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有哪些不同之處



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有哪些不同之處


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是有些不同的

湘西沅陵這邊男方去女方接親形式,與湖南新邵縣的一些地方是有區別的。沅陵的習俗是這樣的:頭天中餐為女方招待親戚朋友與鄰居的酒席,男方這邊的人是不參與的。

男方於第二天凌晨出發去女方家迎接新娘子,路程遠的話,一般凌晨四點就出發了,如果男家與女家之間路程稍近的,男方也會在凌晨五點左右出發。不過當天不用帶什麼物品給女方家的,因為男方給女方的彩禮早在半個前甚至一個月前就送去了(除了鈔票外,還有“三金” 即項鍊,手鐲,戒指)。這件事不能說是拜金也不能說是俗氣,而是男方對女方的一種情感的表露。


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有哪些不同之處


男方到女方家後,新郎會事先準備好一些紅包,主要是打發給在廚房幹活的,吹索拉的。還有就是去新娘子的房間時,若想進屋把新娘子接走,進門時新郎是要要給紅包後對方才會開門讓他進屋的。大家吃完早飯後,由新娘子的哥哥呀或者弟弟把新娘子背出來,交到新郎手上後,男方一幫人帶上女方的陪嫁(有家電,被子,熱水壺,端茶盤等一些小東西生活用品)就直接走人了。

湖南新邵縣的一些地方的迎親習俗是,男方一幫人會在頭天下午將彩禮(主要是豬肉與錢)送到女方家,現在一般是送去一頭豬肉約200斤左右,據說現在的所送給女方的現金至少在十萬元以上。然後第二天早飯是女方辦的酒席,就是女方家招待親戚朋友與村裡人的正席。還有,男方送彩禮到女方家的當晚,女方會叫自己家裡人也就是叔叔嬸嬸們吃頓“離孃家酒”。


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有哪些不同之處


男方去到女方家多少人,送去多少肉,多少禮金等等,從這些數字上就能體現男方的家庭背景。筆者當年在老家農村,有一次被新郎叫去,讓我幫他送豬肉到新娘家。男方家當天好像是宰殺了兩條大肥豬,兩個人抬一邊,光是抬豬肉的人就有8個人。當時我們一行去了近20個人,送去的物質多呀,除了兩條大肥豬,還有雞、魚等物品。


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有哪些不同之處


記得當天我們是下午出發的,趕到新娘家已經傍晚了。第二天在新娘家吃完早飯(女方婚宴的正席)。當然,男方要準備很多紅包,要不伴娘是不開門的——這個習俗與湘西是完全相同的。早飯後休息一會兒,大家就擁著新娘嘩啦啦出發了。我們去的這班人,抬著女方的嫁妝,什麼櫃子、書桌、棉被與桌椅板凳……反正整個家庭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當時我們抬回到新郎家的物品有足有一里路長,浩浩蕩蕩很是壯觀。“這種場景對男方與女方都是一個有面子的事情。”村裡一位老人如是說。

這麼看來,湘西沅陵與湘中西迎親習俗,在有些方面是有很大區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