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裡的非保本理財,收益在4%-5%之間的風險大嗎?

清風m8n74cs8tg1g22


大家好!我是一名金融碩士,2010年畢業以後一直在銀行業工作。我的答案是:風險不大。

下面,我結合這個問題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斷一款理財產品風險的大小。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一是發行主體。也就是這款理財產品是誰發行的,是持牌金融機構還是民間金融公司。一般來說,持牌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低於民間金融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

持牌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或證監會的官網上基本都能搜索到,大家判斷不準的時候可以上去查查。

二是底層資產。也就是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投向了哪裡。如果底層資產是國債、地方債、政策性金融債、銀行存款等低風險資產,理財產品的風險就比較低;如果底層資產是外匯、股票、期權這類高風險資產,理財產品的風險就大。

在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可以看到投資方向和範圍,也就是底層資產的類型。

收益在4%-5%之間的銀行非保本理財,底層資產一般都是低風險資產,理財產品的風險相對也小。

三是收益率。現任銀保監會主要領導去年在一次公開發言時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收益在4%-5%之間的銀行非保本理財,收益不算高,又是銀行這樣的持牌金融機構發行的,底層資產應該也是銀行存款、國債、債券逆回購等低風險資產,所以風險不大。

大家以後選擇理財產品時,也可以從上面提到的發行主體、底層資產和收益率三個方面來判斷風險的大小。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小錢說金融


正常情況下,銀行裡收益在4%-5%之間的非保本理財產品屬於中低風險,雖然簽訂的合同裡寫明不保本,但虧本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因為現在一些地方銀行三年的定期存款都可以達到4%以上,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4—5%,並不高,最多到期了,取的時候,收益變成了2%或者沒有收益,本金基本會保證的。否則當那些喜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老頭、老太太們傻啊,損失本金還會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前幾天去工商銀行,看到結構性存款,半年期的預期收益為3.55%,聽大堂經理介紹這款理財產品基金可以保本保息。但合同上仍然寫著保本,不保息。但大堂經理雖然口頭承諾,保本保息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否則理財者存一次後發現承諾不兌現,基本就不會再存了。 坤鵬論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闡述銀行裡銀行裡收益在4%-5%之間的非保本理財產品風險較小,通常期限較短,半年至一年期。



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年收益達到4%的理財產品很多,比如螞蟻財富中也有一些理財產品,收益都可以達到4%-5%之間,而且存取靈活,不需要往銀行跑,比如“建信養老飛月寶”期限30天,收益4.0470%;“太平久久”期限99天,收益4.736%;“國壽超月寶”期限60天,收益4.4%。以上產品都可自動續約。坤鵬論都有購買,也都屬於中低風險類理財產品。


坤鵬論


非保本理財,不一定就風險大,也不一定風險小。話,等於沒說?不是這樣的,是因為銀行理財現在已經不能再以“保本保息”進行理財標識,而非保本理財,可能存在幾種風險等級的情況。

一、收益在4%-5%之間,可能為中長期中低風險風險等級的銀行理財。

投資銀行理財,最為緊要的是銀行推出以及風險標識,標識中有五個風險等級: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等級,對應的是不同的風險程度。其中低風險的風險程度最對,高風險的風險程度最高。

那麼4%-5%的年化收益率對應的是哪個等級風險的理財產品呢?應該是中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風險不大,較低。理財產品主要的投資渠道也為中低風險的產品:國債、國債逆回購、央票、票據、銀行理財、大額存單、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雖然說是非保本理財,但是風險性很低,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保本保息性理財。

還有可能是中等風險的理財,中等風險的理財一般將年化收益率放大到5%-8%之間,非保本理財就是非保本。怎麼講?產品的特性是可以進行一定的高波動投資,股票、外匯、期貨等,最大比例為總資金的30%。所以,也有可能是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需要謹慎一些。

二、理財,還是要將所有的情況弄清楚以後再投資。

投資銀行理財就需要弄清楚兩個情況:1、風險標識。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弄清楚每一個風險等級的投資產品為哪些,比例為多少,也就知道了風險有多大,自己適合哪類投資。2、銀行屬於金融機構,也會代銷報銷、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在理財中,銀行理財還是靠譜的,所以在認購的時候就需要認清楚為是銀行理財,而不是其他機構的理財。能夠規避風險。


厚金說



投資顧問MR周


朋友們好!隨著投資門檻的降低,金融機構的競爭,理財,這一支“昔日王謝堂前燕”,總算飛進了咱老百姓,千家萬戶!看著錢賺錢,自然樂開花!但是理財不保本,買到安全性高的產品,保住了本金這隻“雞”,那才是長久之道…

明確的講:銀行正規售賣的4%到5%理財產品,風險相對較小,但要結合具體產品和風險等級來認定!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明確的風險標識!總體分為五級,Pr1-Pr5!總體上pr1-pr2級別以內的理財產品可以稱之為低風險或極低風險!大白話講,損失本金的概率非常低!主要的風險在收益的浮動上,通俗講八九不離十!是銷量最,大口碑很好的,大眾化理財產品!這類這類產品的期限通常在一年內,(銀保類略長,以3到5年居多),據統計和實踐中朋友們反應,預期的年化收益通常在3.9%至5.3%之間!

綜合分析,標題中產品,基本上符合銀行,低風險,理財產品的特徵!歸結起來:有可能屬於,低風險,或極低風險,r1-r2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本金相對安全,收益波動範圍小,咱老百姓的話“比較靠譜”,另一方面,巨大的銷量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但是,朋友們還要具體參照,相應的協議,或風險揭示書中,標示的風險級別,產品類型,時間週期來具體分析,確定,審慎選擇!合適的好產品!

祝,朋友們,安全理財好收益!


理財迦


銀行理財產品打破了剛性兌付,所以在宣傳上不能說保本,但條約裡沒寫保本不代表就一定虧損。

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4%~到5%屬於正常的範圍,其實很多銀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都已經去到了4%。就收益率來說,小銀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比較高,但極少去到5%的收益率,但看上去沒讓人那麼放心。

如果是在銀行正常購買的銀行理財,不存在飛單和誤買成保險,5%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都不會有太大,最多是拿到手的錢比預期收益率略低一點。總之,現在在銀行除了存款在五十萬以下的資產受保護包賠償外不要再想著銀行能給你承諾保本,這在法務上是不允許的。

當然了,有些銀行為了更好地銷售理財產品不惜違規打著保本的旗號,結果一被發現就要查處罰款。


小兵一枚


風險不大。

收益在4%-5%的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銀行的風險劃分方法,一般是屬於R2級別,僅次於R1等級的產品,而R1等級,一般是指沒有風險的國債和銀行存款,真正的保本保息,而R2風險等級,屬於較低風險,雖然有風險,是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但出現風險的幾率比較小,有的銀行R2型的理財產品,銷售了近十年,上千期的理財產品,都沒有出現過風險,本金和利息都按期兌付了。

而且一般銀行的R2型理財產品,大多是債券型產品,也就是大部分資金投資於債券,以目前資本市場來看,債券投資風險還是比較小的,打個比方說,餘額寶貨幣基金大家都比較熟悉,其實也有部分資金投資於債券的,既然大部分人都認為餘額寶貨幣基金是比較安全的,那麼同理R2型的理財產品也是比較安全的。

最後,以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非保本浮動型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5%,而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4%,如何選擇,要看你對風險的態度和承受能力了,建議去銀行做個風險能力評估,會幫你更好更專業的做出選擇。



鑫財經


這個風險,你可以這麼理解,我是說一般情況下(一般畫重點)。

一般情況下,利率是正常償還,就是比如給你一年4.5%,它就是給你4.5%。

有時候,因為市場以及其他因素,利率會低於預期。通俗來說,你本金還在。

也有時候,極端情況下,因為是非保本理財,有可能損失本金,相關報道也早已屢見不鮮,什麼大爺存250萬,到期只剩倆萬的新聞很多。

對我而且,我是不建議投資這類的,因為不保本而且收益比不保本類的低很多。

銀行我一般存的都是定期,直接本息保障的,無所謂,圖個安全罷了。

至於中等風險,我也建議,可以嘗試購入一些債券,今年是債券牛年,躺著賺錢都不為過,何必天天去守時間,去搶那些銀行理財?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好的債券年化可以達到15%,可以說,存一年抵銀行3年了。





歪歪基金


先上結論:國有大銀行裡的非保本理財,收益率低於5%的,一般來說風險較低,可以適當投資。

說到理財,大家都會想到傳統理財和互聯網理財。銀行理財屬於傳統理財的一種。以下來詳談這兩種理財方式。

1.傳統理財: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主要分為兩大類:保本收益型和非保本收益型。

保本收益型:

顧名思義,保證本金,即使未達到預期收益,本金也都能悉數償還。該類理財產品一般投資於貨幣、票據、債券市場,風險較低,相應的收益也較低。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非保本收益型:

不保證本金,也不保證收益。但是此類產品並非都是風險大的產品,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為R1(低風險)和R2(較低風險)的一般可以放心適當投資,安全係數較高,風險等級在R3(中等風險)以上的理財產品,應該謹慎投資,本金及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

總結: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時,不能只看預期收益率,該指標只能起到參照的作用,未必能保證獲得預期收益。一般而言,投向基金、股票、股權、大宗商品、信貸資產等的結構性產品,雖然收益率較高,但高收益有時對應著高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

2.互聯網理財

近年來,互聯網理財因為它的投資門檻低和高收益而受到投資者的青睞。那互聯網理財和傳統的銀行理財有何區別呢?

  • 投資門檻不同。銀行收益高的理財產品一般投資門檻也較高,普通人望塵莫及。P2P理財,投資門檻較低,一般100元起投。

  • 定位不同。銀行理財出發點是客戶資金穩健,P2P的定位是收益。

  • 收益率不同。P2P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但是風險也較大。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雖低,但是風險低。


3.如何理財

第一步:分析自身的財務狀況,做好預算收支

記錄每個月的“現金流”,量入為出,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養成記賬的好習慣,每月月末分析自己哪些支出可以合理控制,理性消費。每月固定數額存銀行,日常開支所需的錢財放餘額寶,剩下的部分可以用來理財。注意:理財的金額一般不超過總資產的30%。

第二步: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實現資產增值

先判斷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是個保守的投資者,風險較低、預期收益率5%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則是不二之選。如果你是個有一定理財知識、可以承受一定風險能力、且對市場信息敏感的投資者,互聯網理財也是個可以增加收益的好途徑。

挑選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方法:

  • 選大家都覺得可靠的頭部平臺投資,這個平臺最重要的是資金實力充實。不過有很多頭部平臺也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所以也不能只貪大,還是要自己多比較。
  • 藉助類似風車嚴選的第三方軟件,入駐的平臺都是專業風控篩選過的,大中小平臺都有,建議選擇期限短、評級高的平臺。投資者可以利用第三方理財軟件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財。

第三步: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當我們在做激進型投資理財的時候,務必分散投資,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最大的冒險家也需要安全的港灣。很多投資者將所有資金全部放入單一類型的理財產品中,有可能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

第四步:緩步慢行,積累經驗

投資者需要掌握科學合理的理財策略,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多多實踐,從實踐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一開始建議小額試水,且行且總結,踏踏實實地走好理財的每一步,多積累理財經驗。建議理財總金額不超過閒置資產的30%。

第五步:跟進後續,及時調整

理財方案並非一成不變,投資者應跟進自己投資的產品或平臺,多關注平臺的新聞動態,瞭解行業情況、投資平臺的狀況,根據自身的財富情況,及時調整理財方案。

4.結論

理財產品的好壞,並不單單隻針對產品本身,關鍵在於該產品的風險你是否能承擔,收益是否與你的期望相匹配。選擇匹配自己風險原則的產品,切忌盲目跟風,踏實穩健即可。

答題不易,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幫助就已心滿意足。如果大家有理財的觀點,也可以發表你們的評論,一起交流。


木子李德萊


所謂非保本理財,就是無法保證本金的安全的理財產品,一般而言,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的普遍預期收益率要高於保本性理財,當然風險也更大,比如股票型基金、一些同衍生品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就是非保本理財,而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就是保本型理財。

很明顯在目前非常低迷的投資環境裡,非保本理財肯定風險非常大。雖然相比一年2%左右的定期存款,3%左右年化收益率的貨幣市場基金,4%-5%預期收益率的非保本理財確有一定的誘惑性,但是要清楚預期收益不代表最終的實際收益,尤其在去年股市跌跌不休,大宗商品跌幅也較大的情況下,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大多數最終都是虧損的。反而債券型基金這類固定收益率的保本理財在去年卻大放異彩,排名前10的債券型基金年內回報率都保持在10%以上。(如下圖)

而進入2019年,在美聯儲依舊存在兩次加息的大背景之下,全球資本市場依舊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這也就意味著非保本型理財在今年的收益率依舊不容樂觀,而且4%-5%的預期收益率也根本缺乏吸引力,很多保本型的債券型基金都能夠達到這樣的收益水平,京東金融旗下以及微信零錢寶這些貨幣市場基金收益高的時候也能達到4%-5%的收益率。

所以在本金沒法保證安全,收益率還只有4%-5%的情況下,很明顯不應該去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