是河西走廊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之一,被譽為“梵宮之冠”。寺院最深處有一座8米高的靈鈞臺,相傳便是前涼王張茂所建,上有一眼水井,傳說和西藏布達拉宮的龍王潭相通,喝了井中之水可免災消難,寺院內特意在井上設置了水桶,方便人們自取自飲。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鳩摩羅什寺

在佛教東傳的歷史中,不得不提到一位泰斗級的高僧,那就是鳩摩羅什,他出生在龜茲,幼時學天竺諸國,青年時就已名揚西域,聲聞中原,佛學造詣極深。為了爭奪這一高僧,前秦和後秦還先後發動了兩次戰爭。384年,前秦將領呂光率軍攻滅龜茲,取鳩摩羅什至武威,後來呂光自立為涼王,羅什在武威生活了長達17年,直到401年,後秦伐涼,迎鳩摩羅什至長安。

鳩摩羅什在武威的17年中,弘揚佛法,學習漢文,呂光特意為其修建了鳩摩羅什寺,作為其弘法演教之處。1600多年來,鳩摩羅什寺名從未更改,為天下所難得。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到長安後,鳩摩羅什與弟子們翻譯了《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文,總計翻譯經律論傳達到94部、425卷,他也成為了中國佛教歷史中四大譯經家之首,堪稱翻譯學鼻祖。他的譯經和佛學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中國佛教八宗之祖。

鳩摩羅什在即將圓寂時說,如果自己翻譯的佛經沒有錯誤,則火化時舌頭不會爛。果然,舌根不爛。根據鳩摩羅什的遺願,弟子將他的舌舍利送回武威鳩摩羅什寺,供奉在羅什寺塔中,至今仍存。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遺憾的是,那場大地震後,武威城內本有的三座佛塔“文筆三峰”均被搖倒,唯有羅什寺塔僅殘存半截,民國政府對塔身進行了修復。如今,武威對這座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與擴建,擴建的工程仍在進行,已經成為了武威地區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大雲寺

武威最早的大雲寺,相傳為前涼王的宮殿,前涼王張天錫將宮殿改建為寺。大地震後,寺院盡毀,唯有鐘樓巋然獨存,涼州八景中的“大雲曉鍾”指的就是這座唐代銅鐘,已經成為了武威人心目中的神鍾。

走進銅鐘內壁,可以看到已經貼滿了各種祈福的符文。每逢農曆傳統節日,當地人登上古鐘樓,放眼涼州全景,敲擊神鍾,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三、城市文化類

南門廣場

等待夜幕的降臨,南門廣場上聚集了超多人氣。不管是跳廣場舞,還是唱歌奏樂,大家都自得其樂,每一個人都很享受自己的生活。還是因為那次地震,武威的城牆幾乎全部倒塌,唯有北門倖存,但後來被軍閥所毀。現在的南門是在2001年復建的,城樓上成立了武威民俗博物館。城樓正中,懸掛有江總書記題寫的“銀武威”巨匾。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武威的美食很有特色

武威最有名的小吃“三套車”,這跟俄羅斯的那首《三套車》可沒有一點關係。

一杯冰糖圓棗茯茶、一碗行面、一碟滷肉,共同組成了這三套車。這是武威最大眾化的美食,經濟實惠,一般茯茶都是免費自取的,店裡的食客幾乎都是當地人。

據說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途徑這裡的時候,取其名為“三套車”。

深度遊覽河西走廊之武威,請拿好這篇攻略!

一帶一路,旅遊先行。武威的一天,雖然沒有看盡這裡的文化遺產,但領略了太多的河西風情。看武威的歷史,就是看一部濃縮了的河西走廊的歷史。看絲綢之路,看河西走廊,看武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