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晒篇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友情提示:一定要看的防曬課堂

春天到了,夏天還遠嗎?又到了露肉肉&秀大長腿的季節了。如何應對烈日驕陽?你瞭解防曬產品嗎?如果不瞭解那就好辦了,跟小析姐一起學習吧。

在正式瞭解防曬化妝品前,先開扒幾個關於防曬的專業名詞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UVA射線

會滲入肌膚深層,並導致肌膚出現老化早熟現象,包括細紋和皺紋,是曬黑的主要原因。UVB射線會滲入肌膚表層,引起肌膚細胞的損害,引起曬紅的主要原因。

UVA是較長波的紫外輻射,波長範圍在320-400nm之間,可穿過玻璃窗和深入真皮層,產生很多光生物學的效應。與UVB不同,UVA誘發光生物學效應是間接的,需要有氧的存在。實際上,UVA引起及時紅斑,UVA還會產生即時黑色素沉積的黑化作用,和新的黑色素形成。UVA的曬黑作用與皮膚增厚無關,不像UVB曬黑引起皮膚加厚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研究指出,UVB比UVA對引起非黑癌性皮膚癌的作用更強。然而UVA能誘發DNA損傷和紅斑。

UVB射線

波長範圍在290-320nm。因為可穿透臭氧層進入地球表面,認為UVB是太陽輻射對皮膚引起光生物效應的主要波段。他可以抑制DNA、RNA、蛋白質合成和有絲分裂的形成,使得細胞膜萎縮,誘發早期和之後的紅斑響應。長期UVB作用會傷害皮膚的連接組織。它也是非黑癌性皮膚癌的刺激因素。臨床實驗的文獻表明,UVB和UVA都表現出對皮膚的致癌作用,然而UVB的作用較強,當UVB存在時UVA會增強UVB的致癌作用。

不管過多的暴露於UVA還是UVB射線,都可能成為引起皮膚癌的重要原因。所以全年都用防曬霜非常重要,即使是在多雲天氣,80%的UVA輻射會穿過雲彩。另外,如果你要用日光浴床,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日光浴床的工作原理是發射UVA射線,它能滲入肌膚深層。


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

是防曬品保護皮膚避免發生日曬紅斑的一項性能指標,是對UVB防護效果的評定,稱為防曬因子或日光防護係數。當防曬品的實測SPF值<2時,不得標識防曬效果;2≤SPF值≤50時,標識實際數值,數值越大,防護效果越好;SPF值>50時,不再標註具體數值,統一標為50+。

防曬化妝品未經防水性能測定,或產品防水性能測定結果顯示洗浴後SPF值減少超過50%的,不得宣稱防水效果。宣稱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曬化妝品,可同時標註洗浴前及洗浴後SPF值,或只標註洗浴後SPF值,不得只標註洗浴前SPF值。

P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值,它反映的是產品對UVA的防禦效果,是1996年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公佈的UVA防止效果測定法標準,是日系商品中最廣被採用的標準,防禦效果被區分為三級,即PA+、PA++、PA+++,2013年又加入PA++++,但係數高的產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當防曬品的實測PA值<2時,不得標識UVA防護效果;2≤PA值<16時,可根據其數值標識相應的PA等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防曬化妝品對應UVA防禦效果的標識,目前國際上尚沒有統一的規定,我國和日本等國家採用的是PA等級的標識方法,而歐美等國家並不是採用這種標識方法。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Broad Spectrum(廣譜防曬),表示該防曬霜同時有UVA和UVB雙防能力。


什麼是防曬化妝品?

防曬化妝品,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線的防曬劑來達到防止肌膚被曬黑、曬傷的化妝品。根據防曬原理,可將防曬霜分為物理防曬、化學防曬。


防曬化妝品分類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防曬乳跟防曬霜,主要區別在於物理性狀,霜劑一般的含水量在60%左右,看上去比較“稠”,呈膏狀;而乳液,含水量在70%以上,看上去比較稀,有流動性。一般來講乳液比霜劑清爽,因為水的含量比較高,但配方師仍然可以利用不同的油性成分和增稠劑來調整霜劑的“油膩”程度。所以,還是需要看產品本身。

防曬噴霧是新近湧現的簡便型防曬產品。在傳統的防曬產品之外,隨身攜帶一隻,可以彌補長時間在戶外無法重抹防曬乳的問題。同時沒有一般防曬品的油膩煩惱。

除了噴灑在全身和臉部,如果發現頭髮出現枯黃、乾燥等現象,還可以直接把防曬噴霧用在頭髮上,可以幫助秀髮一起達到防曬的目的。


防曬原理

防曬霜是通過無機和有機活性成分起防曬作用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曬傷、防止光老化、防止曬黑。

物理防曬霜利用防曬粒子,在肌膚表面形成防護層,反射紫外線中可能對肌膚產生傷害的光波,達到保護肌膚的目的。物理防曬的粒子一般停留在肌膚表面,不會被肌膚吸收,所以對肌膚造成的負擔比較小,也不容易造成肌膚敏感。物理防曬霜中的微小粒子一般是由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組成。

化學防曬霜通過某些化學物質和細胞相結合,在細胞受損之前,先將紫外線中可能對肌膚產生傷害的部分吸收掉,以達到防曬的目的。化學防曬劑在膚感和視覺效果上較好,而皮膚比較敏感或是極度乾燥的人則更適合物理防曬。化學防曬霜,楊酸鹽類、桂皮酸鹽類與鄰氨基苯甲酸鹽類是被認為較安全、無刺激性的防曬成分。


怎樣做才能防止UVA和UVB射線侵害呢?

每天塗防曬霜,讓你的肌膚免於陽光的有害作用。尤其當你做戶外活動時,要塗大量的防曬霜。游泳、出汗或者使用毛巾之後要重新塗一次防曬霜。並且要選擇SPF15或SPF值更高的防曬霜。

由於SPF值是用來衡量對UVB射線防禦能力的,所以請選擇“廣譜防曬”,不僅身體和臉部防曬霜,日常潤膚霜也同樣適用。

如果你計劃長期在陽光下,就要找到一款能提供長時間保護的UVA/UVB廣譜防曬霜。

防曬霜的功效主要取決於防曬霜的SPF和PA值,SPF指數高,紫外線防護時間就會長,但並不表示SPF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


使用時間

理想狀態下,防曬霜應該在潔面後上妝前使用,能保證其緊貼需

要保護的皮膚細胞。但實際中,基本上日常的護膚步驟結束以後,就可塗抹防曬霜,然後再化日常的彩妝。但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出門前10~20分鐘應塗防曬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產品的SPF或PA值來確定效果的持續時間。


塗抹部位

塗抹防曬應除了面部還應覆蓋頸部、胸口、手臂、後頸、耳朵(特別容易被遺忘又特別容易被曬傷的部位),以及其他任何暴露在外的部分。


看一下15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允許添加的防曬劑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歡迎分享:

椰子油的曬後修復效果是槓槓的,小析姐親身體驗過了。小夥伴們有好用的防曬霜或者曬後修復小妙招可以留言分享,做個美美的女孩紙,先從防曬做起。此時不防曬,明年做包公。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生活中的實驗與分析——防曬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