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對孩子吼叫,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我們在街上、超市裡經常會看到對孩子吼叫的父母,嫌走路慢了,嫌吃飯慢了,嫌孩子太鬧騰了。

有的是因為家長壓力大,孩子一鬧就搞得頭大,實在忍不住就對孩子吼了。還有的的確是因為孩子調皮、鬧騰,弄的大人心力交瘁,好好說話不聽,非要吼了之後才乖乖安靜下來。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 吼叫對孩子都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後果。

心理學家默娜•舒爾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這些孩子也將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難以融入集體、與人友好相處。

經常對孩子吼叫,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1、導致孩子自卑、膽小

長期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讓孩子不自信,孩子如果想要做某件事會擔心被父母吼叫而不敢嘗試,因此會錯過很多機會,導致越來越不自信、膽小。

網友A:我就是被媽媽吼叫長大的,讓你們看看20年後是什麼樣子的。
我媽就是脾氣不好,沒耐心,又特別強勢,每次遇到我"不聽話"的時候,她從來不會平和溫柔的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而且直接吼:告訴你多少遍不可以不可以,你怎麼還這樣!!!直到現在她也會吼我,而且不能頂嘴,因為她總會有一百個理由把你壓下去。
從小到大我就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現在覺得我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我從來不敢跟別人吵架,我覺得我永遠吵不贏,只要對方很大聲或者很強勢的時候,我就會弱下來,因為從小被我媽壓制慣了。而且在被懟的時候反應特別慢,明明很生氣,卻不知道怎麼回嘴,然後回家的時候自己默默地生悶氣。

2、管理情緒能力差

被父母吼叫之後孩子一般是不敢大聲哭的,因為怕又被吼,所以就壓制住傷心的情緒,在父母面前畏畏縮縮,而這種情緒積聚久後,在某一天會因為一個點而爆發出來。

有些人動不動就哭,受不了半點委屈,是因為讓他想起了小時候被吼的經歷。

3、容易叛逆

有些父母在吼叫孩子時不顧場合,即使在公眾場合人多的時候對孩子吼,遇到個性強的孩子,家長越吼就越不服氣,開始小點只是不服氣,後來慢慢大點後就嘴裡小聲嘟囔,大了之後就會頂嘴,直至後面不服管教,只要大人開口,孩子就立馬反擊,變得叛逆。

現在叛逆的孩子比較多,跟家長吼叫的教育方式離不開關係。

吼時一時爽,但對孩子的傷害卻很大,所以,家長們不要再對孩子吼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