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恋恋女生


最近埃塞俄比亚空难157人遇难的新闻震惊了国际,也直接造成了波音的股价大跌。这次空难遇难的人员来自四大洲30多个国家,其中有9名是埃塞俄比亚人,8名是意大利人,32名是该次航班目的地的肯尼亚的国民。

我们国家的人对于世界上一些小国的了解,很多是通过奥运会。在这次空难之前,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给我们的感觉应该和它的邻国肯尼亚一样——这个国家的人长跑很厉害。

翻开地图,你会发现这个国家处于非洲的东北角,濒临亚丁湾,不过却没有海岸线,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经济排名垫底,人口却过亿,近年来这个国家的发展主要是靠中国的投资。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非洲大陆的一个帝国。

埃塞俄比亚帝国是存在于13世纪到20世纪的一个帝国,直到1974年才灭亡。这么晚的封建王朝覆灭时间,差不多赶上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搞对外殖民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对于意大利好像没有什么印象。但实际上意大利也曾经殖民过,它的主要范围限于非洲,而埃塞俄比亚就是其中之一。

埃塞俄比亚当时还称作阿比西尼亚,意大利认为这个国家是一潜力股,看中了它的战略位置(因为位于意大利两块殖民地的中间)以及错认为它软弱可欺,于是在二战前夕进攻埃塞俄比亚。但是,最后居然打败了,于是意大利成了当时欧洲列强口中的一个笑话,而埃塞俄比亚也成了非洲唯一的没有被殖民的国家,可以称得上是“非洲版的泰国”了。

埃塞俄比亚帝国直到1974年的国内政变以后才被推翻,然后经历了军政府时期和独裁时期,最后建立了联邦政府。


卧游家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让亚洲不少国家格外“眼馋”,包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都自诩为“下一个中国”,试图复制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甚至大言不惭地表示要超越中国。但是,只有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像中国的国家”,这个国家几乎照搬了中国的发展模式。

埃塞俄比亚成了“非洲工厂”,工资比越南、中国低10倍!

近日,日经中文网报道称,日本零售巨头旗下的优衣库为了降低成本,将在埃塞俄比亚设立非洲首个生产基地。在过去,中国承接了优衣库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中国的代工厂约有80多家)。事实上,这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甚至有借此成为“非洲工厂”的趋势。

埃塞俄比亚全国的人口超过1亿,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但超高的生育率导致这个国家一半的人口都在18岁以下;因此在这里招工非常容易,只要贴张小纸条,第二天就有两三千人来竞聘。

而且埃塞俄比亚人均收入极低,工人平均月工资仅为50美元(越南的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50-170美元,中国则为400-500美元),并且这个国家还没有最低工资制度,成为了全球劳动力最便宜的地方。

这国把中国当作老师,像极了30年前的中国?

过去,中国通过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了“世界工厂”,如今的埃塞俄比亚已经把中国当作了“老师”。这个国家的中学课本里有这么一课:“中国在近代也贫穷落后,但近几十年通过勤奋创造了经济奇迹,既然中国能由穷变富,那么我们也可以。”

为此,埃塞俄比亚展开了一场长达10多年的“全民学习中国”风潮,甚至该国的总统19岁就来中国留学(是北大的博士),能将一口流利的“京腔”,谈起中国的历史文化来也头头是道。

埃塞俄比亚也制订了类似中国的“五年计划”,并确定了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人均GDP在2030年达到菲律宾的水平;该国还实行了10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这个国家从新闻到音乐节目,全国都在讲“发展、发展、发展”,MTV里面到处是高速公路、水电大坝的镜头......

中国援助非洲的终极目标,美国、印度差远了?

除了作为学习的榜样,中国还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了数百亿美元,并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据统计,该国90%以上的公路、全国的通信网络、第一个风电场及几个重要的水电站等,都是中国企业承建或参与建设的。

去年10月,由中国出资42亿美元建设的“亚吉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全场750公里,连通了该国首都和亚丁湾的吉布提(中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实现了埃塞俄比亚人的百年“国铁梦”。

事实上,不只是日本的优衣库,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印度、土耳其和韩国也看好埃塞俄比亚,每年对埃经济援助在10亿美元左右,但他们收获的可能远远不如中国。

对中国的国家战略而言,一个一亿人口的非洲大国如果崛起,能够让更多国家追随中国的发展理念,价值观的输出才是对外输出的最高层次。


金十数据


埃塞俄比亚,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埃塞”在古希腊语意指“被太阳晒黑的地方”,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人口1.05亿,国土面积11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非洲大陆有54个成员国,埃塞俄比亚是其成员之一,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埃塞俄比亚成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 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也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地里位置及特征: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非洲本身就是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又叫阿比西尼亚高原,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埃塞俄比亚具有3000年文明史,不多见奥。“东非大裂谷”横穿埃塞俄比亚全境,南北走向。有狭长的平原,洼地,国家边界多为沙漠地带。国家最高峰——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4623米。e

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国土面积不到111万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总数为1.05亿。存在不少原始部落和种族。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奥罗莫族,占全国总人口的40%多。联邦制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官方语言为阿姆哈拉语,英语通用。

气候条件及水资源:非洲大陆被赤道横穿,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处热带。埃塞俄比亚属于热带草原和亚热带雨林气候。每年2月到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1月为旱季。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青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尼罗河的另一个发源地,还有谢贝利河、朱巴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等。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

其他方面:埃塞俄比亚以农业为主,工业极其脆弱。咖啡原产地,还种植甘蔗、茶叶、香料等。自然资源有黄金、铂、铜、铁、煤、钾盐、磷酸盐、石油和天然气等,储量丰富。工业方面,不是外商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主要是看中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而且以轻工业为主。以服装,纺织业为主。在经济的带动下,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七八,速度惊人。旅游业方面:埃塞俄比亚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像拉利贝拉岩石教堂、阿克苏姆考古遗址、阿瓦什谷底、蒂亚等著名旅游景区,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成为第三大旅游客源国。军事方面:埃塞俄比亚国内并不太平,经常进入紧急状态,弄的人心惶惶。

千言万语,希望“非洲兄弟”,发展的越来越好,国泰民安,能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这么近那么远F4


小编在非洲工作多年,埃塞就是其中一站。小编不想去说埃塞是非洲的中国,经济有多发达什么的,就说说做工程中遇到的那些恶心人的事。说实话我对埃塞印象一点都不好。

埃塞的天是真蓝,【拍摄与莫克雷】

1 埃塞施工太难了

埃塞劳动法规定,雇佣超过45天都是正式员工,单位要交齐所有的东西。对解雇各方面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黑人犯了错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中国人只要出了点事,那就比天还大。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非常慎重,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在第40天的时候就换掉,每到40天就要换一批工人。赶进度的时候真是干着急,缺少骨干。不是不想花钱,真是没有尽头的,有办法谁不想要老员工呢

施工中自己也要找到一点美好【拍摄与埃塞的工地】

2.警察太可恶

只要看到中国人的车子都要拦下来,各种盘查。有错没错,罚款是逃不了的。我被偷了好多次,工地上的洗衣机,我的电脑都被偷走了。然后报警了,警察就开始各种盘问你,最终的答案是你们中国人自己拿出去卖的,诬赖到人家头上。还要你出钱支付人家的出警费,完全包庇根本不理会你。

工地上的黑人特别好偷轮胎,那自卸车轮胎卸的是五花八门的,熟练到你不敢想。曾经自卸车开到桥下边,几个石头垫着把轮胎卸走了。装载机司机趁着中午中国人吃饭,把装载机开出营地,被发现跑了老远追回来。轻卡司机只要中国人不跟着,立马就消失,再也找不回来。在首都亚迪斯因而还成立了一个黑市,基本中国人丢的东西都能在那里找到,只要愿意花钱基本都能赎回来,就是这么无奈,你有什么办法呢?

【拍摄于中交建莫克雷工业园项目】

3.中国人太多,来的太早,市场都被玩坏了

人多了,事就多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国人来到海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埃塞现在的反华势力很厉害,国人真的要反思反思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4. 电话费太贵了

埃塞是我经历的地方,电话费最贵的一个地方。电信公司是国营的,全是垄断,资费高的吓人。高考竟然还要全国屏蔽手机信号,曾经经历了没有信号的一周,终生难忘。


听我说了埃塞的故事,是不是和想的不一样。市场多么多么大,经济经济多么成功,还有轻轨,还有中国人发了多大财。这些都是真的,但是在埃塞工作真是够让人窝心的。


走进东非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在历史上曾建立强大的阿克苏姆王国和埃塞俄比亚帝国,近代也曾顽强抵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成为非洲少数几个未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国家。现在埃塞俄比亚有着1.02亿人口,1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资源,如果稍加开发,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地区应该不是问题,然而埃塞俄比亚却是目前非洲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铭苏先生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埃塞俄比亚的基本情况。

第一、地缘环境因素。

从地缘环境来看,埃塞俄比亚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占据中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东非大裂谷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纵贯全境,红海沿岸分布着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

总体来看,虽然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地区,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适宜,反而沙漠所占的比重不大,大部分地区适合从事开发活动。但是由于地形由中西部高原、红海沿岸平原、东南部沙漠等构成,形成独立的几个板块,容易导致分裂倾向。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角,背靠非洲大陆,扼守红海出海口,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在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曾经依靠这一有利的区位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建立了强大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又称阿克苏姆王国),并且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红海两岸,并且直接介入阿拉伯半岛事务。在近代,由于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曾遭到葡萄牙、奥斯曼土耳其、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入侵。1993年厄立特里亚的独立,使埃塞俄比亚丧失了红海沿岸的出海口,由于亚吉铁路的修建,现在主要借助于吉布提港口出海。

第二、庞大的人口数量。

埃塞俄比亚拥有1.02亿人口,是非洲人口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庞大的人口数量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其中居民信奉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占45%,信奉伊斯兰教的占45%,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可能与历史上埃塞俄比亚与西亚和欧洲的广泛交流联系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丰富的资源。

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铂、铌钽、镍、铁、铜、铅锌、煤、纯碱、钾盐、大理石和天然气等。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及湖泊众多,素有“东非水塔”之称,是青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

埃塞俄比亚既有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土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庞大的人口数量,丰富的资源,为何现在还穷得一塌糊涂?这也难以让人理解,不过铭苏先生认为,埃塞俄比亚之所有落后,主要是由以下5点原因造成的:

第一、埃塞俄比亚政变频繁,政局不稳。

埃塞俄比亚虽然建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自从二战后经历了多次政局变动,经历了塞拉西皇帝统治时期、军政府统治时期、门格斯图独裁时期、过渡政府时期,政局的动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直到1995年埃塞尔比亚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内阁制以后,政局才得以稳定。

第二、同周边国家有领土争端,冲突不断。

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与邻国长期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与北部的厄立特里亚,两国1998年因边界冲突爆发战争,直到现在两国的争端还未最终解决;与东部的索马里,1964年和1977年,两国曾因领土争端两度交战,直到2009年埃塞俄比亚军队才撤离索马里。同邻国的领土争端和冲突,不但耗费国家财力,同时也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三、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是全球重要的咖啡出口国,牲畜存栏总数居非洲之首,农牧业产值占GDP的50%以上,吸纳了85%的人口就业。但是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10%。不过埃塞俄比亚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放宽了外资准入门槛,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来资本。

第四、基础设施落后。

埃塞俄比亚国内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只有一条由中国公司负责修建的亚吉铁路连接埃首都至吉布提,也是埃出海的唯一通道;国内90%以上的运量依靠公路运输;电力供应还有剩余;为了经济发展,其他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投资才能得到改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五、教育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财力有限,对教育的投资也比较少,导致目前整个国家教育水平不高。虽然埃塞俄比亚拥有上亿的人口,但是发展工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却非常缺乏,人才的短缺将是阻碍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综上,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埃塞俄比亚最近几年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要想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铭苏先生


“埃塞俄比亚的基础设施落后,就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

这是一个江苏的朋友回来和我说的,她是无锡一家毛纺企业的员工,2016年被派到埃塞俄比亚。2017年回家探亲时她和我电话聊起了那边的生活。

一、享有“东非水塔”的美誉。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在非洲也算是一个大国,据说有着三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被誉为“新花之城”。埃塞主要国土处于东非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非常大陆给人的印象就是干旱缺水,但是埃塞俄比亚却降水丰富,被誉为东非水塔。

二、GDP增速就要超过我国。

埃塞尔比亚政局稳定,注重经济建设。虽然近年来非洲各国经济普遍低迷,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预测埃塞俄比亚2018年的GDP增长速度可达7.4%,发展势不可挡,很有可能要超过我国。

三、有很多中国人建的工业园区。

近年来,随着“新丝路”倡议的实施,埃塞由中资公司建设、运营的工业园在埃塞全国也已达十余个,很多中国企业到那里投资。我朋友说她知道的江苏的阳光集团、华芳集团、联发集团等纺织企业在那边投资办厂。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过去当然是因为那里极地的工资水平。据说工人工资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一。

不过,我朋友还是一心想回江苏,她说东非大裂谷、拉利贝拉教堂都去看过了,留在那里没啥意思,再说儿子过几年大学毕业,她还要在家催促儿子早点找到对象呢,总不能给儿子物色个黑姑娘吧?


收藏历史吧


埃塞俄比亚,国家全名是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国土面积大约112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27位。非洲排名第十。分别与吉布提、索马里,苏丹、肯尼亚,厄立特里亚接壤。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具古代文明的国家,据说有3000年文明历史史。埃塞俄比亚在地理上最大的悲催在于其厄立特里亚省“公投”,宣布独立。埃塞俄比亚就此成为内陆国。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整个非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国家基本设施也不完善。


二战之前,埃塞俄比亚是完全的帝制国家,二战期间和侵略者战争奇葩意大利而战斗。在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的元首是海尔塞拉西皇帝、他的国家基本政策是追随美国,就此得到了美国最大援助。美国也在埃塞俄比亚有着大量的投资。和非洲最大的援助对象。当然。埃塞俄比亚也得为此付出代价、当美国的政治的马前卒。也曾经派兵朝鲜。但塞拉西治国无方,个人穷奢极欲,而国家民生困苦,老皇帝一条狗每天的饮食都超过20美金,而他的人民一天收入还不到1美金。这时候,所有的人走向了政府的对立面。政变就此发生。

1974年,一群军官在门格图斯的带领下发动政变,废除了埃塞俄比亚帝制体制,罢黜海尔塞拉西皇帝,政变军官集团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并且埃塞俄比亚的国家体制大幅度转向为社会主义义制度。这一个180度大转弯,国际战略由亲美调转为亲苏,过于激烈和激进而又粗糙变革导致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大倒退,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1991年。在门格斯图秉政时代,勋贵和皇族被消灭;教会地位被取缔。门格斯图政府的政策引发大规模的抗议和教会反抗。就在此期间。民族叛乱大爆发,其厄立特里亚省的独立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并且和索马里发生在边境冲突。而且还打败了。

还是那 句话,门格图斯由于是军政府执政,本身受到国际制裁,迟迟不把权力交给民选政府,治国无能,国家经济疲敝,有样学样,在1991年。埃塞俄比亚爆发二次军事政变。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主的埃革阵军队发动政变。,门格斯图政权宣告倒台。埃革阵主持召开全国会议,20多个政党和经过协商,通过了《过渡期宪章》,成立过渡政府成立。在此期间,过渡政府被迫同意厄立特里亚在国际社会监督下的全民公决,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就此成为一个内陆国,在1994年,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为基础,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内阁制,任期为五年。国家进入民选政府时期。目前埃塞俄比亚经济比较稳定,国家发展事态不错。

埃塞经济作物主要是咖啡,畜牧业是非洲第一,油料作物也很发达。埃塞俄比亚因为厄立特里亚是从埃塞俄比亚分割出去的,两国简直是不共戴天。但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不错的。和中国的关系自不必说,中国在非洲的最大援助国,非盟总部是在中国的坚持下建在埃塞俄比亚的,总部大楼是中国无偿援建的。埃国与美国可以说修复旧好。在外交上非常表现地非常成熟老到,给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应该埃塞这个国家非常有潜力。人民勤劳勇敢,尤为难得的是埃塞俄比亚的黑人是所有黑人中最勤奋。最聪明的。埃塞有人口接近一亿,人口红利优势明显如果依据国情发展,完全有能力成为非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最大制约在于埃塞一下丢掉了全部的出海口,红海贸易丧失。埃塞俄比亚没有控制住厄立特里亚独立,这是他最大的败笔。希望埃塞俄比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清水空流


我在埃塞俄比亚呆过半年,走马观花地在埃塞俄比亚到处走走,看过,虽没有做太细致的研究,但总体还是对其有些了解。

1.埃塞俄比亚是东部非洲内陆大国,人口超过一亿,有非洲屋脊之称,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气候温暖。

2.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国家中唯一没有被西方征服统治过的国家,是非洲大陆国家中的骄傲与榜样。埃塞俄比亚人民一直是顽强,乐观,积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为荣。

3.埃塞俄比亚同中国关系不错,早在上个世纪就建立了外交关系。

4.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体还很落后,工业及基础设施等均不发达。

5.埃塞俄比亚自然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物种丰富,自然国家公园大大小小分布全国,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穿过埃塞俄比亚。

6.埃塞俄比亚出美女,美女很多。埃塞男女长相都较耐看,其皮肤并非同其它非洲人如刚果,卢旺达,尼日尔等国人那么黝黑,总体呈浅黑色,很精致的色彩。

7.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的范围很广,涉及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工业园等,对推动埃塞俄比亚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吉布提港至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全长950公里,是中国交建帮助建造的时速80公里╱小时的铁路枢纽,对埃塞俄比亚进出口国际贸易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彭斯斯


非洲古国埃塞俄比亚,在1993年之前还拥有长达2234公里的海岸线,但在1993年之后,埃塞俄比亚的海岸线全部清零。原因很简单,原属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省独立了,带走了埃塞俄比亚所有的海岸线……

埃塞俄比亚确实是非洲一个异类。非洲被欧洲列强瓜分,在东北非,英国控制埃及、苏丹(含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以及索马里的西北角,而意大利又控制着索马里的东南角,以及厄立特里亚,正好把独立的埃塞俄比亚给包围了。

意大利在1870年统一之后,就开始打埃塞的算盘。1890年,意大利在占领厄立特里亚之后,就想把强行占领的埃塞北边的领土与厄立特里亚合并。埃塞本就是个内陆国,意大利占领自己家门口前濒临红海的厄立特里亚,导致自己成为内陆国,埃塞已是忍到极限。没想到意大利得寸进尺,埃塞当然拒绝,然后双方大打出手。结果呢?17000名意大利士兵,战死11000人,4000人被俘,意大利灰头土脸的承认失败,还对埃塞进行战争赔款。

埃塞作为内陆国,当然想获得出海口,意大利虽然战败,但埃塞也没有实力拿下厄立特里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成了著名的猪队友,坑死德国。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内外交困,也管不了非洲了,正式放弃在非洲东部的所有殖民地。

意大利人溜了,厄立特里亚的问题怎么解决?埃塞顿时发现了“商机”——合并厄立特里亚!

埃塞积极运作,在1950年初,联合国决定让厄立特里亚以自治体的身份加入埃塞俄比亚。这就相当于厄立特里亚自带干粮、腊肉嫁到埃塞,并不是埃塞花钱买来的童养媳,在婆家是很有地位的。埃厄联邦有些类似于后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也是内陆国,黑山占据所有海岸线,和塞尔维亚也是这种清汤寡水的关系。

埃塞需要出海口,厄立特里亚半独立的地位还是满足不了埃塞对海岸线的需求。对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来说,厄立特里亚和埃塞平等的联邦地位是不能接受的。厄立特里亚跑到埃塞家里大吃大喝,把埃塞吃穷了,抹嘴就想溜?1962年,塞拉西决定把厄立特里亚变成埃塞一个省,直属埃塞国家管辖。

厄立特里亚本身就和埃塞没啥关系,被联合国乱点鸳鸯谱,硬把自己塞给埃塞,本身就不是很情愿。现在塞拉西想霸王硬上弓,那更不情愿了。有一批厄立特里亚人成立厄解运动,后来又分成厄解阵和厄人阵,和埃塞真刀真枪的干。这一打就是30年,厄立特里亚又小又穷,但战斗力惊人,埃塞始终没能拿下厄立特里亚。而在1970年开始主导独立的厄人阵更是开挂,把埃塞军揍得找不着北,并最终在1991年5月24日,完全控制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人欢呼脱离埃塞的魔掌,1993年4月,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布独立,已筋疲力尽的埃塞只好承认厄立特里亚独立。

从此,埃塞俄比亚2234公里的海岸线被厄立特里亚全部卷走,一根毛也没剩下。

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的厄立特里亚独立,并没有因此而变富,现在依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只有900美元。埃塞丢掉出海口,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人均还不如厄立特里亚,只有768美元。更困难的是,埃塞俄比亚人越来越多,已超过一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内陆国。

好在埃塞还有个邻国,就是扼守红海出海口的吉布提,修建了一条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直通吉布提的铁路,埃塞有了对外贸易的通道。而厄立特里亚正好被吉布提堵在亚丁湾之外,吉布提成了红海最重要的中转港,厄立特里亚只能看着曾经的大哥埃塞发财,除了自由,自己啥也没得到。


地图帝


埃塞很穷,人均GDP600多美元。多数人月工资也就700人民币左右,这还算好的。普通老百姓还要低很多。很多人没有工作,一是就业机会不多,二是就业技能不足,三是确实懒和笨。

埃塞基础设施条件很差,靠着中国贷款,修了一条高速路,修了一条铁路,一条首都主路。边远地方就没路。

埃塞人很自信,想把世界加工厂从中国搬过来,要建设二十多个工业园。中期规划是在203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照目前的速度,时间不多了!

埃塞政策死板,缺乏弹性,更缺乏想象力,顶层设计一塌糊涂。政府极度缺钱,只会薅企业羊毛,不仅是外资,对自己人也下狠手。

埃塞旅游资源也不差,但基本没什么开发,设施建设也跟不上,服务意识更是基本为零。可惜了大好河山。

埃塞咖啡世界一流,但宣传推广不行,钱都让外国人赚走了。

埃塞美女众多,就是肤色稍黑,美中不足。

目前局势动乱,略不稳定,投资旅游观望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