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創新館計劃本月24日開館 市民可近距離感受全球最前沿尖端科技

您想近距離了解科學島上的“人造小太陽”,墨子號衛星麼?那就去安徽創新館一飽眼福吧。14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安徽創新館的建設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展品佈置,預計本月24日開館。未來,安徽創新館將成為“中國創新版圖上的座標式展館”,成為向世界展示安徽創新成果的窗口。

安徽创新馆计划本月24日开馆 市民可近距离感受全球最前沿尖端科技

據介紹,安徽創新館項目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0.66億元,是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程,也是我省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基地和支點,創新主平臺和重大成就集中展示平臺、國際化高端創新智慧空間。場館的設計理念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提出,注重健康、創新等因素的融合。該館由3萬平米的地下室和地上三個館組成,其中,1號館著重體現展示窗口功能,重點展示全球、全國、全省最前沿的尖端技術、重大裝置和科技成果;2號館主要打造創孵自由空間、創新體驗空間,體現實用平臺和先驗模型功能,並引進一匹企業來辦公;3號館重點打造高端路演中心、創新成果交易大廳、產業信息數據中心,未來能創辦舉辦國際性創新創業大賽、全球創新峰會等活動。

安徽创新馆计划本月24日开馆 市民可近距离感受全球最前沿尖端科技

記者在探訪時發現,這座巨大的建築外部已粉刷一新,園林工人正在清除綠化帶上的建築垃圾,展館內各種展品已安放到位,安裝工人和保潔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檢查和清潔。

1號館作為安徽創新館的核心區域,展館內佈設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廳,集中展示了量子信息、聚變新能源、同步輻射和合肥光源、穩態強磁場、大氣環境立體探測等大科學裝置。參觀者來到創引擎展區,可以切身瞭解墨子號衛星、京滬幹線等重要產品及部件;還能借助視頻、模型等多媒體手段,近距離感受科學島上的全超導託卡馬克“人造小太陽”、中國聚變工程試驗堆等高端科研成果。另外,炫酷的量子隧道、量子魔盒、時光沙盤等設施,聲光電混合而成的效果非常科幻。

安徽创新馆计划本月24日开馆 市民可近距离感受全球最前沿尖端科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創新館內使用的一種新型的環氧磨石材料,這也是合肥大建設中第一次大面積使用,超過了一萬平方米。“這種環氧磨石不需要用水,施工中沒有常見的大量灰塵,幾乎可以說是‘零汙染’。”合肥市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