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竟这么复杂?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关于孩子吃手的疑问,不同年龄的妈妈从来没停过,因为孩子一个小小吃手的动作,各有各的感慨。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孩子吃手没你想得那么糟糕透顶,也远没你想的那么云淡风轻。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吃手,第一反应是怎么制止这个行为,而不曾深思过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让妈妈们操碎心的话题。

先来看看这些常见的孩子吃手动作,含义不一样哦~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1

胎儿期

吃手是娘胎里自带的习惯

可别小瞧肚子里的孩子,他可不光会睡觉,还会吃手呢!

其实,吮吸拇指是他们在子宫里养成的习惯的延续。

对于一些胎儿,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大概8个月大的时候,伴随吮吸反射出现,就开始练习这项技能。而手就是他们最方便的练习对象,吮吸是一项自然获得的本领。

  • 张开嘴;
  • 塞进手指;
  • 津津有味地吮吸......

有太多的朋友向我分享他们的孩子在子宫里吮吸拇指的超声波照片了。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2

0-2岁,口腔敏感期

吃手是常态

吮吸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发育的正常表现。

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口腔敏感期。

01探索行为在作祟

孩子在学会用手探索世界之前,口腔会在一定时期内扮演一个探索的工具,就叫做“口腔敏感期”。

一部分高吸吮需求的孩子,总是觉得嘴巴里还缺了一点什么。

待孩子长到2、3个月大的时候,身体的活动能力会越来越强, 他慢慢的学会用身体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和好奇心。

尤其是4-7个月的孩子,这个时期,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吃手手的感觉,

而且不仅是手,孩子还总是喜欢把触手可及的东西放进嘴巴里品尝,感觉其味道、质地、形状,以此来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此时的吃手,可以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我曾抱怨过CC怎么总是学不会吃手,甚至拔苗助长帮她把手放到嘴边,我们太着急让她体验人生中这个神奇又美妙的时刻了。

02缓解出牙期不适

6个多月-2岁的孩子,出于长牙期,很多孩子会把手指塞入嘴巴啃咬,来缓解牙床肿胀的不适感。

03心理安抚的方式

对孩子来说,婴儿吮吸手指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吃手也是一种自我安抚的方式,会让孩子获得平静和舒适,能帮他平复紧张和焦虑。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个阶段,不必太过于担心,也不要盲目禁止!

在电梯里,就曾见过一个小孩子,吃手吃得正津津有味得时候,被奶奶霸道的从嘴里夺走了,孩子先愣了几秒钟接着就是哇地一声大哭了。

这样可能会吓到孩子,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始终觉得吃手的感觉是舒服的,但是,原来感觉舒服也是错误吗?


而且此敏感期如被压抑,会导致其它敏感期的延迟,并且可能以其他表现形式来弥补此敏感期的滞后。

比如一岁时得不到满足,两岁会咬人,两岁得不到满足,上幼儿园会吃笔,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学还会继续吃。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这个机会。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吃手是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病从口入”,卫生问题是千万马虎不得!

平时要注意给孩子洗手、给玩具定期消毒,当孩子能稳定站立后,可以教孩子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吃手特别频繁,可以给孩子寻找合适的替代物,比如牙胶、玩具、安抚巾,安抚奶嘴等,同时检查下孩子是否有以下2-4岁年龄段的心理原因。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3

2-4岁,不能太任由发展

温和引导

2-4岁之后,大多数孩子在情绪和心理都更加成熟后,慢慢地就不再需要靠吃手安抚自己,就会自然停止吃手的习惯。

但是还是有不少孩子,已经形成了吃手的习惯。

如果2-4岁的的孩子还在吃手,在温和提醒的同时,也应关注吃手背后的问题,可能另有隐情。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1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吃手特别严重,吃到手指都变形,难移戒除,往往源自宝宝的心理需求。

比如,需求长期得不到响应,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少,亲子陪伴时间太短等等导致安全感缺乏。

如果2岁之后的孩子还常常以频繁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这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妈妈们要注意改变陪伴的方式以及采取合理的干预。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2情绪和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吃手的现象和背后的情绪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有孩子见生人、到陌生环境紧张会吃手,妈妈们就可以告诉宝宝叔叔阿姨很喜欢孩子的, 我们挥挥小手Say hi好不好?比如,有孩子看电视无聊会吃手,我发现CC有段时间,就是如此,提醒也没用。有妈妈可能觉得动画片那么有趣怎么会无聊,其实真正无聊的是“电视没有互动的单向输入”,后来我就参与进去跟CC聊聊“剧情”,让看电视这项活动不只是“单向输入”。

以上的示例只是想说,只有找到吃手背后的心理原因,解决吃手才能釜底抽薪,先帮孩子排解情绪,再提供相应建议方案,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会“戒吃手”了。

还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戒手”的绘本,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样吃手是不对的!”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放弃吃手。

比如:《我不再吃手了》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3已成为习惯

还有些孩子本身也是知道“不能吃手”的,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习惯,总是情不自禁的拿起小手吃起来。

这个时候,不要刻意给孩子施加压力,以免适得其反。

既然是习惯问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干预才有效果。

如果大人“心情好置之不理,心情不好责骂两句”,然后指望孩子自觉改正,在这个年龄段是比较难实现的,孩子还没有强大的毅力自行修正习惯。

所以,平时要多干预,不用打骂,可以提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吃手的这个行为。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看,这个小汽车真好玩,它可以行走!”“我们一起玩拍手的游戏好不好,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宝宝而坐飞机。”

陪着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忘记吃手这件事。


04

5岁以后,再吃就影响颜值啦

必须采取措施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孩子5岁之后还有吃手的情况,需要有一定的干预措施。

吃手,可能会让孩子变丑。

超过4岁的还吃手的话,会对口腔的上壁(上颚)以及牙齿的排列产生影响,年龄越大,吃手对牙齿和嘴部发育的影响也会越明显。

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萌出上下门牙,如果孩子经常把手指经常放在门牙之间,久而久之就会让牙齿外突,并且发生上下牙齿无法咬合。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习惯如果一直延续到宝宝5-6岁以后,还会影响上下颌骨、肌肉形态改变,就会慢慢影响脸型——变丑!

当然,除了“变丑”的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牙齿切割食物的功能。

所以如果到了这个年龄,使用上述方法还是起不到效果,不能让孩子彻底“戒手”,就要考虑带孩子去看牙医或者心理医生了。

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不同年龄的孩子,吃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5

吃手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不能不管,也不能瞎管。

最后再总结一下:

正常的吃手:就给孩子洗干净手,由他去!

过度的吃手:提高亲子互动质量,多陪多玩,总之让孩子有事可做,忙得没时间吃手;同时,注重孩子的需求,尽量让孩子愉悦、满足,有安全感。

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做通老人的工作,告诉他们吃手并不完全是坏事,即便干预也不能来硬的,要讲究方式方法。

今日互动

关于孩子吃手的问题

如果不知道如何说服老人

不妨转发这篇文章给他们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