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來——開啟智慧城市大安防時代

5G會讓生活產生哪些變化?借用雷軍的說法是“無法想象”,“因為5G將帶寬提高了一個大數量級,它的應用場景會大為改變。每一次帶寬的進步都會推動各種應用的發展,只要帶寬足夠,實在無法想象會出現什麼。”把這句話用到以大數據量的視頻監控為基礎的安防行業,同樣讓我們期待,尤其是智慧城市的建設,每次技術革新都會給產業和社會帶來非常大的變化,面對新的時代機遇,5G確實給新時代的智慧城市建設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間。下面筆者從城市智慧監控、巡檢與安防、智能物聯交通、智能社區等熱門場景進行詳細展望。

5G到來——開啟智慧城市大安防時代

1.城市智慧監控

(1)4K、8K常態化商用

視頻監控涵蓋了智慧城市建設主要的數據傳輸環節,同時也是整個安防領域中市場份額最大最核心的一個環節,所以伴隨著5G技術不斷的深入融合到整個安防產業當中,將催化大量安全警報器、傳感器和攝像頭的部署。通過智能化手段獲取安防領域實時、真實的數據信息,並進行迅速精準的計算,實現了對各項安防勤務部署、安防人力投放以及治安管理更加科學、精準、有效的掌控。

其中4K/8k的超高清普及是必然趨勢,對於監控設備來說,5G技術可以更快地傳輸更多的超高清監控視頻資源,視頻監控將不再侷限於固定網絡,後端智能數據處理能力加快,減少網絡傳輸和多級轉發帶來的延遲損耗。攝像頭採集的視頻可以進行本地分流,大幅度降低網絡傳輸寬帶資源佔用,緩解移動核心網擁堵的問題。

5G網絡正式商用後,監控設備將進一步走進8K分辨率時代,這意味著更高清的畫面、更豐富的視頻細節,視頻監控分析價值更高,市場機會更多。

(2)AI將會進一步“放飛自我”

5G來臨之前,AI正熱,無AI不安防已經是時代的最強音。伴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5G對於4K乃至是8K視頻的良好承載力將為視頻監控帶來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助力視頻監控進一步從“看得清”邁向“看得懂”。

現在AI處理的數據還是整個智慧城市的冰山一角,僅針對部分場景的人、車進行簡單的識別對比,而對於更大、更復雜場景的事(行為)、物(機非人設施等主體)的分析一方面依託於更高精度的算法,一方面也要以更高的視頻清晰度和更快速的數據交換為基礎,數據交換包括雲、邊、端多個層級之間的數據和結果共享。因此5G下AI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5G到來——開啟智慧城市大安防時代

2.巡檢和安防

(1)5G航拍

近日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熱播,讓無人機航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它的空間靈活性與部署的便捷性同樣也照亮了很多視頻監控應用的盲區。藉助5G網絡,監控設備可以在移動的環境下進行視頻監控。5G+無人機用於調查遭受災害的地區、巡邏海岸線、在山區探測等,可以極大程度保障數據的穩定傳輸,同時也讓無人機空間監控的清晰度上升一個高度,當然這都要建立於5G基站密集部署的前提下。

(2)AR全息城市

此外,城市治安執法過程的視頻記錄大多采用無線設備,4G已經逐漸捉襟見肘。想象一下,4K的無損執法視頻可以無延時的顯示在城市指揮中心的大屏上,隨時地進行可視化應急調度,而且5G還可以使多點同時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因此整個城市在每個時間切面上都處在完全的掌控之中。

不久的將來,城市指揮中心也許不再需要大屏,所有城市點位組成的海量視頻無延時的傳輸回來,經過大數據的迅速加工,即可以通過AR(增強現實)和全息透明的形式更直觀更真實呈現出來,猶如身歷其境,讓所有空間內容都可以在同一個時間面展示出來。通過AR輔助設備,雖然遠在百里,卻可以把治安民警一瞬間“帶到”任何一個治安現場、交通現場,我們所能看到的科幻電影的場景,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現。

5G到來——開啟智慧城市大安防時代

3.智能交通

5G在智能交通領域,主要應用場景有車輛車載監控及調度管理等車載監控類以及城市應急管理、重大事故(事件)現場播報等應急處置類場景。

5G和雲計算等技術聯合,具有低延時高可靠的最大特點,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保證,可以實現車與車、車與路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傳輸彼此的位置、速度、行事路徑,避免交通擁堵,還可以為城市交通規劃者提供預測模型。依據5G的智能交通體系將更為聯動,實現車型分類,根據路段運載能力安排車輛形式路線,支持智能交通管理。

而擁有5G支持的C-V2X技術(Vehicle to everything 即車與萬物互聯)將進一步提升車輛“看見”與“感知”的能力。車輛在自動行駛的過程中會通過大量的攝像頭和傳感器收集到海量的數據,同時需要與交通設施和其他交通參與者進行交互,而這些數據的通訊就需要一個足夠寬廣的通道來運行,這就是5G網絡能夠輔助自動駕駛的基礎。

4.智慧社區

隨著IoT(物聯網)的發展,人們身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物聯設備,幫助大家實時感知著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IoT設備的低功耗與5G網絡的大連接特點融合在一起,將會擦出動感的美麗火花,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點。這類終端分佈範圍廣、數量眾多,不僅要求網絡具備超千億連接的支持能力,滿足100萬/km2連接數密度指標要求,而且還要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比如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地——社區應用中將會大放異彩。

可以實現對房間的水、電、煤氣、家電等狀態的實時感知與控制;對小區內設施、人員的實時監控與自動應急響應;對車位、車庫的無延時檢測與識別,讓社區生活的感知速度提升無數個級別。

物聯網與安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安防更是物聯網概念理想的應用環境。物聯網對安防來說具備安防的全部要素,實時感知、準確定位、有效控制,是完善的安全體系。

雲提供了靈活的數據存儲以及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服務。對於視頻監控系統所有者,獨立的存儲系統有較大的前期資本支出和持續的運營成本,雖然這些成本可以通過規模效應得到改善,而云存儲則可以根據需要動態調整成本。在重要時段,攝像機、物聯設備可以配置為更高的分辨率、更豐富的AI功能。

通過社區內的傳感設備的鋪設就可以來綜合評價某個時間、地點,相關場合人群的集中、分佈、流動情況,然後及時反饋給集中的後臺,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功能,提前預知可能出現的家居、車輛及人員的情況,避免各種安全事件的發生。

未來5年將會是我國5G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安防向超高清視頻發展的重大機遇,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快產業發展和應用普及。現階段的超高清視頻、無線傳輸、物聯網應用場景仍只是冰山一角,5G來臨之後,未來將需要有更多的應用探索,這預示著智慧城市“大安防”時代的來臨。安防企業應當做好準備,積極擁抱新技術,助推5G與智慧城市大安防的融合。

本文轉自中國安防。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