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五環年內貫通,過境無需再入主城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李瑩 彈指一揮間,經過幾代交通人的砥礪奮進,昆明交通建設走過了70個春秋,支撐和見證了昆明的一次次歷史性發展,引領和服務了昆明社會經濟騰飛。越來越完善的鄉村交通基礎設施,越來越便捷高效的高速公路網正是昆明交通運輸事業變遷和飛越的縮影。

“四好”標準守護農民“致富路”

昆明市盤龍區水源保護區下轄雙龍、松華、滇源、阿子營四個街道,村民們共同守護著昆明頭上的“一碗水”——松華壩水庫,它承擔著昆明主城區75%以上的城市供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起於盤龍區龍泉街道大花橋,止於松華街道刺梨山的小河公路是連接水源區與主城區之間的重要通道;全長22.7公里,始建於1993年。它承擔著松華街道、滇源街道26個村近5萬人的交通需求。可以說,小河公路是水源區群眾將農產品運往主城及更遠地方的“致富路”。

時間來到2017年,由於使用時間較長、過往大車較多,服役25年的小河公路已是又老又破、路面到處是坑窪水塘,“晴天灰、雨天泥”讓不少過往司機怨聲載道。加之小河公路沿線本就盤山路多、急彎多,路面破損、安全設施的缺位更增加不小安全隱患。

2017年底,盤龍區正式實施小河公路改擴建工程,包括路面瀝青硬化、安裝沿線防撞牆、截彎改直等工程。2018年4月,小河公路改造全部完工,並設置安全勸導站,達到“四好農村路”創建標準。

“改擴建工程為水源區群眾鋪平了‘致富路’,築起守護生命的‘長城’。”盤龍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宋慶豐介紹,在盤龍區,330個自然村中已有328個通硬化道路,最後兩個自然村也將在今年底前完成路面硬化。

據瞭解,2016年以來,昆明市高位統籌“四好農村路”建設各項工作,共投入約26個億,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水平,實現農村公路管理率、列養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自然村通達率等指標達到100%。此外,在全省範圍內率先推廣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突破了人員不足、經費不足、裝備不足的局面,做到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昆明五環(繞城高速外環) 年內貫通

截至目前,昆明全市有18條高速由主城向外發射,其中16條都將與“它”發生關聯——繞城高速外環線。

昆明繞城高速外環線全長約255公里,其中,東南段起於小龍高速金鐘山連接線,空港、嵩明、宜良、澄江,止於晉寧餘家海,全長130公里;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去年1月22日,東南繞城宜良至澄江段(50km)已正式通車。

據瞭解,東南繞城高速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除楊林隧道外預計9月底前可具備通車條件;全線預計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市交運局規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南繞城高速建成通車後,將連接西北繞城高速,共同構成總長約255公里的昆明繞城高速外環線閉合,即市民俗稱的昆明五環。

繞城高速外環線將在嵩明縣連接新昆嵩、機場北高速,在宜良縣連接昆石、宜石、福宜高速,在澄江連接呈澄、澄川高速,在晉寧連接昆磨高速。通車後,市民從石林等地前往滇西方向時無需再駛入昆明主城,可由外環高速直接過境,縮短至少30分鐘車程,有效疏散過境交通。不僅有助於完善昆明市幹線公路網布局,而且能加強昆明與周邊區域的互聯互通。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公路網主骨架,普通國省幹線為基礎、縣鄉道為支撐的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環線”+“射線”的公路網結構,發揮著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地緣優勢,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陸上通道。

未來,昆明公路將以網絡化服務為導向,建設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四大國際陸上通道,覆蓋省內主要發展軸線,有效推動國家公路樞紐建設進程。

昆明五環年內貫通,過境無需再入主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