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剛上六年級的學生開始補初中的課程有必要嗎?

林雨荷49


先說一下我家正在經歷和看到的事情,再談談我對“超前教育”的看法吧。

超前教育遠比你看到的還要嚴重

剛上六年級開始學習初中內容對有些人來說這是一種給孩子增加學習負擔是一種“搶跑”、違背教學規律的行為,而且有人一定會問“上了初中之後學什麼?”

我孩子目前是五年級,初中的數學已經學到了初二下,順利的在今年的年底也就是寒假的時候他可以把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學完。

孩子是從三年級開始自學課內數學(三年級之前是我帶他提前預習),到四年級結束的時候他自己自學完了小學階段的課內數學,完事兒經過幾個月的測試、鞏固,於是從四年級末他開始了自學初中數學。

我這裡所謂的“自學”是指這個學習的過程我不再過多的干預,只負責答疑。

日常有時間的時候孩子自己看教材、教輔、做題,每週有兩次初中的直播課程,一個進度比較難同步課內進度,一個難度有點大屬於給原來的“初中數學聯賽”做培訓的課。截止到目前為止孩子跟的還是更不錯的。

除此之外孩子大概還做了1500道初中的難度較大一些的計算題(我打印的,所以對數量有個概念)。

所有的時間除了週末的直播課是需要固定的之外都是用的零碎的時間學的(也就是一天的任務完成之後還有時間就去學)。

從效果上看還是可以的。

這是因為跟他一起學習這些課程的小學生還是有很多很多的!從每堂課的課前測試到課中的習題完成情況再到提交的作業批改情況和我給他打印的一些初中真題試卷測試來看學習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就接受情況來看,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是能夠接受得了甚至接受的還很好的。

實際上不光是數學,四、五、六年級開始學物理的也不少!

而英語更是如此,今年光是二、三年級考過KET、PET的孩子我就見過好多了(今年的劍橋英語考級,小朋友幾乎佔了四分之三),而四年級、五年級考過FCE的也大有人在。這是什麼概念?已經不是小學生超前到初中生的水平了,已經是超到了高中畢業的水平了。要知道這種成績的考核不是我們“應試”那一套,是對聽、說、讀、寫的全面考察,僅僅依靠課內的學習是根本不可能考的過的。

相信很多在一二線城市的家長對此一點也不驚訝吧?

還有一個就是語文的古詩詞以及經典名著的超前學。而且這種超前不光是來自於家庭教育,就連很多學校一樣也會提前給學生們去補充、學習。

小學階段背完初中階段甚至是高中階段的古詩詞、文言文,這種情況同樣的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而小學階段讀完四大名著原版書(只拿這一個作為例子)的也不在少數!至於其他的一些經典名著那就更多了,很奇怪的是沒有多少人去質疑這些,但是卻會去質疑偏理科的超前!

為什麼大家會對理科超前有異議而對文科超前卻往往沒有意見呢?

上面說了,很多人會對超前學習理科表示這是拔苗助長、透支孩子學習能力、給孩子增加負擔,但是讓四五年級甚至更要的孩子去讀原版名著的時候就沒人說什麼了,原因是什麼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別人“超前”學理科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太大了!而“超前”學文科他們則並不太在意。

先說前者:

這個“壓力”主要就是這些超前的學習給這部分家長帶來了“哎呀,我們錯過了!”和“我們學校在的都有壓力,再超前做不到啊!”兩大類影響。有些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選擇的是重新審視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看看是否有可能提升效率、學習質量。而有些家長則以各種超前學可能的弊端來安慰自己,並且對待自己的孩子學習依舊“我行我素”。

再說文科:

因為大多數的家長本身可能都不願意閱讀,給孩子買的各種原版名著自己這輩子都沒看過,他們只是知道看名著很重要,但是自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如何一個重要法!而且認為這不過就是看書嘛,早點看晚點看有什麼區別?又不用投入太多,所以別人即使看再多的書,往往也很難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實質性刺激。

但是在理科上他們也會知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道理,也會知道提前學意味著他們會學兩遍,效果自然會比大多數學一遍的要好。

所以那些反對超前學的人,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因為他們更加懂教育,而使他們更加不希望別人學而已。

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超前學”的話,這不過就是“預習”和提前了的“補習”過程而已。

所謂預習大家都知道是多麼重要的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而超前學不過就是“預習”的多一些而已。

另外“補課”的情況或者說有補課(補差)需求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多數補差的補課實際上就是重新講一遍已經學過的內容而已。

而這兩個問題我認為正好是跟超前學結合起來了。

1、超前學本身就是預習行為

2、超前學之後課上再認真聽,那麼就相當於又複習了一遍。

從這個角度去看也是沒問題的,不是嗎?

超前教育又何嘗不是因材施教

沒有理由讓所有人都得“等”統一的進度,因為人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因材施教”,超前教育對有些孩子而言又何嘗不是“因材施教”呢?

現有的教材或者說教育體系本身其實就不一樣的,以數學為例,比較常見的蘇教版、人教版、北師大版還有個底的地方性版本,他們各有特色,但是整體難度相差不是太大,但是跟浙教版比較呢?

為什麼有些孩子就可以接受得了浙教版的教材難度,而有些孩子連普通版本的難度都掌握不了?是教材有問題還是人有問題呢?

顯然是人的問題居多才是。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 接受力也是不同的,普通的教材只是保證了一般情況下的孩子們在接受力上大部分人是不存在問題的。這種情況難免就會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孩子造成了另外一種不公平——他們需要浪費很多的時間來等進度。

對於這部分孩子比較常見的選擇就是要麼去學奧數去進行知識深度和廣度的拓展,要麼就會繼續往下去學。而學過奧數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不是隻往深了、廣了去學,也會超前學,甚至超前到幾年之後課內才會學到的內容。

事實證明的確有孩子是跟不上的,但是也的的確確有不少孩子不但能夠跟得上而且還學的非常好。

對於這部分學生而言,我們為什麼要鉗制、禁錮他們必須按照體制教育的進度去學習?

我們常說“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那麼對於那些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好的孩子給他們更加符合自己能力的教育這不就是因材施教嗎?至於很多人所擔心的“拔苗助長”、“透支孩子學習力”、“增加孩子負擔”、“不公平競爭”等等我認為幾乎都是“紙上談兵”!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你不在其中你如何能夠體會到那種學習的樂趣?

你所能想到的這些問題不是什麼技術難題,那些實踐中的人們他們也能想得到,但是區別在於他們在不斷地去完善、糾正、調整,而反對者們卻始終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假設上。

所以你看到的不過是別人“在做什麼”或者是“做過什麼”,但是你看不到的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背後還做了哪些的事情……

所以同樣都是“超前學”,它的背後可不是僅僅只是“學”這麼簡單的。

超前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

可以看得出來,我本人是非常支持有能力的孩子一定要超前學的家長,而且我們本是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我家受制於天賦、教育大環境(本地沒有擇校、沒有激烈的優質輔導機構競爭壓力)、教育理念(更希望孩子全面發展)的影響,我們雖然超前了一些,但是沒有全力的去超。

但是超前教育一定也會帶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未必會發生在每一個孩子、家庭的身上,但是我還是想大概的整理一下,並且提出我的一些意見,希望能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帶來一些幫助。

1、提前學了上課不聽的問題

這是最常見的問題,很多家長都跟我說過孩子有這個表現。其實這也很正常,孩子嘛,總是希望自己的優秀能夠被別人看得到,希望自己能被別人認同、表揚。而認為自己會了就不聽課的孩子多數都是因為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別人自己的“優秀”,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會覺得老師講的太簡單了,沒有耐心去聽。

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太難,最關鍵的是孩子從最初的預習、提前學的時候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是為了讓他“秀”自己,還是為了讓他能夠更好的聽、學?有沒有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在認識上明確——讓你提前學並不代表你能學會所有的知識點,你能理解所有的內容,而是為了提高你的聽課質量,讓你更好的去判斷你過去的理解是否是對的、全面的,是為了讓你更好的去思考!

2、投入時間過多影響當下內容的問題

我也見過一些家長他們非常重視的是孩子的課外學習,但是對孩子的課內學習始終不太關心。不可否認現在課內學習相對於課外的內容的確是簡單很多。

這種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他們能夠解決很多的難題,但是總是會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上出錯,往往是分數會很高,但是滿分卻很難。

我認為這種情況家長還是需要重視一下的。不要認為學校考查的內容太簡單,就覺得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完全把他們當成是一種考查孩子基本概念和答題習慣的機會。要知道在一分一操場的重要考試中,每一分都是那麼的寶貴。而且培養孩子的耐心和仔細能力也是重要的學習習慣不是嗎?

3、只重題目而忽視概念(課本)的學習問題

這點和第2條其實很相似。單獨寫出來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我想重點說的是,語文和英語這種課本。

有一些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他們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書,甚至於花大量的時間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或者是閱讀指導。但是他們卻對孩子的教材學習漠不關心。可是我們要知道孩子教材裡的課文,那可都是經過各種專家精挑細過後,才進入的。每一篇文章都堪稱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且最重要的是任何語文老師、英語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給孩子們講解的已經不僅僅是課文本身所帶來的字面學習。

說的直白點,你上的每一堂語文英語課實際上都是在學一節寫作課和閱讀課——高質量的聽課,是有助於在這些方面得到提高的。

所以家長在關注孩子,偏文科的學習時候,千萬不要認為只是需要把字詞或者是單詞,或者是課文背過就可以了。

2月是同時,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中,如果你能做到提前預習的話,那麼聽課質量一定會更高一些。

4、只重量而忽視質的問題

這是很多家長,包括一些比較機械的家長,在初期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在他們看來給孩子武裝到牙齒才放心。

他們會給孩子報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學習班。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他們認為,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保證孩子一定提高,也就是說他們注意到了從量上來影響孩子的學習,可是卻忽視了質的問題。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孩子上了那麼多的課,家長卻從來不過問講課的內容是什麼,也不去盯著孩子,作業完成的情況怎樣,更不用說還會跟孩子的任課老師授課老師去交流交流。

5、過度依賴輔導班錯過了自學能力培養問題

這也是表現非常突出的一點。

我一直認為上輔導班能夠解決的是知識點的問題,知識結構的問題,但是它解決不了孩子自學能力、學習習慣培養的問題。

因為無論是在課內學習還是在外面的輔導班學習,孩子們更多的時間實際上是處於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中。我們都知道隨著孩子學業的不斷延伸,對他們自學能力、學習習慣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好的習慣和好的能力會保證他們在學習上事半功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好成績。而沒有這些能力的話,孩子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像那麼他們的學習效率,是很難得到有效提高的。

所以我認為超前學習本身,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孩子自學能力的一個機會。

關於如何在超前學習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我會單獨再寫一篇經驗分享,這裡就不贅述了。

6、過於注重某科學習而忽略了其他科目

其實這一點不是特別的突出,因為很多超前學的家長,他們其實是超前的比較早,當孩子在某一科上進入正軌之後,他們會進行其他科目的補入。

我這裡單獨說一下的原因是想提醒各位:某一科提前學的確可以保證這一個科目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要知道孩子在體制內的教育更多的時候還是要看他們的綜合成績表現。因此我個人更傾向於保證孩子綜合發展的前提下,對某一刻或者幾科進行特別學習。

要特別注意的是提醒孩子,指導孩子,把在某一科學習上的經驗應用到其他科目上的學習。

總之作為曾經經歷過並且現在還在經歷中的家長,我想說的是:超前學習,沒有你表面上看的那麼容易那麼簡單,也沒有你看的那麼的無所謂不重要。學習畢竟是人去做的事情,在一個同樣的學習過程中,每個人因為方法不同,因為想法不同理念不同,他們在同樣的過程中收穫也是不一樣的。無論你選擇何種學習方式,你所依據的應該是你適合自己孩子的為主,你的孩子就是不適合朝鮮宣,那麼你就完全沒有必要非要逼著他去做這件事情,如果你的孩子適合,那麼你完全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就問那些回答沒必要的家長,你們是何居心?

小初銜接課必須上。

第一、分班的要求:

很多學校入學是要組織分班考試的。用腳丫子想也知道是否會考初中的知識。沒有提前學,實驗班或重點班進的去嗎?

知道實驗班超過普通平行班的幾百條街嗎?以北京十一學校為例,實驗班的學生採取2-4制教學,就是初中2年,高中4年,學生不參加中考直升本部高中。這些學生是清華北大的絕對主力。普通班和普通中學中考考上十一學校高中的孩子基本被人家踩在腳底下沒有翻身的機會。孩子不提前學初中內容有機會進實驗班嗎?

第二、就算完全採取平行班教學的學校,學生提前學了初一的知識,至少成績和學習心理上優勢就是大。初中前的暑假不好好學習,初中時發現問題了哪裡還有時間補課?很多反對超前教學的理論依據就是再學時學生不專注了,純粹胡言。孩子小學就背齊了高中要求的文言文、課文、文學常識,背下3000-5000英文單詞。你看看初中高中是否可以騰出你背課文的時間學習閱讀寫作和數理化?北京的小學生能夠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足夠中考英語成績優秀的相當多。我就問你們沒有提前學習的拼的過人家嗎?

無知者無畏。不知道怎麼辦不是錯,不懂裝懂的信口開河就不對了。我告訴你們,疑惑時就看看精英家長在怎麼辦。海淀黃莊的家長哪一個不是高學歷精英?清華北大畢業的大把抓。是人家懂教育還是吃瓜群眾和噴子懂?人家孩子的基因本來就是好,小學到高中何時何地不在報班補課學習?家長的素質決定孩子的高度。還快樂學習?還沒必要報班補課?腦子進水了吧?


專罵黑師人


現在主要看家長的認知態度及周圍的補情。人家的孩子補了,你不補,這心裡總是七上八下,擔心孩子落下。所以就硬著頭皮讓孩子補。至於錢多少,孩子樂意不樂意都由家長說了算。

我覺得現在讓孩子補初中課程必要性不大。暫不說孩子的心情如何,僅從知識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來看過於超前。六年下半年的課程幾乎都帶有總結性和初中接軌的內容。如果孩子學的不紮實,勢必影響到初中課程。再者,暑假一段時間再補初知也不遲。這邊學六,那邊學初,有時會讓孩子弄混,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兒,關鍵是影響孩子學習熱情和興趣。到了中學真正開始學習初中課程時,會覺得心灰意冷,缺乏上進心和精神動力。

補課成瘋,提前補課心血來潮。建議家長和老師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孩子,多給孩子們自由快樂的空間,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






林雨荷49


優質生源的搶奪,5+4模式,六年級即進入初中課程的學習。

目前個別地方實行的5+4模式可能和你的意思差不多,小學讀5年,初中讀4年,實際上這部分孩子進入初中後第一年按道理進行的是小學六年級的課程學習,但一般在第一學期就把一年的課程學習完成了,也就是說初中相當於3年半。進度能拉如此之快,這部分孩子基本就是小學裡優秀的孩子,成績比較拔尖,從他們的學習能力上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當然主要是初中為了搶奪更好的生源想出的招數。正迎合了部分孩子和家長的需求。一般的原則就是就近入讀初中,家庭卻想為孩子選擇一所比較好的初中,走正常路線比較困難,剛好5+4的模式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般這類的學校會通過查看某一次的考試成績(比如區級調考)或者培訓班的推薦進行錄取的。成績比較差,學習能力不行的孩子基本是進不了這類的學校。也就說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進行提前初中知識的學習的。學校的行為就告訴你了,你還是呆在原學校好好的、慢慢的學吧,我們“不歡迎你!”


楊鍋來了


我認為沒有必要。現在很多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小學已經學習初中的課程了,好像是打個提前量,這樣孩子就會走在前面。我認為這樣不妥,原因是:

一、增加孩子的負擔,孩子覺得太累,容易厭學。

二、六年級已經學習了初中的知識,等上初中時有些知識自己覺得已經 會了,就不認真聽講,導致老師講的重點不認真聽,覺得這點我早就會了,沾沾自喜,久而久之聽課的質量就下降。

三、校外一些補習班本著掙錢的原則,把老師家長哄高興算,至於學的咋樣,多數報喜不報憂。加之有些老師對教材理解不透,重難點把握不準,把孩子學的知識弄的不生不熟,這種夾生米狀態你認為效果會好麼?

我認為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良好的興趣很重要。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而不是談學習色變,一件讓人不喜歡的事想把它做好太難。所以,家長們請不要盲目跟風,一定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施教。養兒不易,育兒更是一種學問,所以請慎行。


自信小美麗


頭條是個讓人焦慮的地方



擺渡人追風箏的人


沒必要,本來就是初中學的


前塵往事70309795


目前還沒有必要。小學畢業後,可有機會的提前預習初中課程,很有必要。


楓林65670750


為什麼補?你上初中時幹什麼?


雲淡風清36913


飯總幹一口一口地吃!如果你吃一餐把二天的食量一次吃下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