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想必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刷屏。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意大利奢侈品牌D&G(Dolce&Gabbana,杜嘉班納)。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事情經過不用我們再說了,目之所及都有信息能夠了解前因後果。

D&G多次發表聲明,但拒不道歉,直到今天,D&G官方微博發佈道歉視頻,該品牌兩名創始人在視頻中表示,向全球華人表達“最深的歉意”,希望得到原諒。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但顯然,大家並不接受: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D&G這次,恐怕時真的要涼了!

不過,咎由自取,只能送它兩個字:活該!

01

D&G們每年在中國狂攬5000億元


如今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我們都能看到中國人在搶購各種大牌奢侈品,手中提著大包小包的人們還不忘互相攀比,交流購物心得。

目前80、90後正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00後消費群體也在迅速崛起,奢侈品為什麼如此受年輕人青睞?

1、國人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有760萬戶購買奢侈品,家庭年均奢侈品消費達7.1萬元人民幣,是法國和意大利家庭的兩倍。

總體來看,中國消費者奢侈品年支出超過5000億元。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僅佔全球的12%,而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要國家。

2、奢侈品適當降低售價吸引消費


除了中國人消費水平上升外,奢侈品商意識到中國市場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間,適當的降低售價可以推動國人購買力的增長。我們可以發現,從2011年到2017年奢侈品在中國的定價發生了變化,平均價差由2011年的68%縮小到了16%。

不可否認,奢侈品本身具有一定優勢,製作精良品質有保障,並且在品牌和價值認同度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同時一些奢侈品的個性化定製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能以微高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產品,成為大眾新的消費觀。

3、奢侈品結構和消費人群發生變化


如今的奢侈品分為兩類:一類是諸如Dior、Chanel一類的老牌奢侈品牌;另一類則是新興的輕奢類品牌。


隨著奢侈品消費年輕化,輕奢類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增速比例逐年增高。

我國中產階級和富人的增長是奢侈品消費增長的巨大動力。這些奢侈品們,到底是怎麼賺到中國人口袋裡的錢的呢?

看一組數據,體會一下中國人對奢侈品的貢獻,驚人!

中國人對奢侈品集團銷售額的貢獻比例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中國人在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佔品牌全球銷售的比重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縱觀國內奢侈品消費市場,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例子,不難發現主要消費群體並不是中國的富人群體,而是普通收入的中國年輕人。

現在,你意識到自己為什麼一年到頭,總是白忙活,不但沒有存款,還一身負債的原因了吧?

02

當普通上班族開始買奢侈品

富人卻在悄悄轉移目標!


如今,當普通上班族辛辛苦苦攢錢,買一個愛馬仕的包、買一個祖馬龍的香水時...整天娛樂逛街、K歌時......

富人已經將大部分財富投入到各種“有形無形”的投資上:資本增值、子女教育、自身學習升值、人際交往等等。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注:動圖形象系高頓學霸——高頓君


炫耀性消費已過時


從2007年到2017年,這10年期間的消費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數據顯示,

精英階層花費在物質上的錢明顯減少,而普通中產階層保持穩定。

那麼,精英階層們把錢都花去哪兒了?在那些你看不見的地方,比方說教育。

南加州大學教授伊麗莎白·科瑞德-霍凱特曾在《炫耀性消費的終結》一文中指出:美國收入前1%的人在教育上的投入,數額佔家庭年收入的6%,比起20年前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產在教育上的開銷則基本沒有增長,只佔家庭年收入的1%。考慮到兩者之間年收入的差異,兩者花在教育上的金額,可能相差幾十倍。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訪華期間,炫耀了外孫女阿拉貝拉的中文,中文歌,《三字經》,古詩,都有模有樣。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阿拉貝拉背《三字經》


這歸功於她的母親伊萬卡,在女兒18個月時,就把她送到了學漢語的語言學校。

這些精英家庭洞悉世界發展局勢,早早就為孩子日後的發展打下教育基礎,以此來維繫自己的社會地位,用自己的努力,封殺掉其他階層的上升通道。

比你有錢的人,比你更努力


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顯示,子女教育、自身健康、父母養老,已經成為高淨值人群的三大核心需求。

比如,哈佛錄取的杭州二中女生郭文景,愛好帆船、滑雪,在美國成立編程俱樂部;美國大學預科考試5門滿分,哈佛面試官稱讚她“英語流利,顏值高,近乎完美”,漂亮的履歷引人豔羨。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郭文景參加美國奧林匹克競賽獲獎)


她的父母皆為高學歷人才,家中財力雄厚,她有美國國籍,能自如地在中美穿梭。“想到編程就會笑”的興趣有個人因素,但同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支持。

她,或者說她們,其實是都是高知家庭、有計劃地、積澱培養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

不難想象,20年後中國的人才競爭,會是怎樣一番高手對決。

比你有錢、有資源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經常聽到有人抱怨逆襲很難,但當金字塔尖被這樣一群人佔領時,才叫真的沒有機會。

好在,我們還可以努力!

向上的大門不會關閉


2015年央視主持人董卿出國深造時,有記者問:“你已經把主持做到一流水平了,還去國外唸書,對你還有什麼意義?”

董卿說:“我們每個人都和‘更好’之間有一段距離。電視媒體現在競爭很激烈。需要認真學新知識,好好充電。”


D&G,涼涼!剛開始還沒人道歉,現在的道歉-你接受嗎?



比你有錢有資源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準備放棄提高自己了麼?

這個世界有它的軌道,軌道上有坐著火車的人,你騎著自行車確實無法追上。但是,

即便追不上火車,每蹬一腳你都會前進幾米,不是嗎?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非天生,而是在後天的見識和經歷中一點一點的拉開……投資自己、使資本升值,比你買一大堆奢侈品划算的多!

你還打算放棄提高自己的機會嗎?你還打算關上自己向上的大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