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解放軍每天發炮3萬發,如此多炮彈從何而來?這裡告訴你

淮海戰役解放軍每天發炮3萬發,如此多炮彈從何而來?這裡告訴你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應該說,從徐州出發時,無論邱清泉還是李彌,確實都包藏著一些私心,想保存自己的實力,認為多一些部隊就能多維持幾天,早消耗,早完蛋。

那個時候,誰也不願真心實意去救別人。劉峙要邱清泉出兩個軍,李彌出一個軍,可實際上邱清泉只出動了兩個師,李彌也僅出一個師,而且越到第一線,兵力配置越少。當時有人將這種情況諷喻為“錐形戰術”。

可是仗打到後來,邱、李感覺到了份量和壓力,就都不敢再懈怠了,該出的力出,該上的兵也一個不少全部派了上來。

邱清泉就算沒有比李彌做得更好,但也沒有更差,就此而言,黃伯韜還真是有些冤枉了他。

邱、李兵團都在日以繼夜地發起攻擊,然而兩人連會師大許家都難以做到,解放軍的阻援陣地愣是屹然不動。

淮海戰役解放軍每天發炮3萬發,如此多炮彈從何而來?這裡告訴你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18日,杜聿明以大許家為重點,實施中央突破戰術。激戰一天,兩兵團依然攻不進去,全線進展收穫寥寥,有的村莊白天拿下來,到晚上解放軍一個突襲,又失而復得。

杜聿明不用統計推進里程了,算損失就可以——邱、李兵團均傷亡慘重,一線部隊的消耗已經達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以上。

邱、李兵團在解圍行動的中後期都稱得上是兇猛頑強,這樣都連連受挫,可想而知,對指揮官信心之打擊有多大。邱清泉曾留學德國,抗戰時期一度在陸軍大學的課堂上大講德國軍事戰術,一向眼高過天,可到這個時候,情緒也變得悲觀消極起來:“對黃伯韜,我是出死力相救的,結果傷亡竟然這樣大!”

從黃伯韜,到劉峙、杜聿明,都曾要求空軍“早日將運河鐵橋炸斷”,但空軍本來就沒幾架飛機,為了配合杜聿明的地空協同、火球戰術、中央突破之類的花樣,力量更加分散,加上作戰時漫不經心,導致這一目標根本未能實現。

淮海戰役期間,東北基地日以繼夜地製造和運來炮彈,這些炮彈又通過鐵橋和臨時搭建的十幾座便橋,源源不斷地補充給碾莊前線的華野特縱、各縱隊炮兵部隊。

淮海戰役解放軍每天發炮3萬發,如此多炮彈從何而來?這裡告訴你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從11月18日開始,解放軍每天發炮不下三萬發,整日整夜,人們耳朵裡充滿的都是此起彼伏的爆炸聲。

第44軍150師師長趙壁光後來回憶碾莊炮戰帶來的那種震憾效果:“火力猛烈,炮火連天,火藥味辛辣刺鼻。房屋著火,牆壁倒塌,猶如天崩地裂一般”

炮彈如雨滑落,火焰燃燒著村莊,轉眼之間,什麼都破碎了,而地心還在不斷地分裂之中。

經過高密度炮擊,碾莊已成一片瓦礫,工事大部毀壞。當天,第44軍被殲滅,軍長王澤浚成為俘虜,趙壁光率殘部千餘人投降。至此黃兵團已被打掉三個軍編制,僅有25軍及64軍的殘部在守著碾莊圩、大院上、小院上等幾個村莊。

戰鬥變得越來越殘酷。碾莊的一位老鄉在若干年後回憶,一批廣東籍國民黨士兵(64軍)曾住在他家,有一天出去打了一晚上,回來時僅剩一人。在失去所有同伴後,那名倖存的士兵就整天默默地蹲在牆角邊,一句話都不說,看上去既緊張又恐懼。

淮海戰役解放軍每天發炮3萬發,如此多炮彈從何而來?這裡告訴你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