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为何不废英宗为王,要尊英宗为太上皇?

Goodboy82862206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后,瓦剌方面觉得这样一个奇货可居的大明天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可以凭借手中握有明朝皇帝这个人质而向明朝政府施压,以便从中捞取更多好处。这些草原的蛮汉们未曾料到,论起玩心眼,明朝这些大臣可以算得上他们的祖宗了。瓦剌的心思明朝怎么可能不明白。英宗被俘后,留守北京的大臣随即奏请英宗生母孙太后,请求册立郕王为帝,同时将“北狩”的英宗皇帝遥尊为太上皇,这一釜底抽薪的举动实际上让瓦剌企图挟持英宗来要挟明廷的计划破产。



英宗被俘后,郕王并没有直接登基为帝,而首先是以监国身份代掌皇权,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郕王就正式登基为帝的。郕王之所以称帝,一方面是她自己觉得所谓的“监国”名不正言不顺,本就是个临时性的,并且这个烂摊子他也不想接,所以当时的朱祁钰整天嚷着“不干了,不干了。”但是另一方面,明朝留守京城的大臣们也希望拥立一位新皇帝,从而使瓦剌的诡计破产。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郕王朱祁钰才被半推半就的拥立也帝。


郕王朱祁钰的登基,同时也宣告了英宗正统一朝的结束,新帝登基,年号为景泰元年。与此同时,瓦剌手中的英宗的身份也不再是皇帝,景泰帝君臣在以何种称号称呼英宗时也产生的分歧,有人认为,英宗皇帝应该为造成明朝巨大损失的土木之变负责,应该将英宗皇帝位号废去,改称王,而有些大臣则对这种提法表示了明确的反对,他们认为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王振,如果轻易将英宗帝号废去,其身份骤然降低,在瓦剌的英宗恐遭不测。最终景泰帝经过权衡,也采纳了后一种说法,景泰帝君臣最终决定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此举也是仿效昔日因靖康之变而被俘的徽、钦二帝。但是高宗与徽宗是父子关系,而代宗与英宗则为兄弟关系。太上皇一般来说都是皇帝的父亲,像这种弟弟将兄长尊为太上皇的现象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景泰帝君臣此举,虽然让英宗处境尴尬,但是更为尴尬的是瓦剌人。


英宗因为失去了皇帝的身份,所以不再是瓦剌手中的筹码,却成了瓦剌人手中急于甩出去的包袱。这样实际上也加快了英宗还朝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景泰帝即位时,皇太子仍然是英宗之子朱见深,也就是日后的宪宗皇帝,儿子是太子,父亲是不可能从皇帝贬为王的。


历史课课代表


此事源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获,也先逐以送还明英宗为名义,率军南进,企图趁机攻占明朝都城北京。在朝中大臣于谦等人的建议下,先以郕王朱祁钰监国,后奉其为帝,最终稳住阵脚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那么郕王朱祁钰称帝之后,为何要尊被俘的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呢?

△明代宗朱祁钰

土木堡兵败皇帝被俘,朝中大乱立郕王为帝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兵分四路南下侵犯明朝边境,兵锋直指大同。而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之下,不顾朝中大臣劝阻,亲率二十万大军于同月十六日亲。

△土木堡之变

明朝大军刚到山西大同,前线便传阿里了各路明军溃败的消息,王振不敢进军,急令大军撤退。然而在王振的主导下,大军行军路线数次改变,后又不顾大臣劝阻,兵困马乏之下执意在土木堡修整。结果被尾随而来的瓦剌大军切断水源,进而导致明军大溃败,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包括王振在内的60余位大臣、勋亲、武将死于乱军之中。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由新保安(今河北附近)、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九月在与明英宗一起被俘的太监喜宁的唆使下,欲以送还明英宗为名,趁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率军南进,意图攻占明朝都城北京。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至京师后,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徐有贞等大臣主张迁都南京,但却被于谦等人严厉呵斥,并对皇太后晓以迁都的利害,皇太后孙氏逐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朝臣商议战守大计。

△《女医明妃传》中的孙太后

八月二十九日,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之下,皇太后孙氏改立监国郕王为帝,史称明代宗,遥尊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钰被立为帝,为何要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乃是异母弟,弟弟继位尊哥哥为太上皇,历史上极为罕见。那么,朱祁钰即位之后,为何不废朱祁镇为王,而要尊其为太上皇呢?其实这主要关系到朱祁钰即位的名分问题,也就是他皇位的正统性。

△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

我们先来看朱祁钰即位合不合理,虽然太子朱见深此时不过两岁,但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原则,身为兄弟的朱祁钰显然没有继位资格,但是明朝略有不同。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提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也就是说,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可以兄终弟及。此时明朝乃是生死存亡之际,立两岁的朱见深为帝显然不合时宜,故而以朱祁钰为帝倒也说得过去。

△朱祁钰必须保证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虽然朱祁钰即位有理可依,但关键的一点却是,他的皇位继承于明英宗朱祁镇。就像当年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皇位一般,他要保证自己即位的正统性,便只能不承认朱允炆的皇帝身份,从而将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改为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如此一来他便等于是从朱元璋手中继承的皇位,而并非从朱允炆手中夺取的皇位。

放在朱祁钰身上,他则恰恰相反,他必须承认朱祁镇的皇帝身份,才能保证自己继位的正统性。如果将朱祁镇废为王,那么等于不承认朱祁镇的皇位,他的皇位又继承于谁?他根本没有办法绕过朱祁镇在位的这十余年。

△朱祁镇被奉为太上皇符合朱祁钰利益

综上所述,为了自己皇位的正统性,朱祁钰不得不承认朱祁镇的皇帝身份,虽然两人是兄弟关系,但从皇位继承方面来讲,奉朱祁镇为太上皇并没有什么问题。


香茗史馆


其实每次说起明英宗,不得不说下他的奇葩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9岁为皇帝,然后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弟弟登基他升他为太上皇,被放回后弟弟囚禁7年,最后又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再次上位。

明英宗剧照


1449年,明英宗封自己两岁的儿子为皇太子,命其弟弟朱祁钰镇守北京,然后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率文武官员100多人,带领当时明朝最能打的50万大军亲征瓦剌。但是因指挥失误,太监王振先是故意带大军去自己老家,让自己衣锦还乡,然后又怕踩坏自家的田地,下令移营,导致防御出现漏洞,被瓦剌所破,50万大军损失一半,文武百官死亡60多名,明英宗也被瓦剌所俘虏并带回草。

明英宗被俘剧照

于谦为首的官员因不知道明英宗会不会被放归,就紧急请出朱祁钰登基为帝,并奏请代宗把明英宗奉为太上皇,以防瓦剌以此要挟大明。结果第二年瓦剌果然狭明英宗进犯北京,欲使明朝开关投降,但是被于谦为首的官员们阻止,打响了北京保卫战,最后退敌成功。

北京保卫战

1450年明英宗被瓦剌放归,但皇位已经被明代宗坐稳,不欲归还,明英宗就开始了长达7年的被囚禁生涯,一度生计困难,甚至靠皇后做针线活为生,这明代宗明摆着就是想把明英宗囚禁到死。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明英宗被俘虏时,明代宗走马上任之时,曾许诺日后依旧传位英宗子,但是当明代宗坐稳皇帝之位后,开始反悔,几次欲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但是他老婆、朝廷大臣和皇太后都不愿意。1452年明代宗压下反对声,强立自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也是明代宗当时唯一的儿子),估计明代宗想的是等太子坐稳之后就开始秘密杀了明英宗以绝后患,没想到的是,1453年12月朱见济就夭折了,以后几年明代宗也一直没有儿子出生。

1456年12月,明代宗病重,但仍未立太子之位,大臣石亨联络徐有贞、曹吉祥、杨善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明英宗复辟。1457年2月明代宗逝世,年仅30岁。

夺门之变


其实总结来说,明代宗之所以不废除明英宗的太上皇之位,也是当时的朝政所不允许,反对声音很大。明英宗回归后,已经被软禁,对明代宗也造不成威胁。明代宗已经坐稳了皇位,也品尝到了权利的美味,而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时,自己的儿子没了,那么想来想去,明英宗毕竟是自己的大哥,同属一脉,明代宗不可能把皇位再交给其他宗支(明宣宗一脉只有他们哥俩)。我想当时的明代宗肯定是郁闷的,郁闷的是自己忍受骂名抢了哥哥皇位,但是没儿子继承。

据史料记载当明代宗听到英宗复辟后,只说了几个“好”字,便不再说话,并自叹为“无天之人”,可见其深深的遗憾!


大家觉得明代宗真是的病死的吗?还是明英宗担心明代宗再反过来给他来个复辟,派人暗害了呢?


梦回伍千年


简单来说,明代宗没有废英宗为王的理由和条件。

明代宗朱祁钰的继位可以说非常偶然,他虽然是明英宗朱祁镇唯一的弟弟,但朱祁镇春秋正盛,又有儿子,皇位怎么也不会落入朱祁钰手中,偏偏朱祁镇就是作死,双手把皇位送给了弟弟。

如果有的选的话,朱祁钰应该也不想要这个皇位,因为上位的时候局势太被动了,几十万大军被朱祁镇一番操作报销了,京师门户洞开,瓦剌大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杀到了,一旦京师被攻破,别管明朝下场如何,朱祁钰估计就是又一个宋钦宗。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内部都吵作一团,一堆官员支持迁都,还是于谦压住了迁都之议,坚决抵抗,并取得孙太后的同意,尊朱祁钰为监国,主持大局,进行粮草兵员调动,准备跟瓦剌大战一场。

监着监着发现不行,毕竟朱祁镇还在瓦剌手里,要是瓦剌将之作为人质向明朝施压,形势只会更加危急,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明确,让朱祁镇不再是皇帝。

废皇帝这事不少见,单司马家就发生了好几次,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司马昭废曹髦为高贵乡公,后来司马炎对曹奂也算一种另类的取而代之吧。但这种废立都建立在傀儡皇帝和权臣之间,太后诏命只是个幌子,而朱祁钰这个时候,不存在司马师这种权臣,太后诏命是真正有分量的,废立之事得跟太后商量着来。

按照于谦等大臣的意见,朱祁镇肯定不能再当皇帝了,国难危急,也不能立幼子(朱祁镇之子)为君,让朱祁钰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给侄子打工,这不理想,扶他上位是唯一的选择。

孙太后也知道儿子的皇位难保,她的想法是想传给孙子,只不过这不现实,期待朱祁钰成为周公那等人物何其难也?最终孙太后妥协了,同意不是她儿子的朱祁钰登基,但要立朱见深(朱祁镇之子)为太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祁钰上位是大臣跟太后妥协的结果,虽然他尊哥哥为太上皇多少有些不合礼法,但废为王是不可能的,别说朱祁镇没当过王,孙太后那一关就过不了,好好的皇帝废成了王,莫不是连太子也想动?在瓦剌威胁下,没人考虑这档子事。

所幸,明朝打赢了京师保卫战,避免了靖康之耻再次上演,朱祁钰也坐稳了皇位,开始享受皇帝的极权,也越发地不想离开这个位子。

坐稳位子的朱祁钰一是不想朱祁镇回来,最好老死草原,最符合他的利益,偏偏下边大臣不听话,派去探消息,结果就把朱祁镇带回来了,无奈朱祁钰只能把朱祁镇囚禁到南宫,好生防范。

朱祁钰对朱祁镇当然不好,可话说回来,朱祁镇没被一杯毒酒送上天都得感谢朱祁钰仁慈了,像这种兄弟交替的皇位变动,前任可很少有好下场。

二就是不想自己的皇位传给侄子,还是传给自己儿子爽快,于是他为了改立太子,跟大臣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才得以遂愿。

从改换太子的争斗可以看出,朱祁钰其实并没有牢牢掌控朝廷,他没有办法做到为所欲为,换太子都这么费劲,更别说废立太上皇了,当初尊称是权宜之计,可现在废为王爷太落井下石了,大臣们的口水能把他淹死。


平沙趣说历史


我个人认为,明宗没有让英宗当王,而是奉为太上皇是做给别人看的。土木堡一场大战英宗被俘虏,瓦拉想着用皇帝换大明的江山。可谁想大明又立了一位新皇帝,而且从新组织起力量与其抗衡。瓦拉自知占不到什么便宜了,索性放人回去,让两个皇帝去争斗,然后伺机而动。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虽然是前朝皇帝,但被俘虏过,而且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个当朝的皇上,刚刚与大臣们一起经历过国家重大的变故,人心所向并权倾天下。怎么可能会交出实权?一个不敢要,一个不想给。所以俩个人暂时相安无事,即时是尊英宗为太上皇也只是有名无权,不会影响自己。可是权利的欲望是每个当过皇帝的人不可抵御的,若干年后英宗再次回到了自己的龙椅。


左女右子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般被皇帝立为太上皇的都是自己的老爹,最早开创这个先河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而到了朱祁钰(明代宗)这里,却把自己亲哥哥立为太上皇,听起来实在的匪夷所思。究竟怎么一回事,我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明英宗朱祁镇这家伙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可能也是因为在宫里别的无聊,想体验一下带兵打仗的感觉。就带了几十万的大军去跟鞑靼部的也先干仗,这场战争的结果很快就见了分晓。明英宗大败,被俘;也先大胜,用明英宗这个人质大肆勒索明朝,捞了不少的好处。

视线转移到大明王朝国都北京,皇帝被俘,朝廷内外乱成了一团。因为太子还是吃奶的小孩儿,明英宗朱祁镇他老弟朱祁钰就临时担当起了监国的重任。可惜这朱祁钰虽然贵为亲王,其实内心慌得一批,本来就很懦弱,靠着皇室的身份本来好好地享福,这下好了,老哥被也先抓去喝茶了,他也被临时捉过来监国,那心里叫一个不情愿啊。大臣们又乱做一团,要不是他妈太后在撑着场面,估计这家伙早就垮了。

就在大家对英宗被俘束手无策的时候,那个写了《石灰吟》的于谦挺身而出,一番义正言辞之后,朱祁钰和太后都被他的气度和谈吐给折服了,把他当成了救星,给了他军国大权。于谦也是不负众望,马上做出了一番部署。这个时候重点来了,他上奏太后,大意就是现在国难当头,皇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应该先立朱祁钰为帝,先稳住局面。太后也没其他的办法,压根就没问朱祁钰的意见,就把他推上了皇位。

比起来朱棣,这朱祁钰可就爽多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皇帝这个位置。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摆在这君臣面前,朱祁钰当了皇帝,那他哥朱祁镇该怎么办呢?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主意,我估计十有八九是于谦的主意,不然没想好这个对策,他也不敢提议立朱祁钰为帝。反正就是把朱祁镇封为太上皇,遥遥相望而供。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朱祁钰才坐上了皇位。

至于说为什么不废了他哥,因为实在是没有理由。一般而言,一个皇帝被废那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如果不是皇帝本人犯了相当严重的错误,或者大臣们集体倒戈,权力的中心不在皇帝手中,然后出现了一个很有实力和威望的可以代替皇帝的人,想废了皇帝根本不可能。现在朱祁钰面临的局面,显然并不符合。而且此时朱祁镇远在敌方军营,生死未卜,能不能活着回来还并不能确定。如果无缘无故的把他废了,那是要犯了欺君罔上之罪的,所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朱祁钰可不傻。所以说不如直接立他哥为太上皇,不仅他没什么损失,这样于情于理大家也都能接受,重要的是这样能够说明他皇位的来源是合法的,而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权衡利弊之下,把朱祁镇立为太上皇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看起来有那么一丝丝的尴尬。不过在利益面前,这算的了什么呢?


听历史说话


明代宗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是因为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兵败,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武将功勋也大都阵亡,皇帝朱祁镇也被俘。

当时瓦剌太师也先想借明朝皇帝被俘直接攻破北京,哪想到于谦的大臣又拥立了朱祁钰为皇帝,还尊英宗为太上皇。为什么尊英宗为太上皇呢。

这就代表着英宗还没有死,但是朱祁钰已经继位了,但是他的皇位确实是从朱祁镇的手里继承过来的,这就代表着皇位传承是符合制度的,在一个就是说你抓到英宗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已经有新当家的了。

但是朱祁镇被放回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被废呢,刚开始也先要放回来明英宗的时候,朱祁钰根本就没有同意,但是和谈的时候大臣居然做主把朱祁镇迎回来了,朱祁钰没办法只能接受事实。但是明代宗不想放弃皇位,就把明英宗给囚禁了。

第一就是当时虽然明代宗当皇帝,但是他只是相当于一个代理的,他如果把明英宗废了,也代表着他的皇位来历也不正了,而且看立的太子就明白了,开始立的还是明英宗之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师哥讲史


代宗是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掳走之后先行使了监国的名义,也先欲挟英宗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明朝内部也有南渡的声音在,在以于谦为首的文官群体的坚持下,明朝选择了坚持抵抗,避免了北宋高宗南渡后北方国土沦丧的被动局面,同时为了不让也先手里的英宗成为要挟明朝的筹码,代宗正式登基,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里是遵循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权,英宗子嗣皆年幼,所以,能稳定大局的必然只有成年的代宗能胜任。所以,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也是合乎法理正统的做法,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想到英宗最后能北狩归来,尝到了权力滋味的代宗岂会奉还大统?这些都是后话。


云梦喆


朱祁钰被于谦等大臣推上皇位本来就是应急之举,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又年少不更事。朱祁镇是经过正规程序当上的皇帝,哪怕真的死在蒙古以后也是要入太庙的。所以无论如何,朱祁钰也不能将朱祁镇贬为王,只能尊其为太上皇,否则不合当时的理法。实际上明朝后来的嘉靖皇帝,崇祯皇帝都是继承的兄弟的皇位。他们也都是将自己的兄弟尊为太上皇。


边走边装


因为明代宗要维护其皇位的合法性,他的皇位是根据宗法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得来的,他继承的是明英宗的法统,而不是他爹的法统,如果废除了明英宗的皇位,那么明代宗的皇位就不合法理了,这就给其他皇族宗室们质疑其皇位合理性的理由,显然这不仅不能帮助明代宗巩固皇权,反而会危及其自身的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