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近年来,海外安全事故频发。相对于恶性事件,海外财产的安全更易受到侵害,且更频繁。除了抢劫等手段,电信诈骗则更为隐蔽和难以防范。虽然使馆人员,一再提醒海外中国人注意犯法,但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以及骗子层出不穷的手段和方法,使得仍然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各种套路和方法。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一、黑客

1、“黑”邮箱

加拿大一华裔市民用手机打开一封以其家人名义寄来的电子邮件,点开邮件中链接后却不幸被“黑”。

黑客通过他的邮箱地址簿向联系人发送邮件,要求对方帮忙买iTunes卡,其中一人中招,两次购买iTunes卡寄往要求的地址。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近日,正在上班的董女士收到父亲的微信留言,说“我在超市买点东西,没带钱,你给我转200块吧。”

董女士的父亲,平时消费都是用现金,又想到网上诈骗常有,谨慎的董女士随口问了一句:“爸,是你吗?”

“是我!”她一听微信语音,确实是父亲的口音。便转了200元过去。

但董女士并不知道,其实自己受骗了……

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骗子是怎么操作的呢?

首先利用软件植入木马盗取微信号;然后购买“克隆微信”的软件,用克隆出来同样的微信号实施诈骗。如果对方有疑虑,就利用“一键转发语音”软件,打消受骗人疑虑。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3、盗取社交账号

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大都有打工的经历,不少选择教中文。据《欧洲时报》报道,5月8日,一位来自安徽的女留学生投诉,说她在留法学生喜欢上的某知名中文网站上联系中文家教工作,结果遭了骗。骗子盗用QQ号后,向其家长朋友骗钱。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4、远程操控计算机转走钱

一对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华人夫妇接到冒充中领馆诈骗来电。虽然他们没有将银行帐户中的存款“导出”,但却被诈骗团伙利用远程计算机,联机控制银行账号,先后从账户转走人民币20万元(约3万美元)。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二、冒充

1、冒充使馆人员

就读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小夕8月遭遇电信诈骗,接到自称是马德里领事馆的电话,自助语音服务称,有份中国国内寄来的文件需小夕前去认领。

一头雾水的小夕按提示音拨通人工服务后得知,她本人因护照信息泄露已被限制出入境,急需与中国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调查信息泄露渠道,并回传给使馆定案传真以及缴纳款项来解除出入境限制。

就这样小夕一步一步落入了骗子的圈套,前后汇款5万元人民币。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2、冒充国内司法执法部门

一名波士顿大学中国留学生接到了一通电话。在语音提示交互之后,电话被转接到了一位自称上海警察的人的手中。

还是同样的套路,这名警察称该学生曾使用假的信用卡交易过,还给这个学生讲解了目前的调查进度,并发给他调查现场的照片。

于是同学信以为真,先后多次给这名“警察”汇去了“罚款”,最终被骗取的总金额高达49,000美元,约为340,000人民币。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3、冒充所在国政府官员

有骗子会冒充政府官员,比如联邦调查局,国税局人员。要么直接威胁,要么要求将应补交的税款余额透过现金充值卡支付。曾有一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接到陌生电话,骗子自称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员,威胁若不缴交欠款将立即被递解出境,然后被骗走过1000多美元。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4、冒充中介

澳大利亚诈骗者冒充墨尔本顶尖大学的留学中介,宣称学费可以打九折。这些所谓的中介宣称,自称可以向墨尔本大学、蒙纳士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迪肯大学代缴学费。在这场骗局中,蒙纳士大学的留学生受害者张卢克被骗走了35127澳元,生活开始捉襟见肘。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三、航班取消骗局

年底假期来临,很多人会提前订好机票。如果在要走前,突然收到航班取消的信息,你会如何处理?

厦门的李先生就收到条短信称其购买的机票因台风取消,办理退改签后将获得 300 元的 " 航班延误补偿金 "。

李先生按短信内留电话联系对方后,对方称需 " 激活 " 银行账户才能退款,李先生遂按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 2000 元。

后来,李先生拨打了航空公司的客服电话却被告知航班正常起飞。

留学生成海外电信诈骗主要目标,套路是这样的

目前,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一是因为留学生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二是留学生及亲属的警惕性不高。为何中国留学生频频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目标?海外留学生的父母爱子心切,都不希望孩子在国外因为经济拮据而受委屈。骗子就是利用受骗者的这种心理实施骗术,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让受骗者信以为真。海外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该如何防范呢?

1、社交账号等密码设置复杂一点,并且定期更换,不同的账号尽量不要设置同一个密码。

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在网站上注册,谨慎填写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3、无法辨别信息时要找权威部门核实

4、随时关注大使馆信息

5、如果不幸被骗,立即报案,以及寻求大使馆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