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赣州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给力!赣州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路修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安全问题了,车也可以随时开进来把养的鱼运出去了……”日前,65岁的何应奎和妻子站在家门口,看着自家门前新修好的水泥路,很是开心,脱贫致富的信心油然而生。

给力!赣州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给力!赣州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修路之前与修路之后的岐山村村道

给力!赣州全南岐山村:路之变,变出新希望!

何应奎家在全南县陂头镇岐山村桥头村小组,妻子长年患病不能干重活,大女儿在县城读高二,小女儿还在村里上小学,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村里了解到他家庭情况后,将他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享受低保。受益于扶贫政策,何应奎两个女儿每年都可以享受到寄宿生补助、助学金等,而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也为他妻子看病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大大减轻了其家庭负担;此外,帮扶干部还为何应奎养的鱼、鸡鸭申报了产业补助……

去年,镇村干部了解到岐山村桥头小组的农户出行困难,农产品运输不便,便积极向上争取到了补短板项目资金,将这条通村组路硬化了,实现了包括何应奎在内的村民几十年的心愿。修路前,晴天时何应奎还能出门到周边打打零工贴补家用,可一到雨天泥滑路烂,只能天天困在自家屋内,根本无法出行。而现在,坑洼的土路摇身一变成了通组入户的水泥路,让“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日子成为了历史。

路之变,变出新希望。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打谷机必须要4个成人才能抬进稻田,现在路修好了,打谷机换成收割机,新机器可以直接开到自家田边。道路硬化后,何应奎家几亩鱼塘里的鱼也不再愁销路了。他还可以随时和其他贫困户到路边的玉米基地务工。这条新修的水泥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脱贫路”。接下来,何应奎还打算扩大鸡鸭养殖规模,尽可能多地享受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

道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迈入了一条条充满希望的“脱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