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上面有火,下邊有寒”,該怎麼調理?

麻煩請繫好安全帶


我就是這種體質的人,以前總是頭昏腦漲,口腔潰瘍,爛嘴角,咽喉腫痛等等,手腳卻經常冰冷,氣溫稍冷睡覺就要穿上襪子。

冷可以穿多點,上火的問題可是不好解決。上火還要分是實火還是虛火,必要時建議去看醫生,同時也多看多瞭解學習中西醫,學會如何調節好身體。為了避免上火首先要睡好覺別熬夜,休息好別太累,包括調節好精神壓力,情緒波動平穩。平時做好身體保暖工作不著涼少吃生冷食物。適當運動活活筋骨,比如跑步走路等等,泡泡腳。


嘻嘻哈哈好好好


中醫說的“上面有火,下邊有寒”,現實中有的人還真是這樣的情況,有的人經常大便稀,腹瀉,手腳冰涼,女性痛經,但是有特別容易上火,吃點辣的,油炸的就嘴上長痘,口腔潰瘍等。這就是比較典型的“上火下寒”。



上火下寒也是比較典型的三焦不通,上邊的火不能下,下面的寒不能驅散,只要打通三焦,身體的一些症狀也會消失。可以拍打手上的三焦經,或者艾灸在加上一些補充腎陽的穴位。



首先,要從日常飲食做起。主食要以米飯為主,不要過飽而傷害脾胃之氣,綠豆粥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蔬菜可以多吃白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少食煎炸、燒烤食物,可改為水煮、清蒸等烹調方式。



其次,還需要多運動。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適量的多喝溫開水。


小成大艾


上面有火,下面有寒這個症候在臨床頗為常見,現在年輕人生活習慣不好,熬夜又愛喝冰鎮飲料生冷水果,久之就形成了上熱下寒的特殊體質。表現為容易上火、口腔潰瘍等但又有宮寒痛經,手腳冰涼,怕冷等下寒症狀。上火下寒病因比較複雜,主要是腎陽久虛,陰過於偏盛,不能含陽,使得陽浮上越的一種病症。

上熱下寒的表現主要有,上熱: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失眠等;下寒:由於下焦寒涼,多表現為怕冷,手足冰涼、飲食耐溫不耐寒,男性可能會夜尿多等腎陽虛的症狀,女性則會出現宮寒、痛經等症狀,上熱下寒症的舌診意義明顯,此時舌尖紅而舌根白或白膩。

如何調理“上面有火,下邊有寒”的症狀:

上火下寒常常是因為腎陽不足,所以要吃一些而補充陽氣的藥物,同時還要吃一些溫和地補充腎陽的藥物,達到陰氣和陽氣的平和。

2、 藥膳的調理

我們都知道肉桂是有藥用功效的,它可以補充我們人體的陽氣的,而且還可以讓陽氣歸腎,我們可以把它用來和一些肉類食物一起煮著吃,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3、 藥湯的調理

如果出現上火下寒的情況,平常可以把肉桂放到水裡泡水,或者煎湯都可以。但是把肉桂煲湯的時候是不可以煲很久,不然會影響效用。

4、 注意生活起居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熬夜,所以會出現上火下寒的症狀,要調理這種症狀就要少熬夜,每天晚上早點入睡,每天最好在11:00前就要入睡。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健康科普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在中醫看來,腎在下為水,心在上為火,一個是真陰,一個是真陽,最和諧的狀態猶如太極圖,叫做水火既濟。





人之所以能活下來,心腎得相交是一個重要條件,心火得下行,腎水得上行。

腎水能不能上行,就看嘴裡有沒有唾,如果有就說明腎水上行的功能還不錯,正因為唾為“腎之液”,反而,如果總是口乾舌燥、總是上火,這就是心腎相交的功能減弱了。——心腎不交也長期以往也會出現上熱下寒體質


上熱下寒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有些人經常腹痛腹瀉、痛經、性功能下降、下肢冰涼,但如果稍稍吃點熱氣的食品, 又會出現口腔潰瘍、煩熱、 口乾、咽喉腫痛

治療要領是,先調理脾胃,打通通道,把上面的“熱”引到下面來,中醫稱為“引火歸元”


這裡推薦一個十分好的方法——金雞獨立

這個動作可以引血下行,中裡巴人在書中【求醫不如求己】中也有寫過,這是最簡單有效的平衡法。這個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將氣血匯聚於腳底。不過做的時候記得閉上眼睛哦!


獸醫新同學


中醫說:上面有火,下面有寒,該怎麼調理?

問得好,問到了點子上!

火是指心中之火,在人體內,每個人都有,它因所在之處的不同而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也化生出不同的作用!

當我們心平氣和時,這個叫“無火之火”,它躲在腎水之中,也叫元陽,腎水有了它就熱了,熱了就產氣,因為元陽能夠產氣,元陽也叫元炁!

這個氣是從腎水裡出來就厲害了,源源不竭,又因為它來自元陽,所以元陽又稱元精!腎水中之精氣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滋腎水,這樣轉了一圈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周身都靠這個腎中之氣化而健康!

您看,心火躲在水裡就化生了氣,人就靠這一氣而生存,沒有氣人就死,也可以看出心火一旦離開了水並且超過了一個度就玩完!什麼時候心火會離開水呢?心不平之時,心不平就產生了“欲”,“欲”就有求,求不得就怨,就鬱,就恨,就喜,怒,憂,思,悲,恐,驚,就五蘊熾盛,五志就化火!化火就傷陰,一系列的名堂就接踵而來。再說了,腎中一無火,就寒,就淤,就堵,就不通,就生溼,生痰,生飲,生積聚……,也是一系列的名堂又接踵而來。火朝上朝外,水就下就內,所以在人體中就表現出了上熱下寒的症候!

怎麼調理呢?

人啊,一生病就怕,就不安,就六神無主!魂飛魄散就更麻煩。

所以,第一是不要害怕,第二是找醫生,第三是配合治療,第四是尊醫囑!第五是改正不良習慣,第六是學習醫學知識,第七是不要看不起中醫或者是看不起西醫,第八是虛心下氣地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第十是不能夠隨便發人的脾氣,等等!總之,人身難得,去不再來,要珍惜生命為盼!!!


張建平149284331


上面有火,下邊有熱,簡而言之上熱下寒,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屬於寒熱錯雜的表現之一。上熱下寒指的是在同一時期內,人體的上焦熱,中焦或者下焦寒涼,中焦熱,下焦涼也屬於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的表現主要有,上熱: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失眠等;下寒:由於下焦寒涼,多表現為怕冷,手足冰涼、飲食耐溫不耐寒,男性可能會夜尿多等腎陽虛的症狀,女性則會出現宮寒、痛經等症狀,上熱下寒症的舌診意義明顯,此時舌尖紅而舌根白或白膩。

現代人因為腦力活動增多同時體力活動又嚴重不足,用腦多引氣血上行,活動少中焦氣血活動減少易堵,導致上熱下寒證越來越多,而對於上熱下寒症引火歸元是唯一的療法。

對於上熱下寒,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並有梔子乾薑湯、黃連湯、烏梅丸、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麻黃升麻湯五個代表方應用於上熱下寒證。當然,如果有了上熱下寒證,怎麼組方,辨證施治是醫生的事,我們除了聽從醫囑外,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一些什麼,如何調理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呢?

首先,日常飲食不可過熱和過涼,以性質溫和的食物為主,少吃辛辣,羊肉、韭菜、大蒜、榴蓮等性熱食物亦少吃,三餐定時定量,不可暴飲暴食而傷害脾胃,煎炸、燒烤、冷飲、生硬食物皆不宜多吃。

其次,要少熬夜多運動,熬夜日久,不利於人體陽氣的正常生髮,蘊藏,導致下焦寒冷,經常運動,有助於人體氣血的運轉,減輕中焦的堵塞。

還可每晚用溫水或加入艾草泡腳,可以溫養臟腑,有助於陽氣的生髮。腎出於湧泉,經常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心)致發熱有利於水降火生,上下交泰。


淡如九月


治療上熱下寒的方劑不少,半夏瀉心湯是最有代表的方劑之一,半夏12黃芩10乾薑10炙甘草1O人參(黨參)1O黃連3大棗4個切片,對上熱下寒因見嘔而腸鳴,心下痞硬者有佳效果,上治咽喉痛,口腔潰瘍,眼耳鼻炎症,心煩失眠,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上焦煩熱脾胃脹滿,中焦脾陽虛失運運化,胃溼熱阻滯,下便溏,舌苔黃膩質淡紅脈象滑數或滑大。對於脂肪肝,脾陽虛胃溼熱阻滯大肚皮肥胖者在辨證準確下,療效非常好,辯證要點上焦有熱中焦痞滿,下焦便溏,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滑大,或弦滑。半夏燥溼降逆,黃芩瀉肝膽熱黃連瀉心火乾薑大溫脾陽人參炙甘草大棗養胃津液…對寒熱錯雜病證進行加減是治療上熱下寒的首選方。現代病人很多有上熱又肚子大下又便溏的疑難雜症,你主要抓住主證用此方一定會有很好的療效,減少西醫的檢查治療又經濟而得效果,處方來源醫聖張仲景之手幾幹年的經方。


陳大偉23


上面有火,下面有寒這個症候在臨床頗為常見,現在年輕人生活習慣不好,熬夜又愛喝冰鎮飲料生冷水果,久之就形成了上熱下寒的特殊體質。表現為容易上火、口腔潰瘍等但又有宮寒痛經,手腳冰涼,怕冷等下寒症狀。

我遇到此類病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患者去菜市場買一些肉桂,碾碎成末,每次用3克,醋調為糊狀後敷腳底的湧泉穴,外用紗布膠布固定或用膏藥固定即可。對下寒上熱所致的上火,口瘡,口腔潰瘍,痛經,手腳冰涼,怕冷都有很好的效果。

對比較嚴重的,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中藥,我一般用半夏瀉心湯,烏梅丸,封髓丹加減應用,效果不錯!


三才中醫呂即來


白長川認為,外來病邪要深入人體,必須跨過少陽這個門坎,而在少陽正氣充足的情況下,這道門坎是很難逾越的。

大多數的上熱下寒就是病邪完全跨過少陽時的表現。

用西醫的話就是,長期無菌性炎症,免疫活化和血管損傷和組織液增多

陳蘇生有一個方子叫做,柴牡附龍煎

柴胡牡蠣附子龍膽是核心藥

還有變化的藥

上熱下寒分很多種,柴牡附龍煎是最常見的部分,長期熱病得不到正確治療,沒有緩解,發展來的,最常見的就是肝膽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

比如長期肝炎,長期膽囊炎之類,或者任何病西醫用激素一段時間,也必然走到上熱下寒的階段,

西醫治哮喘,滿月臉虎背熊腰,都是上熱下寒,

肝炎活動期,面熱牙齦出血腹脹便溏腿冷嗜睡,也是上熱下寒

女子年輕時經產失養,或有風寒溼痺,導致到了更年期時腹脹便難面熱食不下,也是上熱下寒

這種上熱下寒,寒熱錯雜用藥不必說,關鍵是人體功能和陰精都受到損傷,所以要養陰要養陽還要利溼解毒。補腎補脾利尿解毒。

前面有人說半夏瀉心湯是治上熱下寒的,這是不對的,它是治錯雜的,定義為錯雜就表示沒有陰傷沒有陽傷沒有溼停沒有瘀毒,錯雜是上下的輕症或來路,實際上瀉心湯類方劑吃過兩個星期,就會有傷陰傷陽的副作用,要是繼續服用就會惡化成上熱下寒的階段

柴牡附龍煎治上熱下寒,關鍵在配藥

另一大類型的上熱下寒,它並不是上熱下寒,它並不是由炎症來的,而是純陽虛或陰虛,只是表現為上熱下寒

一般是當歸四逆湯,引火湯,四逆湯等

比如我有一個同學,腳嚴重的灰指甲感染,應該有很多年頭了,導致四肢特別冷,盛夏也冷的嚇人,跟他握手像握死人的手。但其餘沒有任何不適。這個就是典型的當歸四逆湯證。大三的時候我們秋天去秦皇島實習,天氣冷的厲害,到了那裡第一天,他就突然流鼻血。這就是下寒導致的陽氣不能受納,出現熱氣上攻。本來是純寒症。

李可的書裡面則記載了很多引火湯的上熱下寒,四肢冰涼,頭面熱,牙痛,由下往上的電擊樣痛,就是純陰損,用大劑量的地黃天冬,這也不是自少陽來的

自少陽來的比較麻煩,治的時間長,容易反覆,純陰虛純陽虛的容易治,見效也快


2122754


歡迎閱讀!請點擊關住,分享合理用藥,安全同藥常識。

上火下寒病因比較複雜,主要是腎陽久虛,陰過於偏盛,不能含陽,使得陽浮上越的一種病症。症狀主要表現在中上焦,證見上焦頭部發熱,面紅有光澤,頭汗,口舌生瘡,口乾口苦,煩熱盜汗。中焦表現為,胃部有灼熱疼痛感,嘈雜泛酸,飲食納呆噁心。下焦表現為大便溏稀,腿腳沉重無力,畏冷肢寒,關節冷痛不利。以上為上火下寒的主要證狀。那麼,該如何調理呢?現略述一種比較常用的調理方法,供大家參考。

引火歸元的治法。

上火下寒的主要是腎陽不足,陰盛至極不能含陽,而使陽越上浮的一種證型,治法應以培育腎陽,以滋腎陽不足。但對腎陽嚴重不足的證型,單純的補陽往往會使陽浮的現象更嚴重,所以,在補陽的同時,應用以溫補腎陽的藥物引火歸元,使得陽不上越,歸於腎元。這也是大醫張景嶽所說的,“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升而泉源不竭”的治法,從而使陰陽達到相對平衡。在此,對有上火下寒證的人群,建議服用桂附地黃丸調理。桂附地黃丸是以滋補腎的六味地黃湯為基礎方,佐以肉桂,制附子而成。方中六味地黃湯滋補腎陰,制附子肉桂溫補腎陽,引火歸元,有引火歸腎的功效,對上火下寒的頭熱肢冷,尿頻有較好的療效。

肉桂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藥材,常用它來燉肉烹飪食物。肉桂的藥用功效就是補火助陽,引火歸元。肉桂可使浮越之火引入腎元,是治療陰盛陽浮,上熱下寒的主要藥物。如有上熱下寒的證型,可常服一些肉桂。單用劑量10g一15g,泡水煎湯都可以。請注意!肉桂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勉影響療效。

以上簡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