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家"會如此傷人?

悲劇已經釀成,請不要再批鬥這個孩子了,也不要再責怪這個母親了。

作為家長,我們當下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01毀掉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4月17日晚10時左右,上海盧浦大橋一名17歲在校職高2學生。

17歲的青春年紀,在5秒內就沒了。

在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個男孩突然從車裡衝出來,緊接著直接跑到橋邊跳下。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後面緊跟著的女子是男孩媽媽,因為沒有抓住他而捶地痛哭,絕望不已。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據新聞報道,這個男孩在學校與人發生了衝突,隨即被通知家長,但母親沒有給與理解,反而是不斷地責罵。

這個男孩,年僅17歲,從下車到跳橋的過程中,沒有絲毫猶豫,甚至不曾回頭看過母親一眼。

整個過程,不到五秒。

事情發生後,網上很多批判男孩的言論:

"現在娃娃太極端了"

"小孩心理素質太差,不要也罷"

"現在的小孩被寵的太過,這種後果是必然。"

網友批判男孩的樣子,像極了他決定去死前,母親責罵他的模樣。

一條年輕生命的逝去,換不回廣大父母的反省,卻只等來滿屏的謾罵和指責。

我相信,母親這一次的謾罵絕對不是男孩衝動自殺的原因,而是推動他結束生命的最後一擊。

壓垮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父母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有多少人,因為父母的語言暴力,一輩子活在"你很差勁"的陰影中,無法擁有自我肯定的能力?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渴望喚醒父母對自己的認可。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02通往地獄之路,往往由善意所鋪就

父母愛孩子嗎?

答案無疑是愛的,只是太多的父母,是自以為的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

明明一切的傷害,他們自己都經歷過,可是當他們成為父母后,還是忘記了,孩子是需要尊重、理解和包容的。

他們的口中,統統是"為了你好",你不接受,就是叛逆的、是不識好歹的。

小時候哭著想要一個變形金剛,父母說"你再鬧我們就不要你了"。

後來被同學欺負了,父母卻說"肯定是你的問題,不然他們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初中時打碎了一個碗,父母說"你連個碗都端不好,養你有什麼用"。

後來冬天穿少凍感冒了,父母說"誰叫你不聽我的多穿點,現在生病了活該吧"。

如今我們不想考公務員、不想相親、不想結婚,他們卻逼著我們妥協,還說"我這不是為了你好嗎"。

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我們的錯誤和不是。

我們真的很想相信他們是愛我們的,可事實就是,大多數人只能暗地裡羨慕那些從小到大,都被父母無條件讚賞,無條件寵愛的孩子。

他們有的安全感我們沒有,他們有的自信我們沒有。

可無論我們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父母的想法和做法。

心理學家弗洛姆這樣評價過父母:"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著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壓倒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就像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父母以為我們衝動,其實結局早已寫在了成長的每一幀裡。

我喜歡科胡特這句話:

"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03什麼是"不帶敵意的堅決"呢?

一是不帶敵意的拒絕。

比如小孩想買一件玩具,但你沒有帶那麼多錢,或者說這個玩具太貴了。

有敵意的拒絕就是,板著個臉要罵人要打人:

"跟你說了今天沒帶夠錢,再鬧我就揍你。"

"再哭的話,我就不要你了。"

"家裡窮你不知道嗎,真是個壞孩子。"

不帶敵意的拒絕就是:

"我知道你很想要,但媽媽今天沒帶夠錢,我們下次再來買好嗎?"

"我知道這件玩具對你很重要,但實在是太貴了,現在媽媽買不起,我們一起湊錢吧,湊夠了再來買。"

二是不帶敵意的管教。

前段時間,有段父女交談的視頻,在YouTube上好評如潮: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這位父親在和女兒開玩笑的時候,女兒突然發起脾氣來。

這位父親並沒有因此而發火:

"開個玩笑而已,你幹嘛那麼當真啊?"

這位父親蹲了下來,很溫柔地跟孩子進行了一場對話。他教孩子"如何和情緒共處",告訴孩子"生氣是ok的",

"我尊重你和你的感受,但你要告訴我你的底線在哪裡。"

他看著孩子的眼睛,無比溫柔地對孩子說:

"You are still loved,You are still safe."

尊重,接納,同理心,情緒疏導。這位父親的教育引導方式,簡直就是一場"不帶敵意的管教"的經典教學。

有敵意的堅決就是:黑臉,威脅,指責,憤怒,打罵

但在這種含有敵意的回應下,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和被打壓,所以很容易就會陷入對抗。

不帶敵意的堅決就是:

尊重,接納,冷靜,平等,溫柔

就是不帶情緒地堅守底線,我不答應你時,態度雖很堅決,但毫無敵意,不會說你無價值。

"我愛你,但是不可以。"這樣溫柔而堅定的溝通,孩子反而很容易接受現實,"父母是愛我的,只是暫時無法滿足我。"

所以,科胡特說:"不含敵意的堅決,是最好的界限原則。"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04什麼是"不含誘惑的深情"呢?

一是不能用誘惑去激勵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特別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你把地掃了,我給你10塊錢。"

"期末考好了,我獎勵一千塊錢。"

這樣的鼓勵和激勵,實際上就是"帶著誘惑的深情"。這種激勵方式容易造成一個問題,

就是梁實秋先生說的:

"孩子未來可能會把一切關係,都處理成金錢關係: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以錢為動力,一切事情都用錢來度量與衡量。"

比較好的激勵方式應該是不含誘惑的鼓勵。

就以我自己為例子吧,我把孩子的勞動分為三種。

第一種:

你自己的事情

"做自己的功課、收拾自己的玩具等,我不會獎勵,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二種:為愛而做的事情

"洗洗碗、掃掃地等家務事,這是為愛而做的事情,我不會獎勵,這也是你應該參與的。"

第三種:為報酬而做的事情

"你撿瓶子賣,我會給予獎勵。你修剪草坪,我會給予獎勵。我只獎勵他利行為,不獎勵自利行為。"

之所以這樣劃分勞動和進行獎勵,就是要讓孩子明白三件事情:

●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負責

●為愛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事

●我勞動,我光榮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二是不能用愛去綁架孩子。

我們非常喜歡且擅長以愛之名,去誘惑孩子、裹挾孩子、綁架孩子。

"聽媽媽的話,趕緊考公務員。"

"聽媽媽的話,這個男生不行。"

每當孩子們想反抗時,我們就會說出極具殺傷力的三句話:

"我們都是為你好。"

"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

"我辛辛苦苦養大你,你卻……"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生活往往過得很不如意:

讀著不想讀的專業,

幹著不喜歡的工作,

結著不想結的婚姻,

喜歡委屈自己迎合別人,

…………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迫接受。父母給子女最好的愛是什麼?

是不含誘惑的深情:

"我對你好,是發自內心的意願,不求任何回報,我愛你,只因為你是我孩子。我從來不把我認為好的給你,而是幫助你獲得你想要的。"

所以,科胡特說:"不帶誘惑的深情,是最好的愛的態度。"

17歲男孩跳橋身亡:為何

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寫道:

"為什麼風可以那麼溫柔地對樹說話,而你卻永遠學不會對我溫柔地說話呢?"

希望像這樣的"人間悲劇"越來越少,希望人世間的所有孩子,都能被細心呵護,溫柔以待。

因為有愛,我們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不含敵意的堅決,是最好的界限原則。

不帶誘惑的深情,是最好的愛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