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讀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在曹操集團有著名的“五子良將”,即張遼、張郃、徐晃、樂進、于禁(除張遼外排名不分先後)。今天我們來談談,五子良將之一張郃之死。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先簡單介紹一下張郃。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原本是冀州牧韓馥的部下,後來韓馥被袁紹取代,張郃就成了袁紹的部下,與顏良、文丑、高覽、韓猛並稱“河北四庭柱一正樑”。官渡之戰投降曹操,後隨曹操南征北戰,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231年,張郃領兵追擊蜀軍,受到關興、魏延的引誘,追至木門道中箭身亡。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張郃 三國殺形象

那麼名將張郃的死,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諸葛亮三國殺形象

第一,諸葛亮的計謀。231年,諸葛亮北伐曹魏,在木門道部下了天羅地網,一代名將張郃先後在魏延、關興的引誘之下,一路追趕,才不甚進了蜀漢軍隊的包圍圈。然後就是萬箭齊發,戎馬一生的名將張郃殞命沙場……張郃是中了諸葛亮佈置的埋伏才不幸陣亡的,這是導致張郃死亡的直接原因。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魏延影視形象

第二,司馬懿借刀殺人。張郃當時在曹魏軍中是數一數二的將領,在曹操留下的名將如張遼、徐晃、夏侯惇等先後去世以後,曹魏這邊剩下的身經百戰的老將,恐怕張郃算是少有的了。當時,張郃被封為車騎將軍,在曹魏軍中僅次於大將軍、大都督司馬懿,位居副都督。經過曹操、曹丕兩代曹氏“大哥”的司馬懿早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曹操手下唯唯諾諾的人了,此時的他內心已經極度膨脹,只不過當時魏國還有一些人讓他忌憚,特別是張郃。前文所述,張郃功勳卓著,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朝中的影響了十分強大。司馬懿為了剷除這個障礙,才“借刀殺人”。根據史書《魏略》的記載,諸葛亮伐魏將退,司馬懿命令張郃率軍追擊,張郃認為一定會有埋伏,但是礙於司馬懿的軍令,不得不去,結果真的被諸葛亮的伏兵射死了。因此,張郃之死,司馬懿也是有責任的。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司馬懿 COSPLAY

第三,魏明帝曹睿的不當安排。自曹丕死後,曹睿繼位,魏國上下跟隨曹操打天下的能臣武將先後去世,能夠制衡司馬懿的人越來越少。特別是曹操的養子,大將軍曹真的去世,對曹魏集團而言真的是如喪一臂。曹真雖然在謀略上不如司馬懿,但是他執掌軍政大權多年,在曹魏上下勢力很龐大。曹真死後,他的兒子曹爽有勇無謀,後來曹睿死後的高平陵政變都能看出來曹爽的真實水平。再加上曹魏集團裡夏侯氏家族的普遍衰弱,那麼當時能夠制衡司馬懿的人,張郃算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曹睿也多多少少能看出來司馬氏父子的不臣之心,因此才派張郃去擔任司馬懿的副手,旨在制衡司馬懿。但是,曹睿或許低估了司馬懿的狡詐,也高估了張郃的謀略……如果真的想讓張郃制衡司馬懿,最起碼的是賦予張郃獨立於司馬懿的權力和地位,但是曹睿卻讓張郃擔任司馬懿的副手,一旦軍令如山,張郃不得不從啊……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曹睿三國殺形象

第四,張郃的失誤。張郃是曹操的老將了,從官渡之戰算起,跟隨曹魏集團幾十年了,可以說是身經百戰的老將。老將出馬,往往不一定是一個頂倆,歷史上馬失前蹄的老將還少嗎?張郃的失誤之處在於,他低估了諸葛亮的謀略,更低估了司馬懿的狡詐。他可能想到了諸葛亮一定會在撤退的路上埋伏軍隊,但是一看見蜀漢的重要將領魏延、關興,就上了頭,當發現問題的時候為時已晚。他可能想到了司馬懿有可能會藉機會加害他,但是可能沒有想到司馬懿的加害是“一步到位”,直接要張郃死。

談談三國——五子良將張郃的悲劇

三足鼎立

總而言之,張郃之死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