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的父母,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当他(她)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

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别让我们也成为这样的家长。

12岁前的抚养方式很重要

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自杀。

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

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

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在做父母之前是否想过以下问题


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如果你急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

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目前这种状态是否适合当父母。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你是否了解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内容,在孩子年纪小时,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蓝图的构造同样需要父母的引导,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为,在现代社会你不教育孩子,电视、网络便会教育孩子,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

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在孩子的依赖期陪伴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满心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很多父母告说,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奶奶愿意帮助我们带,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

可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孩子长大后与父母出现隔阂的原因在依恋形成期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所以,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在孩子6岁前对他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不是百般的迁就,更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

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

他(她)会离家出走,他会服毒自杀、他会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

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在3-5岁


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

比如:父母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不要以孩子还小,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去迁就满足甚至是溺爱孩子。

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让孩子单独面对父母

无论孩子在哪里与父母对峙,大闹,家长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家长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家长,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家长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父母不要打骂孩子

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不要打他,不要骂他,更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也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孩子展示了家长的态度,不要含糊要坚决!这对孩子、对家长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父母虽然爱你,但是这个爱不是没有底线的迁就

孩子失控,也许是你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