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54524827107


2015年马云接受采访,哽咽着说: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时间陪家人,来生绝不这样。2019年马云又说:996是福气。

呵呵。资本家的嘴,骗人的鬼。

你跟他谈薪资,他跟你谈理想。你跟他谈法律,他又跟你讲情分。
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要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

该认真谈钱的时候,别特么给老子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好吗!

那些支持996的人,必须先明确两个前提:

一是钱给够,二是自愿原则。

否则,都是劳动节没过明白,不懂劳动法的法盲,不但蠢而且坏。


渣渣八卦


996工作制度,顾名思义:朝九晚九,6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12*6=72小时。

咱们国家法定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朝九晚五,5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8*5=40个小时。

也就是说996工作制几乎是正常工作时间的两倍。
但加班早晚,员工是否心甘情愿,关键取决于收入多少!

首先,996工作制如果可以赚正常工作至少2倍的钱,如果是你,你不做?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职场人士来说,只要钱到位,什么工作制都行。

咱们国家已经进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态,去招聘网站上看一圈招聘启事会发现,35岁就是一个坎。不趁着年轻时体力旺盛多赚点钱,恐怕到35岁时上有老下有小更难竞争过小年轻了。

我之前在悟空问答上回答过一个问题“5万一个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愿意吗?”,下面有人评论:“都别给我抢,五万一个月,我愿意带着铺盖卷去公司,一年不回家”,也有人评论“如果有这样的工作,我能干到你破产。”

所以重点不是996的问题,关键老板得拿出来匹配的薪水啊!
然而大部分的公司都只是一毛不拔。

其次,阿里、华为、腾讯这样的公司别说996了,就是997也一堆人排队进。

这类知名互联网的大公司高管、程序员、项目经理、运营员工是天天加班,可是他们工作20年顶普通职场人工作60年。

后来者想居上,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中国崛起为全球技术强国的背后确实也是这群人拼出来的。

阿里、华为、腾讯属于付出有回报的企业,加班不是免费劳动力。
而多少创业中的小企业,老板画个大饼,然后忽悠员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不给加班费没有加班补贴的比比皆是。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职场女超人李小船


这些企业实行996工作制,有违于劳动法。但其用高薪来执行的。似乎以加班式出发发薪水,如果按八小时工作制,按工作量就会增加大量人员,增加管理费用,职工薪水大为降低,同时给企业增负。我因下岗到某私企上班,作为工程师在建厂期间曾经连读48小时上班(春节期间),我一点加班费都没有,且工资很低,那时没技术的人拿了1500元/月而我不足1000元/月。而华为等企业这种996工作制的高薪制比我曾去过的私企好多了,付出的有回报,比只想别人付出没有给回报的企业好得多。所以我认为实行的高薪制,其工作制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隐居林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三座大山的推翻,是无数革命先烈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来之不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全中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向无良资本家宣战,斗争到底!


鉴于以马云、刘强东为首的互联网暴发户所提出的关于劳动时间的“996工作制“、”地板闹铃“等要求已经涉嫌严重违宪、违法,在这里以一名劳动者的名义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合法性、合宪性审查。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工作委员会。


司法一棵松


论加班,你们这群渣渣是真没有见识,华为阿里还是人性的。

广州CVTE的9*12*7了解一下,人家业务短短几年,板卡领域全球第一,部分领域市占70%。

他们老板孙总有一次晚上12点发现研发大楼的灯都亮着,去拉闸把整个大楼关灯,几分钟内,各个楼层各个办公室的灯陆续亮起,大部分都在加班。

最后,你们这群食肉者来东莞深圳的工厂看一下,多少三班倒的工人岗位,很多家里经济压力大的中年人基本上每天都干满两班,全年几乎无休,为生存而挣扎。


流水如刀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阿里、华为、腾讯的996工作制度引发外媒争议。可见外媒其实对中国的工作制度是不理解的。

很多外媒是以本国的工作模式来对比看中国的工作模式的,他们大多数人根本没来过中国,对中国的认识也来自于互联网、书本等有限的途径。

996是什么一个概念,解释一下就是:朝九晚九,6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12*6=72小时。

外媒觉得不妥,主要是因为他们中有的国家根本只要4/4/3,或者7/4/3,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的996是不符合人道主义的剥削。

其实,不然。中国的法律规定是:朝九晚五,5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8*5=40个小时。这个时间都定了几十年了。

有人就说了,那还提什么996?这是违法么!

不违法,可以这么讲,在中国大多数私人企业这个法律可以说是完全忽视的,特别是中小型城市,企业家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那么,这条明文法律实际上是约束一些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的规定,但外资企业以及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根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假如严格遵守这个规定,那么,如何吸引外资来中国投资呢?

于是,法律虽然是明文规定的,但实际上有一条补偿原则。那就是加班补偿规定。也就是说除了正常上班的8小时之外,你可以加班来获得收益,这个收益要比正常上班多0.5倍-1倍,但是同样,中国的私人企业很少执行的,严格执行的是外资企业。

所以外媒讨论中国的996之前,其实他们的外资企业早就明白了。只是没人点破而已。

然而,996很不正常吗?

不然,中国的很多企业还在进行12/12/6白夜倒班的模式,这才是普遍的现象。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去12/12/6白夜倒班的吧?诚然,1.5倍的工资在吸引他们,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的员工的底薪真的非常低,低的赶不上物价,那么,怎么达到政府公布的平均收入水平呢?只有一个途径,玩命的加班,不加班不行,养活自己都困难,还养家?

现在问题来了,咱们国家法定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朝九晚五,5天工作制,一周算下来是8*5=40个小时。

为什么,企业敢于实行12/12/6呢?

一个是社会需求,说白了,就是老百姓挣钱维持生计的欲望。

另外一个就是,国家也默许企业的12/12/6,只要企业能拿出证据来就行,企业拿的证据就是员工同意加班签字表。你可以签也可以不签,但是底薪太低,养不活自己怎么弄?加班呗。这样看来,好像就是员工主动要求加班的,企业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地方政府只是帮助企业员工发家致富,这很令和啊。

可问题来了,一个人长期从事12/12/6白夜班的工作后,自身的健康肯定顾不上了,我自己也上过这样的班,每次夜班出门,总是晃晃悠悠,一片空白,白天睡觉睡不着,睡着之后,感觉鬼压身,怎么醒也醒不来,身体的隐患其实早已经形成了。

后来虽然不上这个班了,但之后三十几就得了几个熬夜的病。

所以,12/12/6白夜班我真不建议你们上,宁愿过的穷一点,因为生了病进了医院,你还是要大把花钱。

说到健康,其实中国企业的健康环境都是很差的,有些人工作都在密封的环境中,一年到头不通气,或者有的人,吸入大量的重金属、铁屑等都不自知,我以前在光伏厂上班,每个月加三百的重金属生产线,很多小伙子都很乐意干,企业也让他们干。感觉钱就能摆平一切。想想,真的可怕。

回到问题上来,中国的996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12/12/6白夜班,有时候12/12/7,然而,这一块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制造业的工人们底薪都是很低的,他们大多数要通过这种模式,才能达到或者接近有关部门公布的平均收入水平的。



牛在看你


最近,“996工作制”的话题突然火了。“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不光网友纷纷吐槽,就连众多大佬如马云、刘强东也站出来表态,将这个话题彻底引爆。

对于996工作制,支持者多人为这是自我奋斗过程,年轻人不经历这样的洗礼,无法实现事业和个人价值的提升。反对者则斥责这是资本家对工人赤裸裸的剥削,最大化的压榨了工人的剩余价值。

抛开“996工作制”是否正当的问题不谈,假如老板让我们自己选择是否进行有薪加班,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带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你必须认识到,加班划算不划算,针对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不充分考虑这个问题,盲目加班,就容易陷入“自我剥削”的陷阱。

机会成本

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收益。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意思是说:孟子喜欢鱼和熊掌,但是又不能同时得到,于是就放弃了鱼,选择了熊掌。

在经济学上,这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孟子一天用于捕猎的时间是有限的,打了鱼, 就没法打熊掌。或者孟子用于捕猎的器材是有限的,制作了捕鱼的叉子,就没法制作捕熊掌的陷阱。这样一来,孟子选择熊掌而放弃了鱼,鱼就是熊掌的机会成本。孟子认为:熊掌的价值超过了它的成本(鱼的价值),所以理性的他就“舍鱼而取熊掌”。

在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一个农民可以在农村种地,也可以进城打工,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于是进城打工的收益就是种地的机会成本。如果经济形势好,打工的收益高,就称为种地的机会成本高。这样一来,种地就是不划算的,更多的人会涌入城市打工。反之,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打工赚钱少,就称为种地的机会成本低,于是回到农村种地的人就会增加。

再比如,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考研,也可以选择工作,二者只能选择其一。那么工作就是考研的机会成本。如果就业形势好,考研的机会成本就高,考研人数就会少;反过来如果就业形势不好,考研的机会成本就变低了,考研人数就会增加。

由于加班需要消耗一定的个人时间,所以有时候我们用 “时间成本”来表示加班的机会成本。我们需要知道,时间成本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穷人,每个小时可以赚10元钱,那么他一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10元。而一个富人,每个小时可以赚10000元,他一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10000元。由于时间成本的不同,穷人和富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在恋爱中,一个穷小子愿意花时间去陪女孩,也愿意想方设法制造浪漫,这是因为对他而言,时间是不值钱的。反过来说,一个富人更愿意给女孩买衣服买包,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她,这是因为他的时间是非常值钱的。所以,看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如果他是穷人,就要看他愿不愿意给你花钱,如果他是富人,就要看他舍不舍得给你花时间。

再比如,穷人和富人对待生孩子的态度也不一样。养一个孩子存在经济成本,但更主要的是时间成本。穷人的时间成本低,所以倾向于生更多的孩子。富人的时间成本高,所以往往富人的孩子比穷人更少。

我们回到“996工作制”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选择996工作制,那么就必然要牺牲自己许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于休息、健身、读书或者恋爱,这些对人的生活也是有收益的。所以,休息、健身、读书、恋爱等活动的收益,就是获得加班费的机会成本。假如一个人生病了,那么休息对他至关重要,休息的收益高,就是加班的机会成本高,他就不应该加班。如果一个人恋爱了,那么花时间去恋爱会让自己身心愉悦,加班的机会成本也高,他也不应该去加班。那么假如一个人既不休息也不健身,又不读书还不恋爱,他加班的机会成本就很低,于是他就应该加班。


生产可能曲线

我们不妨把“鱼与熊掌”的问题再细化一些,鱼和熊掌并非非此即彼,孟子也可以获得一部分鱼和一部分熊掌,显而易见,孟子获得更多的熊掌,代价就是获得更少的鱼。例如,假如孟子把时间和资源全部用来捕鱼,可以捕600条鱼,这样他就一个熊掌都没有。假如他分出一部分时间,捕获到一个熊掌,那么他可能还能捕获500条鱼。他如果要捕获两个熊掌,捕鱼时间进一步压缩,就只有300条鱼了。如果他非要捕获3个熊掌,那可能就一条鱼也没有了。于是,孟子可能获得的鱼和熊掌的可能情况如下:

我们也可以把孟子可能获得的鱼和熊掌的情况画在一张图中。

这条曲线叫做孟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最有效率的所有可能集合。孟子可以在曲线上任何一个点组织生产,也可以在曲线的左下方组织生产,尽管这是无效率的。但是在曲线右上方的点,孟子以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是无法做到的。

同样,更多的加班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但是自己的闲暇时间就少了。二者之间也有类似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关系。我们应该在这条曲线上寻找一个最优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

那么,究竟哪一个点才是最优解呢?这又涉及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的概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孟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这代表了额外增加一个熊掌,所付出的鱼的条数是不一样的。

孟子打第一个熊掌时,只需要付出100条鱼的机会成本。但是打第二个熊掌时,却要付出200条鱼的机会成本。打第三个熊掌,就要付出300条鱼的机会成本。这说明:每额外获得一个熊掌,付出的机会成本变多了,称为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递增是合理的经济学假设。例如,一个快递员每天工作八小时,可能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元。但是如果他每天工作16小时,可能一个月也只能赚到一万五。也就是说,后面的5000块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增加了。这是因为有些快递好送,有些快递不好送。好送的快递送完了,送不好送的快递,就会增加成本。

再比如,一个保险推销员的潜在客户是100人,他每天工作八小时,就能争取其中80个客户,但是余下的20个客户油盐不进,他可能还要额外付出八个小时的工作才能把他们拿下,边际成本增加了。

虽然每额外获得一个熊掌,边际成本增加了。但是边际效用却是减少的。所谓边际收益,是指额外付出一个熊掌能够给孟子带来的愉悦。孟子获得第一个熊掌的时候,内心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可能觉得这是人间至上美味,值300条鱼。获得第二个熊掌的时候,觉得熊掌也不过如此,价值200条鱼。而获得第三个熊掌的时候,就更觉得稀松平常,只值100条鱼了,这就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也是合理的经济学模型。例如一个流浪汉捡到50元和一个富豪捡到50元,对内心的愉悦感完全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把熊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都画在一张图上,如下:

仔细看这张图就会发现:在孟子获得2个熊掌之前,边际收益是超过边际成本的,于是孟子应该去更多的捕获熊掌。但是在2个熊掌之后,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再去获得熊掌就是得不偿失的。孟子的最优点就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地方,也就是获得2个熊掌的地方。

同样, 在加班的时候收入会增加,而自己的闲暇时间会减少。最优解在于加班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也就是感觉加班赚的钱刚刚好等于弥补自己由于时间损失造成的不愉悦时,就是最优的策略。

不仅仅是加班,晚上玩游戏和睡觉也存在类似的关系:玩游戏和睡觉互为机会成本,玩游戏的边际收益下降,边际成本(睡觉的收益)却在上升。当我们感觉玩不玩游戏无所谓的时候,就表示二者相等,应该睡觉了。再熬夜下去,熬夜的损失就大于游戏的收益,得不偿失了。


自我剥削

如果不去考虑机会成本,一味的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会发生什么呢?这就会陷入“自我剥削”的陷阱之中。"自我剥削”是前苏联经济学家恰亚诺夫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苏联的农名往往会在土地上拼命投入劳动时间,以期待收入最大化。

但是在此时,收入的边际成本早就超过了边际收益,在成本-收益图象上看,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的部分就是被剥削的部分。农民白白损失了这部分福利,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剥削。

仅仅是苏联农民才会自我剥削吗?现代人为了升职加薪拼命地加班, 透支自己的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时间。许多人明明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钱了,仅仅是出于对富豪生活的羡慕,想方设法多赚钱,岂不知此时赚钱的边际成本早就超过了收益,工作做的越多,自我剥削越厉害。

一个理性人并不应该简单的赞成或者反对加班,而应该找到加班与自己时间的平衡点,适当加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福利,过份加班则会给自己造成损失。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下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健身、读书和照顾家庭。

我还要提醒青年学生,如果你在宿舍里打游戏,可能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但是你也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学生时代是一生中提升自己水平最重要的时期, 每一局游戏的机会成本可能都有几百上千元。也不要着急去兼职和创业,因为这些收入完全不足以弥补你的时间成本。青年学生应该多花时间去学习、健身、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你未来的生产可能曲线会外扩,这就是个人的发展。孟子如果把一部分时间用于研究捕鱼和捕熊掌的技术,就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鱼和熊掌了。


李永乐老师


从国外来看国内的996争议,觉得很奇怪。

1)在美国,管人事的经理告诉我:如果你雇的人不能在你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你交给他/她的仼务,那要么是你安排错了住务,要么就是你找错了人。显然,一个合格的员工无法在正常的八小时一天,40小时一周的工作日里完成我交办的仼务,是我的错。

2)当工作量太大,我发现再也找不到一个人能在一周40小时工作曰里完成我交办的事,我首先会让他们加班。因为美国雇人很大一笔费用是在发给雇员的工资之外。如我们三千月薪的雇员,公司要为他们每人月付600多美元的医疗健保费。加上失业保险等许多杂费共近千元。让这些人加班付1.5倍工资,不用再付医保费等,也好过再増雇一个人。而且加班是灵活的,时有时无总开销不大。

3)当加班成为常态时,我们绝对要考虑再增雇一个人了。听说华为等大公司996员工月薪四五万,改成一份工资两人拿,为什么不行呢?那样两个员工都会很高兴。

4)美国有种情况是例外。我女儿从小就声明,长大了不会当律师,因为律师薪酬极高但工作时间实在太长。美国律师楼因律师工作特殊,习惯上希望用高薪买下自己律师的“业余时间”,即他们愿意付一倍甚至数倍的薪酬,让一个律师加倍的工作。因为即使再增雇一个律师,也无法将原来律师的工作在40小时一周的正常工作时间内做完。反不如让原来那律师一手包办加班加点把事干完。

5)要注意的是,美国严守40小时一周工作制,也仅限于按时计酬的员工。象经理等管理人员,以及程序员等技术含金量较高的人,加班也是没有加班费的。

6)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有这996问题呢?

首先,美国劳工部门看得实在紧,如果有谁去告自己公司变相加班不付1.5倍加班费,打官司告一个赢一个,罚赔数额巨大。所以没一家公司敢那样做。

第二,在美国,很难找到为了钱可为公司拼命的员工。大多人很清楚,如果挣很多的钱但耗去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往往会失去人生一半的快乐。弄不好家庭也不保。换言之,这多挣的钱买不来其他的快乐。偶尔为之拼一两年是可以的,但不是长久之计。除非你计划一辈子打光棍。

总结:所以如果996在一个地方可行,那也许说明那地方的人能接收老板用钱买断他们除睡眠之外的所有时间;而他们要不是光棍一条,就是他们能转而也用钱买断原先应该与家人朋友共聚的时光。


ningwang98


这两天全网铺天盖地的讨论996。

我认为,996非常重要,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精神。


想要得到些什么,不论是崛起,技能,还是精神层面的修为,都离不开大量的学习和练习。可是,这样的累积结果来自于哪里?我想,是持之以恒的磨砺。


——是花时间,行走在有的放矢之路的硕果累累。


国家现在如此昌盛繁荣,真心是大批努力勤奋,具有996精神的工作者耕耘的结果。

一个企业跟个人的发展有非常多的类似之处。需要目标,方法,策略,和执行力。这些,都不是空谈的,是要具体落地,实施,操练在每一分秒中。


于个人而言,若有追求,势必要化为行动,才有可能尝到获得的果实。

于企业而言,若承载使命,定要将其成长制成政策,集多人的力量,循序渐进,稳步向前。


对于我们,究竟是哪个局中的人,那是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以996为制度的个人或是企业,多数终将成为青春,是国家的脊梁!


996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


倘若一个人自愿的,主观能动下驱使的,以996的工作制度要求自己(主动996),那么,他定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学什么,收获着什么。因为,在整个的过程中,他所怀揣的心态完全不同,他积极,乐观的看待岁月中的磨砺,哪怕在陋室,他也能激情澎湃,茁壮成长。


一周六天,朝九晚九的做同样的paper work

  • 主动996学到的是细心,缜密,逻辑,安置。

  • 被动996是重复生命,停滞不前。



一周六天,朝九晚九的做客服,开市场

  • 主动996,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找到谈判技巧,发觉了大量潜在客户群体,好多能做的事。

  • 被动996,常叹投诉的客户多到爆,态度差到无法沟通,苦于市场饱和,大环境不好,无从下手。


话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我想,具有996主观能动性的人,运气也一定不会差,因为他们像暖阳,待在周围,就温暖。


事实上,那些996工作制度的企业,包括阿里、华为、腾讯等,它们巨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种推动,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

我们都是受益者!这受益,来之不易。如那句话所说:


在华尔街看来,中国崛起为全球技术强国的背后是一大批辛勤工作的程序员、项目经理、运营员工和公司高管。


哪有无缘无故的安逸生活呢?

即便此刻,我们感到无比开怀,那一定不是我们个人力量的结果。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一盏明灯,一壶清茶,哪个不是多少人付出,努力的结果?没有个人主动966的要求,没有企业996工作制度的鞭策,此刻,世界也许是原始社会...


今天:

  • 中国近八亿人使用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上网,近五亿人使用无现金支付系统;

  • 中国有11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第一强是美国沃尔玛,第二强是中国国家电网,它年营业额3150亿美元,携手90万员工砥砺前行。


  • 中国的注册在校生,十年内翻了不仅一番,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被给予,分享。


这些成就,是多少个996,辛劳的累积呢?它是中国的成就,更是每一个人的成就。



特斯拉汽车CEO埃隆·马斯克曾荣获“2016年最具影响力CEO”荣誉,他分享的“成功之道”是三个英文单词【WORK SUPER HARD】。

已经不是简单的努力工作了,而是超级努力工作。


超级努力具体能啥样?

财经作家刘润老师,分享了自己早年在微软上班时候的细节:


在微软上班,别说晚上 9 点了,干到凌晨都是很平常的。
但即使到那个点,你都不好意思走,因为整个办公室全是人……
怎么办?接着干。
为了“帮助”你更加勤奋,微软在自己办公的楼层里,每一层都准备了两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放了两张床。
没错,在微软居然是可以住在办公室里的。
但是你不要认为在办公室里放床,就是微软逼着员工加班。
真相是每天早上,很多同事来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员工卡扔在一张床上,赶紧占位置……

当时微软一共有 5 层办公室,这 5 层楼里的 20 张床,只有来得早的人才配拥有。
没有占到位置的其他人怎么办,回家吗?
没有占到位置只代表你不能睡办公室,但不代表你可以回家。
微软当时跟在楼下的酒店签了协议,微软的员工到酒店前台直接出示员工卡就能住房间,微软的行政部会每个月和酒店结账。
即便是这样,很多人都觉得往返酒店多浪费时间,多影响工作啊。
那怎么办呢?行政部非常体贴,在办公室里准备了很多睡袋。
如果你没有床,也不想去楼下的酒店,那就委屈一下,用睡袋吧。
所以我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既抢不到床,也不想去楼下的酒店,直接去行政部拿一个睡袋。
微软有很多独立的会议室,我常常是在会议室的桌子下边,直接躺在地上就睡了。
第二天,阿姨早上来打扫卫生,不知道有人睡在里面,把灯一开,脚踢着你了,你就醒了。
然后怎么办?起床继续工作。
怎么刷牙,怎么洗脸?微软都帮我们想到了。
在办公室的茶水间里有一个抽屉,里面全是一次性的牙刷和毛巾。

甚至就连洗澡,微软都可以解决。
在我们办公的 5 层楼里,每一层都有独立淋浴间。
可能你又会问,那洗完澡我怎么换衣服呢?
放心……你只要把脏衣服交给阿姨,阿姨会帮你送出去干洗,洗完之后叠得整整齐齐拉过来,交到你的办公桌上。
也就是说只要你想,你可以在微软那栋楼里面,住一辈子不出来。
很多人半夜躺在床上或者躺在睡袋里,脑海中突然间有个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爬起来,穿着睡衣在办公室里游荡。
你可以想象一下,半夜总是有一群人,穿着睡衣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是怎样的体验……
微软里的每一位同事,包括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是刘润老师分享的“主动996”工作超级努力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 Work super hard!


如果我们不那么拼,平淡甚至重复的生活,可能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在某些方面所做的贡献稍微少点。倘若长久的安稳,不增值,可能会落后,掉队,甚至成为他人的负担。这里有风险!


如果情况是“被动996”,那很可惜,也悲伤。每日工作,乏味机械,事倍功半,最重要的可能终日与自我成长擦肩而过,耗了自己,也耽误了他人...


996是一种精神,是个人想成就更好的自己的力量,是企业成为栋梁的基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996可以是997,007,10106,甚至是885,954,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成就什么,贡献什么...


我是西西,心理咨询师,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愿同您一起学习探究。

期待关注,用心原创,思想深邃,简简单单。


BOD服务西西健康探究


这一点说的非常精辟,中国崛起最大的力量,不是庙堂之上,而恰恰是无数为了生计而奔波,不惜拼上身体健康也要为家庭奋斗的普通劳动者。

为何程序员,项目经理们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忍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以至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还不是因为其愿意投资于未来,愿意牺牲自己当下的幸福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没有钱?怎么买房子?怎么结婚?怎么在大城市安家?怎么养孩子?没有钱,这些都不能解决。

正是这种辛勤和上进心,造就了中国的奇迹。

但是现在,程序员等企业员工们实在是受不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996工作制还可以勉强忍受,经济下行企业裁员,员工个个朝不保夕时,谁还愿意忍受996?凭什么我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牺牲了这么多,最后还落得个被抛弃的命运?既然如此我在家创业和玩耍不更好?

至于马云说的年轻人就该奋斗,就该996更是无耻之言,马云996应该的,因为那是他的企业,所有利润都是他的,他自己的事业,996当然可以。

殊不知阿里一个员工在阿里时被说懒惰,但辞职后开微商,经常熬夜工作到深夜,毫无怨言,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创业利润都是自己的,是为自己而战,这种积极性,能和当员工替别人打工相提并论吗?

马云这些企业家给的工作,其实根本不是员工的劳动价值,马云自己说的很明白,五个人的工作三个人干拿四个人的钱,那少出的一分钱就归马云所有,他可以投资,也可以存储,这就是剩余价值,也就说员工的付出根本没有得到匹配的回报。

工资给的不匹配人家的付出,福利保障又那么差,还动不动大裁员,这样无情无义,我凭什么给你卖命。

所以站在资本家立场,马云的忽悠可以说是正常的,毕竟企业家不为自己牟利就不正常了。

但是站在工人角度,我们必须争取合法权益,欧美的工人待遇好保障多,都是工人和资本家博弈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请放心,不会出现工人待遇高了企业就破产的情况,因为历史上的资本家都这么说,但经济都没崩溃。企业家,尤其是中国企业家,不需要交房产税和遗产税,资金远比我们想的雄厚很多。

对996的抗争可以说是工人对付出得到不匹配的抗争,如果企业不解决这一点,恐怕这个问题以后会越来越严重,毕竟人的忍耐都是有极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